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秉承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内涵,架构起一种符合本民族文化吸纳传承与再生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系和实践操作规范。语文阅读教学应坚持师本阅读,为目标达成奠基铺路;以读促悟,让语文素养落地生根;紧扣主旨,将文本价值准确呈现。
关键词:素读;师本阅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4A-0071-0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颇。一是教师总是拿着课程教,而不是拿着教材教,学生接受着大量的深奥的与其年龄有着很大距离的文本,陷在语文的沼泽里,在表面的热闹中迷失了“我在学什么”;二是学生读得太少,师生间频繁的对话代替了学生的潜心阅读、深入体悟、自主表达,教师的强势话语压抑着学生的语文训练;三是语文的味儿不浓,过多地关注人文性,而削弱了学习文本必须获得的技能训练,关爱变成了溺爱,价值引领变成了东拼西凑的多元解读;四是因为过分追求思维训练,师生在课堂中身心俱疲,思维的高度运转让师生体验不到教与学的快乐,热热闹闹一堂课,空空荡荡无收获。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解读课程标准,没有站在语文教学的制高点,没有把握住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内化、创造与升华的过程,应具有相对稳定的价值指向和民族个性。”[1]尤其对于生活经历不够丰富、文化积淀和情感体验相对贫乏的小学生来说,语文阅读教学更应以民族语言的积累、民族情感的积淀和民族精神的建构为着力点,使学生真正地把学习语文的过程当成语言积累和精神建构的过程。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有一种根性的觉醒,应该“秉承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内涵,架构起一种符合本民族文化吸纳传承与再生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系和实践操作规范,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化育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境界”[2]。这个理念,就是具有我们汉民族语文教学特质的经验——“素读”。本文拟以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12课《伊索寓言》一课的教学过程,来阐述素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师本阅读,为目标达成奠基铺路
课堂教学是教师策划下的静态预设和动态生成和谐统一的过程,借用肖川博士的话,可以描述成是“价值引领”下“自主建构”的过程。相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价值引领”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积极响应和主动发挥。教师的主动引导,巧妙过渡,适时点拨,精彩回应,是教师长期学习、研究与实践的结果。其中,师本阅读(教师阅读)是上好阅读课的必要准备,更是达成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期工作。如何做好师本阅读这一项奠基性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于是,对《伊索寓言》的解读就有了如下这样的过程。
一是“读课文”。《伊索寓言》一课共三则寓言故事,语言简洁,寓意明了,虽然是外国名著,但经过译者的改编后,已经完全中国化了。尤其在教材中,从二年级的《龟兔赛跑》到三年级的《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每一则故事都经过了修改,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故事情节都已经儿童化了,这使得这些寓言故事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文。这些寓言故事,都是教师在学生时代读过的,耳熟能详的。作为教师,再读这些寓言故事,便找到了一份童年的记忆。
教学的心境由此而生。
有了这样的心境,再读文本就有了一种别样的情致。笔者开始学着声情并茂地朗读故事,这是语文教师必须要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在阅读中,笔者找到了“童声”,学会了“童诵”,尤其是找到了阅读的感觉。比如说,第一则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仅三个小节六句话百余字,但笔者却读出了味道。首先是找到了关键词:一是“成熟”,这个词语是导致故事发生的原因,也是讽刺狐狸最有力的证据,教学中和学生一起读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找出“成熟”背后“葡萄真的成熟的”印象;二是“馋”,要读出狐狸的喜好之心,特别是要在读中感知狐狸那种欲罢不能的冲动,“必须要想办法摘下葡萄”;三是“想尽”,文章只用了一个词段“想尽了办法”,就写出了狐狸当时心中的着急,欲罢不能但却无可奈何;四是“只好”,将仅有几句话前后联系起来了,表面上是服输了,“没有办法摘到”,暗地里在想“一直自以为是的我如何面对邻居呢”,故事的结果应运而生;五是“酸”,读后“酸”味更浓,难道“酸”的葡萄就好吃吗?这就是“狐狸”一类的推诿之词。
有了上面的读,就有了对寓意的再度思考。“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的寓言对于成年来人,非常好理解,但是,对于儿童来讲,什么是“时机还没有成熟”就难以理解了。首先是时机,狐狸是把握住了时机——葡萄熟了,但是,又如何理解“偏偏”呢?再读,终于明白了,原来机会是有的,但能力是欠缺的。如此读一下,笔者对这则故事有了通体透明的认识。
二是“读教材”。这篇课文位于苏教版语文第九册“故事集锦”单元,编者在单元中特意安排了“读书”版块,旨在通过本单元提供的“故事”例子,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生成浓厚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特别是引起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关注,接受来自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所以,这类课文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读懂一篇课文,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一篇课文成为学生关注课外阅读的“饵料”,让他们读与此相关联的具有更大信息量的“读物”,尤其是原汁原味的“原著”。
相对于学生,读课文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强项,这是毋庸置疑的。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读得比学生好,关键是我们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于是,笔者开始寻找教材文本的母源,即“它来自哪里”“为什么放在这里”,以便更清楚地了解作品,了解课文。所以,教师读教材,不仅仅局限于读一篇课文,而应该读一个主题单元,读一本教材,乃至读一本原著。这样的阅读,使得教者可以站在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角度来设计并规划教学过程,进行真实的阅读教学。
在读教材的过程中,笔者知道了《伊索寓言》是苏教版第九册教材向学生推荐的一本好书,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这三则寓言里感受到丰富的教育意蕴,尤其是对自己在“学会生存、学会待人、学生做人、学会做事”上有所收益。為了能够让学生对《伊索寓言》这本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笔者意识到必须给学生们提供一本真实的书,于是,从书店里找到了最接近教材文本语言的《伊索寓言》。
三是“读课标”。课标是教师从事教学的方向。给五年级的学生上课,就不能用面向其他年级学生的阶段目标。只有认真读透了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我们才能准确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定目标,并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中提出阅读的具体要求,为本篇课文的教学提供了操作上的指引。一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主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三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四是“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等要求;“总目标”中提出了“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这些陈述,为这篇文章的教学提供了四条设计原则:一是要让学生能够读通读亮全文;二是要让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读出简洁文字后面的内容,进行短文长教;三要让学生在文字的背后延展故事的情节,丰富学生的语言感知;四是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故事的寓意,形成正确的文本体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是“读教参”。面对教学文本,我们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必须借助优质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参。其一,教参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专家精心构思和筛选的,具有普适性;其二,有些教学环节的设计,的确有独具匠心的功效,可以省却我们备课时的精力;其三,教参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相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可以避免走弯路、错路。
通过“读教参”,笔者更多地明晰了教材文本的特殊性,明确了教学的主要任务,也同时在脑海中形成了教学的整个流程。这里面,集中了多个教学建议和教学流程的精华,在“拿来”中,笔者完成了“师本阅读”。
置身于宏观教育背景下的“素读”,一线的语文教师要剔除冗杂的思想陈迹,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习字诵文,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达成共识,获得社会主体价值取向的体认。这样的认识,超越了“素读”原初意义上的“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的纯粹的读”,教师被赋予了“学习者”的身份。一是要求教师在接触教材文本时,以一个“纯粹的阅读者”进入文本,既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谦虚而诚恳地与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解读和建构文本的意义;又要保持一份景仰的心态,虔诚而真挚地接受文本思想的熏陶和渗透,吃透文本的教育价值。这样的阅读才是一种“真”阅读,才是师本阅读的原始起点。
二、以读促悟,让语文素养落地生根
“素读教学”提倡从理解文本入手,让学生走近真实的文本,走进文本所带来的情境当中,读出文字表面的意义与意味,进而生成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循中国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路径,即“读读,议议,悟悟,说说”,进而让学生生成真实的语文素养。
于是,教学《伊索寓言》就有了如下这样的过程。
一是引读,让学生在快乐中走近“寓言”。笔者首先给学生出示《伊索寓言》的原著,让学生对封面上“乌鸦喝水图”进行判断,并根据图片先说一说“乌鸦喝水”的故事,诱发学生已有的对《伊索寓言》的认知,特别是对《伊索寓言》中多次出现的狐狸和乌鸦有一个再认的过程。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笔者追问:“狐狸用什么办法吃到了乌鸦嘴里的肉?”在学生还未接触教学文本前将狐狸的印象再次铭刻在脑海中。同时,笔者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面提供的关于《伊索寓言》的资料,对“寓言”及《伊索寓言》有个更为清晰的解读。特别是,让学生带着对“这一只狐狸”的猜测——“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狐狸是可恶的?可恨的?还是很可爱的?”这样的导入使得文本对学生而言不仅有了新鲜感,更使得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了一种愉悦的“寓言氛围”。
二是初读,让学生在期待中接触文本。学生对文本的初次接触,需要带着一种陌生感,唯此才能有对文字的真实感觉。因为是初读,第一遍可以让学生轻声读课文,笔者提出“读通读顺,随文批注”的要求,要求把生字词做上记号,利用各种方法注上拼音。第二遍可以放开声音自由读,让学生在认为最重要的词语下注上记号,并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如何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寓言揭示了什么道理?”在这一环节,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时要说得“简练”些,特别是要将“想尽办法”和“成熟”这两个关键词突显出来,让学生在“简练”中“既明了更准确”概括主要内容。这样的初读,既解决了“读通读顺”的问题,也完成了课标中要求的“整体感知”的教学要求。
三是细读,让学生深品文本,明理晓义。这一阶段的教学,笔者在明确地告知学生这则寓言故事的特点“语言简洁,人物鲜明(三个小节六句话,既讲清了故事又揭示了寓意)”后,带着学生细品每一句话,特别是细品“成熟”一词后,让学生想象葡萄成熟的样子,从而理解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细品“想尽”一词,想象狐狸“白费劲”后的无望,“只好转身走了”的心情,并用“酸”来自我解嘲。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白“自认为很聪明的狐狸,虽然想尽了办法但还是没有吃到葡萄,为了挽回丢掉的面子,他偏偏说葡萄没有成熟,不好吃”。在让学生反复读狐狸说的话后,笔者链接现实生活中“也有人说过类似的话吗”,让学生明白“正确认识自己,能做就做,不能做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然后再去做”“做事的时候要实事求是,能做就做,而且要做好”“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看到不足”“不要打肿脸充胖子”等真实的道理。
四是悟读,在对“人物”的再描述中升华主题。面对不同的文本,素读秉持一种辩证的阅读态度。这样浅显的文本,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明显是不合适的。因此,在学生“读懂了”文本的基础上,有必要创设一个话语情境,让学生对狐狸有一个更“敞亮”的认识。于是,笔者在教学中回到引读时提出的问题“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狐狸呢?”让学生知道,《伊索寓言》的耐读之处不仅仅在于启迪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还因为这些故事朗朗上口,便于流传,并由此鼓励学生进行复述練习“将故事讲给别人听”——如何讲给妹妹听,如何讲给爸妈听,如何讲给邻居听……这样的方式,让故事在学生的心中“生根”,生成“语言的根”,生成“做人的根”。
三、紧扣主旨,将文本价值准确呈现
对于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坚守,就是一种创新。
从教育的规律和学科的特点出发,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日日走过”的课堂生活中,有知识的积淀、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的升华。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是最具民族文化特质的,语文教师应该秉持一种景仰的心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采到精神的种子,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于是,在传统教学与现代课改的连线中,素读再一次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当然,我们必须对传统“素读”进行现代解读与重新定义,并始终坚守“素读”这一闪烁着传统母语教学特色的理念,于坚守中前行,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关于“素读”,简单地说,就是“朴素”地读,就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合教师的先验先知和学生的未验未知或者是稚验嫩知,师生一起朴素地读课文,走进作者或者是文本的价值圈,以此提高语文素养。
《伊索寓言》是世界经典名著,教学这样的课文,应该让学生在已经中国化、儿童化的来自古希腊的寓言故事里,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汲取原著最本质的寓意。这也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提出的“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要求相符。
这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师:葡萄真的是酸的,不好吃吗?
生:不是的。
师:那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将这句话读一读,读出狐狸真实的想法。
(生读后,请了两位学生读,第一位学生读得平平,第二位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你(指第二位学生)读得真好。大家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狐狸是在自我安慰。
师:自我安慰?
生:应该是自我解嘲。
师:自我解嘲。是啊,自认为很聪明的狐狸,虽然想尽了办法但还是没有吃到葡萄,以后在别人面前怎么抬得起头呢?为了挽回丢掉的面子,他偏偏说葡萄没有成熟,不好吃。
在课前预设中,“这葡萄是酸的,不好吃”是得出故事寓意的关键句,一旦把握不好,很容易使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把这则寓言的主体价值滑向“狐狸经过努力,虽然没有达成目标,但寻找一些自我安慰也是可以的”“我们应该向狐狸学习,即使明知无能为力,也要努力尝试”,文本的主体指向将会由讽刺变成赞赏。如果那样的话,本则寓言故事的教学将会远离“准确把握寓意”的教学重点。
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在教学中,笔者紧扣文本提供的语言信息,让学生不断地在“读”中“悟”:读通——字音准确、没有错别字,读顺——字词连贯、没有破句,读熟——字通句顺、流流下水,读透——掌握内容、明确主旨。一旦学生生成的“自我安慰”远离了文本的主旨时,笔者随即用反问的“自我安慰?”及时将文本的本真要义呈现给学生,避免学生在理解时离寓意越来越远。学生在还没有吃透寓言原初表达意思的时候,教师便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会忽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3]
同其他语言一样,汉语言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民族情结,几千年的传承与积淀,恒定了汉语教学最根本的宗旨在于生成和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也就是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4]。作为一种根性觉醒,“素读”秉持的是正是一种“真诚”的阅读态度,“怀揣谦恭而静谧,拒绝浮躁和功利,是一种老老实实的阅读之道、求学之路、钻研之径”[5],这也正是汉语言文化教育的根本出路。
作为一种源自汉语言教育本质的教育思想,“素读”将还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真实内涵与本质,有助于从根本上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潜心阅读,丰富內涵”的阅读态度,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寻求一种本真的思路和方法,并重新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体系。
如此,我们便可以适切语文课程的改革吁求。
参考文献:
[1][2][3][5]陆云峰.素读:阅读教学的原点诉求[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2.21.
[4]王尚文.语文教育一家言[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59.
责任编辑:石萍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al Flavor of Chinese in Plain Reading
LU Yun-feng
(Nantong Tongzhou Center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Nantong 2263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unique Chinese cultural connotation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practically operable standards, which are in conformity with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should stick to teacher-based reading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goal fulfillment. Also, it should facilitate inspiration by reading to attai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cy. Meanwhile, it should closely revolve around the theme to accurately present the value of texts.
Key words: plain reading; teacher-based reading; Chinese i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