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雨婷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201-02
由于提问是一种复杂的教学现象,借助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可将提问初步划分为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评价性提问五种类型。
1.回忆性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一般在授予新知识或课堂小结时使用。学生通过回忆,陈述已经学过的音乐知识,借已强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面对这类问题,学生无须过多思考,只需复述已学的音乐知识即可。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这类提问属于低级认知提问,但是对于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可或缺。可以自然引入新课,承上启下。
2.理解性提问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比较和说明音乐现象或事实,以此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师在提问时通常会说:"情你用自己的话叙述、比较、解释……",回答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组合教师传授的音乐知识,才能获得满意的答案。
3.分析性提问
从认识水平看,分析性提问属于高级认知水平提问,这种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以加深音乐理解力并增进思维能力。提问后,除了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外,还要适当给予提示和探询指导。
4.综合性提问
要求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综合所学音乐知识、技能,形成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和感受。这种提问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音乐作品风格,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全面的了解音乐文化。
5.评价性提问
评价性提问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这种提问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音乐作品的思想价值、音乐表现形式以及他人对音乐的观点综合运用新学的内容和已有知识进行独立思考,进行判断、音乐鉴赏,之后还要充分说明判断和评价的依据和理由。
课堂提问的课例
课例1:《伏尔加船夫曲》教学片段[1]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民歌的概念是什么?
生: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口头创造、口头加工、口头传唱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师:大家还记得我国民歌分为几大类么?
生:三类,包括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接下来,教师播放几段民歌片段,让学生分析各属于哪一类。
这就是通过对以前所学"民歌"相关的复习式提问,教师可了解学生掌握旧知识的情况,为讲授新知识找准基点。
课例2:《牧歌》教学片段 [2]
播放音乐,提出问题:
(1)这部合唱曲由几个声部构成,分别是什么声部?
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2)曲式结构(学生讨论)。
(3)尾声很特别,请用一次成语形容一下(师生讨论)。
这些问题,学生只有在理解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后才可回答。解答第一个问题需要了解合唱声部构成,第二个问题需要熟悉曲式结构类型及特点,第三个问题需要对音乐进行个人的体验与理解,从而说出不同的感受。
课例3:《茉莉花》教學片段 [3]
欣赏、比较江苏民歌《茉莉花》和东北民歌《茉莉花》。
师:请大家对比欣赏两首《茉莉花》,比较它们表达了什么内容,再比较它们在节奏、旋律、风格上的特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师生一起讨论、分析:
(1)比较两首《茉莉花》的内容。
师生讨论:江苏的《茉莉花》第一段描写茉莉花的芳香,第二段描写茉莉花的洁白,第三段描写茉莉花的美。第二首东北的《茉莉花》描写茉莉花开了,茉莉花好,茉莉花美。这两首《茉莉花》在内容上都是赞美茉莉花,同时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和愉快的心情。
(2)比较两首《茉莉花》的节奏、风格、旋律。
师:为什么两个地区的《茉莉花》的风格会有较大的不同呢?
师生讨论后总结:从区域方面来说,北方是秋高气爽的天气,让人感觉很爽朗,江苏的气候是阴雨绵绵的,风格是比较细腻的。从性格差异上来说,北方人比较豪爽,南方人比较细腻。江苏的《茉莉花》有点戏曲的味道,东北的《茉莉花》特别热情,有点"辣"。
这首民歌学生都很熟悉,教师通过提问深化拓展了内容,通过比较分析两首民歌风格的《茉莉花》,了解地域的不同,会导致音乐风格的不同,帮助学生辨别不同地区的民歌。
课例4:《京剧常识及欣赏》教学片段[4]
师简介《智取威虎山》剧情。引导学生讨论:
(1)幕间曲开端的打击乐有什么特点?
(2)幕间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3)伴奏音乐加入西洋管弦乐队,有什么效果?
(4)加入西洋管弦乐队后,能否去掉打击乐?
以上4个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京剧的全面正确的认识。第一个问题,学生需要在聆听音乐后对打击乐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后三个问题,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想象乐曲蕴含的音乐内涵以及不同伴奏乐器带来的音乐效果。
课例5:《我们的电影音乐》教学片段 [5]
师:刚才播放《铁达尼号》中沉船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场面,你们认为,应该配上什么样的音乐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在电脑上使用教师做好的课件:在同一电影画面任意选择四段不同的音乐进行配乐——(1)主题音乐;(2)弦乐四重奏;(3)紧张的音乐;(4)主题歌曲。
师根据学生的选择作展示,并鼓励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
师播放原电影中的配乐。
师:如果今天你们都是"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委,你们怎么来评出最佳的电影音乐呢?
生(畅谈):
(1)旋律好听。
(2)要以电影的题材、内容、形式、风格为依据(为电影服务)。
(3)要与画面相吻合。
(4)要特别,很有创意。
让学生为场景配乐,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寻找与场景相符的音乐并说明理由,不同的场景反映人类不同的情绪,而不同的情绪需采用蕴含相同情感的音乐进行表现,在相互讨论中拓展思考的维度。
参考文献:
[1] 曹理,缪裴言.《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2] 杨力.《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获奖课例实录》,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98-99页.
[3] 曹理.《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4] 曹理.《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5] 金亚文.《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2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