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143-01
小学阶段是数和计算能力培养学习的重要阶段,它几乎包含了成人以后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对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及其混合运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将终身受益。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经常会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现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大家分享:
1.注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
小学六年,学生面临各种各样计算题。要算出正确的结果,首先要思考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数学概念、运算法则等,因此充分理解并且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够正确计算的前提。有些学生在考试中计算题做错,并不是真正的不会算,而是由于运算定律或是运算法则没有弄清,导致计算错误。
如:在教学《用两位数乘》时,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又如:学生在计算250×24时,很多学生是这样算的:360×12=360×(10+2)=360×10+360=3600+360=3960这部分学生知道这道题能够用简便方法计算,但在计算时由于乘法分配律用错,结果导致最后的计算出错。试想,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如果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定律的意思,知道该定律是把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变为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的积,然会相加,学生在计算时就不会出现以上失误。
2.注重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
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对的计算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乐学、乐做,教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計算工具进行计算,而且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算得快。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一些口算练习。当然也要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的养成
学生的口算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3.1每堂课上安排练习。每节数学课我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3.2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目的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 积是整百、整千的两个数(25×8,125×8等);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46和54,55和45等);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3.3变换形式训练。例如: 口算游戏、听算游戏、视算训练、抢答口算、接力比赛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反应速度。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学生计算能力的养成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我们应该用学生的眼光看待计算,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计算教学,让学生在体验计算的快乐,感受计算的趣味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在思考中引导学生去品味数学内在的魅力,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