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2018-06-01 10:58胡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胡梅

摘要: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目的,是一项数学基本技能。针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教学策略来进行阐述:勾画标注法、画图法、综合分析法。通过提供新知识的现实背景,激活与新知识有关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进入新旧知识的矛盾之中,从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通过积极思维、自主探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15-01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解决问题"教学,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摸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方法,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1.勾画标注精简题目,找出数量关系

在教学之余,学生经常会围在我的身边好奇的提出很多问题,"老师,我们升入三年级以后感觉数学很难学,尤其是解决问题太难了,题目很长、计算复杂……"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发现,其实很多同学觉不会读题目,不知道怎样提取解题的关键信息。拿到题目看到一大段文字就傻眼了,题目读过两三遍还是找不到解题思路,无从下手。而勾画标注法能让学生轻松提取解题关键信息,问题便迎刃而解。

例如:公园里有杨树35棵,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2倍,桂花树的棵数比松树少56棵,桂花树有多少棵?

(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勾画自己觉得重要的信息,然后全班交流把题目精简到最简,找出数量关系。)

经过学生有效的信息提取上述例题变为:

杨树35棵,松树是杨树的2倍,桂花树比松树少56棵

杨树棵数×2=松树棵数 松树棵数-56=桂花棵数

35×2=70(棵) 70-56=14(棵)

35×2-56=14(棵)

(学生经过自主提取信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很快就有了解题思路。)

2.简单画图让学生走入情景

画图法主要应用在行程问题中,简单的画图可以让学生轻松走入行程情景中,很好的理解"相(同)向而行"、"同时出发"、"相遇"等关键信息,从图中寻求解题思路。

例如: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3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学生自主动手画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解题思路清晰可见,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3.综合分析思路清晰可见

综合分析法是将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的方法。在思考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的运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解题中,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解题方法,实际上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二者相互协作,相互补充。当已知条件中有明显计算过程时就用综合法顺推导,如果遇到困难时,再转向原题所提的问题用分析法进行逆推分析,顺推和逆推分析联系起来,问题也就解决了。

再如:学生夏令营行军训练,原计划3小时走完11.25千米,实际2.5小时走完原定路程。实际比原计划平均每小时多走多少千米?

事实上,当一个数学问题呈现在面前时,其思维的触须是多端的。以上所述的四种问题解决的策略相互渗透,教学实践中要引领学生抓住策略本质,去其"形"而取其"神",逐步从有形的外在走向无形的解题思路。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中注意不断思索探求、逐步积累解题经验,以掌握更多、更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思维策略。另外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清楚的是,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应该基于这样一个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当解决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学生能够在班级中调查、探索、推理和交流日常的問题解决,并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成长为自信而成功的问题解决者。

参考文献:

[1] 李光树.《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C].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 徐兆洋.《基于真实任务的数学问题解决》[J].云南教育,2010.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