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文玉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000)
胸腔闭式引流主要是指在人体胸腔内置入引流管一端,而另一端与水封瓶相接,便于收集胸腔内积液或者是排出气体,对恢复肺组织具有积极作用[1]。患者在术后需进行一系列检查以及相应训练。引流装置的位置、引流管折叠、引流管滑脱、引流瓶倾倒等均会对引流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从而降低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在现研究中,评价引流装置固定带的临床运用价值,现将报告如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择取于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320例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中男性90例,女性70例;年龄20-40岁,平均(26.18±5.46)岁;疾病类型:68例脓胸、42例气胸、50例血胸;施以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实验组中男性85例,女性75例;年龄21-40岁,平均(26.30±5.26)岁;疾病类型:65例脓胸、43例气胸、52例血胸;施以引流装置固定带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作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纳入本次研究。
对照组160例患者施以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即严格按照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流程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取平卧体位,可将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放置在地面上;针对于需要活动的患者,可通过其自身或是其家属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手提方式;实验组160例患者施以引流装置固定带进行治疗,其详细使用步骤如下:首先需采用1块人造皮革胶皮11×36cm,1根具有调节性的腰带,在人造皮革胶皮的上端7cm位置,向下进行反折缝合,并在反折的空隙处将具有调节性的腰带穿进。值得注意的是,需在人造皮革胶皮中,每间隔3cm,则在其两侧做一个0.6mm的小孔,一共需做7个。针对于活动的患者,可在患者腰间绑上腰带,双侧可调节挂带位置;在调节引流瓶的位置时,可在人造皮革胶皮的孔内挂上引流瓶挂钩,人造皮革胶皮的小孔越多则可调节性越高。针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在人造皮革胶皮中挂上引流瓶并依靠在病床边,根据患者实际体位以及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调节,并固定引流管。
所有患者均符合胸腔闭式引流的诊断标准;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其中安全性的判定标准根据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在引流期间所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调查,例如:引流管脱滑、引流瓶倾倒、引流管折叠等。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回收率100%。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组间对比,在引流期间,两组患者在引流管折叠情况中,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引流管滑脱与引流瓶倾倒情况中,实验组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引流安全性情况比较[n(%)]
实验组满意共有158例,总满意率(98.75%),不满意2例,占总比(1.25%);对照组患者满意共有145例,总满意率(90.62%),不满意15例,占总比(9.38%)。组间对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n(%)]
胸腔闭式引流主要是指在人体胸腔内置入引流管一端,而另一端与水封瓶相接,便于收集胸腔内积液或者是排出气体,对恢复肺组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容易出现引流管折叠、引流管滑脱、引流瓶倾倒等不良情况,不仅给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还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目前临床中所采用的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具有一定局限性。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胸腔闭式引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解决患者的诸多不便以及降低引流管滑脱、引流瓶倾倒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加大了对其研究的力度。而引流装置固定带是一种新型装置,主要包含了腰带、引流袋固定带与腰带固定带[2-4]。通过在腰带上做固定孔,腰带两侧设有固定件,引流装置固定带通过穿进固定孔而固定于腰带上[5]。这样一来,当患者需离开床位走动或是外出进行检查时,引流装置固定带固定于腰上,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因引流管固定不当而出现的引流管滑脱情况,减少给患者带来的诸多不便以及不必要的伤害;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因引流袋裸露而对患者心理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引流装置固定带具有以下优势:引流瓶固定牢固且妥当能够降低引流管折叠、引流管滑脱、引流瓶倾倒等不良情况发生率;经济实用;操作简单省力;具有较高安全性;可反复使用,提高其使用率[6-9]。引流装置固定带的固定措施可直接关系着引流装置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0]。一旦未能正确排出气体与引流胸腔内液体则容易引发呼吸循环功能紊乱、胸膜腔感染等不良现象[11-14]。同时,若相关的医务人员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未能正确操作引流装置固定带、引流装置护理流程不完善等均会增加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进而在引流期间给患者带来痛楚。上述问题的出现是引发血胸、脓胸以及气胸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引流装置固定带能够提高胸腔闭式引流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总之,引流装置固定带一方面能减轻患者引流痛楚,另一方面还能弥补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的局限性,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对胸腔闭式引流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表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则表明引流装置固定带能够明显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组间对比,在引流期间,两组患者在引流管折叠情况中,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在引流期间,实验组患者无引流管滑脱与引流瓶倾倒现象出现;组间对比,实验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P<0.05),则表明引流装置固定带具有较高安全性,可减少引流管滑脱与引流瓶倾倒现象出现;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运用引流装置固定带,其能够充分发挥操作流程简便、使用简单等优势,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有效性,有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以及经济负担。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1] 李冉,向家梅,王文生.简易肩带固定腋下引流管负压吸引器的设计与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26(1):70-71.
[2] 许鑫,胡三莲,翁羽翚,等.负压封闭引流管道安全固定带研发与使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1256-1256.
[3] 袁丽芬,段成香.橄榄状引流固定带在小儿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4):93-94.
[4] 饶伟,孙丽莹,孙晓叶,等.一种新型的引流管固定装置[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7):554-555.
[5] 刘建萍,金咏梅,曹峰,等.负压引流器悬挂固定装置的设计和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5,31(12):204-204.
[6] 梁玉,刘冬梅,蔡冬姣.胆道引流管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J].全科护理,2011,9(33):3071.
[7] 王玉红,张金凤.随身可调式尿液引流袋固定装置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月刊,2011,6(3):84-85.
[8] 黄迎春,李培.滑动式引流袋固定装置的制作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8(19):2338-2338.
[9] 刘荣超,吴贤慧.改良三通引流装置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后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学,2014,45(12):1746-1748.
[10] Samsudin A, Eames I, Brocchini S, et al. Evaluation of Dimensional and Flow Properties of ExPress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s[J].Journal of Glaucoma, 2016, 25(1):39.
[11] Jr SR.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New Susanna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 in Refractory Glaucomas: Short-term Results[J]. Journal of Glaucoma, 2017, 26(4):356.
[12] Boswell C, Noecker RM, Snyder R, et al. Evaluation of an aqueous drainage glaucoma device constructed of ePTFE[J].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2015,48(5):591-595.
[13] Trubnik V, Zangalli C, Moster MR, et al. Evalu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related Erosions: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J].Journal of Glaucoma,2015,24(7):498.
[14] Baig NB, Lin AA, Freedman SF. Ultrasound evaluation of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s in children[J].Journal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 Strabismus,2015,19(3):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