讲求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2018-06-02 10:45陈笑珍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

陈笑珍

【摘 要】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枯燥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改变学习方式,留给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精心设计练习,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关键词】 习惯;培养;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快乐地学习,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时常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多次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曾分别这样引入:方法一:先出示“60、93、36、129……”据此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追问:“猜一猜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学生受前面所学知识的负面影响,往往会做出“个位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的猜想。这时我又出示了两组数:第一组“13、26、49、70……”第二组“21、42、33、84、75、96、18、57、69”让学生判断,结果发现第一组数虽然个位是3的倍数,却不能被3整除,第二组数虽然个位数字是0~9的数都能被3整除,从而修正了猜想。这样在我设置的陷阱面前,让学生感受了一种“愤”、“悱”的学习状态,一下子让学生体验到焦虑、疑惑、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情,认知冲突的形成充分激发了学生渴求探索的欲望。方法二:让学生随意说一些三、四位数,让老师猜能否被3整除,学生笔算验证,结果老师全猜对了,我随即问:“你们也想有这样的本领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方法三:让学生拿出3根、6根、9根、4根、7根小棒,分别摆出多位数,(如4根小棒可摆出:13、1003、30010、204……)看看有何发现。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带着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激发了探索的欲望,通过尝试、验证、合作、交流,均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愉快地参与到新知的学习活动之中,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习成为终身的需要,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二、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凡应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空间,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操作、表述,多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以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进行独立学习活动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小组合作初步认识人民币)、分一分、理一理(整理钱,再次认识人民币)猜一猜、摆一摆(猜价格,用学具摆出来)、算一算、买一买(算价钱买东西)等几个活动串连地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在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學生的操作与表述;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又有小组的合作交流,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立体交叉互动。在这一多维互动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养成了动手操作验证的学习习惯。

三、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练习往往是比较枯燥的,教师通常强制学生去完成,学生不是自愿的,效果就事倍功半。因此,教学中教师若能在练习中精心设计,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如数学游戏、比赛、实际操作等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几和几”之后,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即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要成分,要想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将学生酷爱的活动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特意设计了以下的课堂练习。比如:

1. 对口令游戏

教师:4能分成1和几?

学生:4能分成1和3。

教师:5能分成4和几?

学生:5能分成4和1……

2. 猜数游戏

教师问:“我有5个圆片,右手拿1个,左手拿几个?”学生答:“左手拿4个,5能分成l和4或l和4组成5。”

3. 对手指游戏

教师边说边出示手指,学生边回答边出示手指。(如5,师说:我出3,同时伸出3个手指。生说:我出2,同时伸出2个手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探索、合作、发展及良好习惯养成”这一核心,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思维过程,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养成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新教育学习研究机构主编. 高效学习方法全集 细节与习惯[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9).

[2] 李伟,高隆昌. 数学思想赏析[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7).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