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恬 编辑/易可
一个孩子的命运能有多曲折?一个孩子的未来能有多少种选择?全日制国学教育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模式孰优孰劣?当这些问题仍然是大多数人心中尚未解开的谜团时,八岁童童的爸爸和妈妈为了让孩子走一条各自认为正确的道路,就此展开了一场法庭上的较量。
童童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年近50岁的父亲张教授是一名海归精英,他对童童的规划就是主流教育、精英培养,为此童童一出生他就卖掉了自己的两套老宅,在上海市中心购买了一套价值千万的学区房,两套换一套,张教授图的就是这套学区房所对口的优质幼儿园、小学以及初中。与张教授相反,不到40岁的童童母亲李教授虽然也获得博士学位,但却一直非常反感体制内的主流教育,她婚前就痴迷易学,经常宣称以弘扬国学为己任,生了孩子后她就一心准备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诸于对童童的培养。童童在婴幼儿时,母亲李教授就很少给童童吃荤菜、牛奶及水果,直到童童上幼儿园体检时诊断为“矮小儿”,在张教授的力争下,童童才吃上了营养全面的饮食。母亲李教授平时要求童童读经,在四岁那年的暑假,她将童童送到一家外地的“私塾”接受了两个月全封闭的读经教育。外地返沪后,父亲张教授发现童童出现了口吃、眼神呆滞的状况,他带着童童去医院检查,医院给出了“孤独症可能”的诊断,这张诊断变成了压跨夫妻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激烈的争吵后,李教授带着孩子不辞而别,童童再也没有去过幼儿园。张教授去妻子供职的学校找李教授,恳请双方单位领导出面协调,甚至暗中跟踪李教授试图寻找到她的另一住所。但无论张教授如何努力,在长达两年的时间中他都没有见到孩子,也没有孩子的任何音讯。
转眼间,童童该上一年级了,学区房对口的重点小学给张教授发来了录取通知书,张教授无奈之下到对口小学说明情况,学校同情张教授的遭遇,仍然给童童办理了入学手续,并打电话通知孩子母亲李教授送童童来上学。但是,李教授接到电话后不仅不送孩子来上学,反而火速向法院递交了一纸离婚起诉状,要求与张教授离婚,童童归自己抚养。
离婚案件审理时,在法官的调解下,考虑到童童一直跟随李教授生活,张教授同意离婚且童童由李教授抚养,但要求李教授当庭写下承诺:“保证在2017年9月1日前办妥童童就读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手续,李教授工作的大学其附属小学为保底选项,如果有更好的上海市教育系统的民办学校也可作为选项。如李教授未在2017年9月1日前按本承诺办妥童童入学手续,则张教授有权提起变更童童抚养权的诉讼。”
双方离婚后,张教授按照调解书的约定开始每周探视童童,这才发现童童离家后一直寄宿在一家“国学研究中心”接受“四书五经”的教育。极度不满的张教授反复催促前妻尽快办理童童入读正规小学的手续或继续留在对口小学读书,但前妻李教授一直没有正面回复,直到2017年8月底,前妻才突然通知张教授已办妥转学手续,所转学校系一所位于远郊的成立仅三年的以国学为特色的全寄宿制民办学校。对李教授出尔反尔的行为,张教授难抑愤慨,以前妻“剥夺儿子接受正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其行为已构成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为由向法院提起了变更抚养权的诉讼。
法庭上,前妻声称:“由于童童的特殊情况,并不适合接受一般学龄儿童接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精神会受到压抑,无论童童现在就读的学校还是童童即将转入的学校,都是具有教学资质的学校,也是最适合童童的选择。”
笔者作为原告张教授的代理律师,在法庭上针锋相对: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童童作为适龄儿童,其法定监护人负有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义务。但母亲李教授作为离婚后直接抚养童童的监护人,在童童年满六周岁且其户籍对口的重点小学已经录取为他新生的情况下,未在规定入学期限内办理入学手续,导致童童至今未能接受正规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其行为已经构成对童童受教育权利的侵害。代理律师也于庭后向法官提供了最高人民法院公告的变更抚养权的类似案例。
法院充分考虑了原告代理律师的意见,庭审中,法院专门邀请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两位心理医生来法院对童童进行了测评,评价为:反应尚可,言语表达有口吃……词语表达与同龄人相比稍差,但基本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无明显刻板动作和语言,行为未见异常。庭审后,承办法官还实地考察了“国学研究中心”,并致电教育局,确认了该“国学研究中心”无办学资质。经过近半年的审理,2018年2月底,法院支持了父亲张教授的诉讼请求,认为“李某称童童的智力发育较一般同龄人稍缓,但未有明确的诊断记录。即使童童存在个体的一些特殊性,也应当入读具有实施特殊教育资质的教育机构,并经过相关教育部门的批准。李某将童童送入无正规教育资质的机构进行学习,其无法自证其对孩子的教育是合法的、恰当的。”鉴于前妻未保障童童接受正规义务教育的权利,其行为已经构成了对子女身心健康存在不利影响的情形,故判决童童自2018年3月起跟随父亲张教授共同生活。
一审判决后,前妻李教授心有不甘,打算提起上诉进一步争夺孩子的抚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