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2018-05-30 11:00秦浪
报刊荟萃(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探讨

摘 要:当前的新课改教学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科学的、新式的教学模式,职业技术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同样如此,教师必须肩负起自身的职责,明确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技术、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等诸多环节体现出学生的优势,促使学生实现长远化的成长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应当增强其理论素养,尤其是在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强化学生的技术素养,方可与时代接轨,最终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式;探讨

职业技术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此教程的开设体现了一定的必然性,实践教学环节,应当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改革,不可进行简单的借鉴或是机械的传授,无法保证学生的理解力,正是由于计算机应用实践性相对较强,因此,职业技术院校在开展此课程教学的工作中,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并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实施教学改革,进而培养大批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社会的运作打下良好铺垫。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已经有许多职业技术学校意识到了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多媒体这一途径,可为教师带来一定的辅助性作用,课件内容中集合了文字、影像、图片和声音等多个因素,可将抽象的因素转化为具体的、微观的因素,对实物进行有效的模拟,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并有效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将多媒体课件应用到课堂教学环节,还能一定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教学难点予以突破,对教学重点加以把控,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比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环节,其中的Excel、Word等都是用户需要直接面对的图形界面,如若仅仅凭借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亦或是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必然会致使学生难以掌握知识要点,而多媒体教学方法,则可对实际的操作行为予以全面认知,操作全过程也更具可视化的特色,教师在此环节可以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和要求,引导学生自行操作,而后要求学生将急剧特色的结果映射到屏幕之上,以供学生讨论,对学生的思维予以激发,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借助多媒体这一技术手段,具有诸多的优势和作用,其一,多媒体技术可实现影像、图片和声音的有机融合,进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其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方式,可对程序运行过程予以演示,令最终的教学全过程更具互动性和直观性,极大的提高课堂容量,还能加快知识讲解的速度,提高教学质量[2]。

二、对教学理念予以转变,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经过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已经基本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环节,必须学会带着问题去引导学生学习,避免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可概括为几个组成阶段,分别为提出概念、阐述概念、距离论证,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后,笔者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提出了新的“三部曲”,也就是:首先要提出问题,而后要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则对其中的规律和结论予以总结。这一过程中,学生 也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产生新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在此环节,可以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由实际到理论的过程,力求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初次接触应用软件之时,将难以学到其中的精髓,教师此时不可作硬性要求,学生仅需明确软件的用途和基本的应用方式即可。可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深入,力求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明确建构主義学习环境的影响,体现自身的引导性地位,将更多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发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知识中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操作能力,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导致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有所削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教学模式的更新,以及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变动,也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责任心,积极体现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学水平[4]。

三、对上机操作教学加以把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别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的上机实践环节,学生可对一些不理解或是未能全面掌握的知识点予以处理和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落实环节,必须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不可仅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而是要力求做到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结合。

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课题的安排,结合学生的认知层次和个性特征等等因素,提出切合实际的问题,并基于以上问题,要求学生在某个时间段内必须完成,体现问题解决的严谨性,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任务,针对不会的环节,则要积极、踊跃提问,将问题扼杀在襁褓之中,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效率[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从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开始不断的提高,若想使社会经济发展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就要注重培育信息技术类专业型、应用型人才,此时的职业技术学校所肩负的社会压力在自然而然的增加,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的落实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笔者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为相关的教学人员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浩.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15(9):27-27.

[2]马海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和对策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19):157.

[3]左黄荣.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95.

[4]蓝祎天.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尝试与探索——运用拓展模式进行教学的尝试[J].电子制作,2014,22(1):107-107.

[5]刘清生.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19(5):126-127.

作者简介:秦浪,贵州省六盘水市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探讨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视唱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之对策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建设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