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菊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展现。但是,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巧借数学故事之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驱动力,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不仅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还与学生未来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引起重视,将生活化或趣味化的教学故事引入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兴趣度,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原有印象,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巧借故事导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度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取材,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比如,在讲授“周长”这节内容时,我巧借生活化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创设生活化的故事情境。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内容:小猪生病了,医生建议小猪爸爸多带小猪去跑步,增强小猪的体质。小猪爸爸为小猪制定了这样的计划:小猪每天早上在周长400米的操场上跑2圈,晚上在此操场上跑1圈,那么,小猪一天一共跑几圈?
其次,适时引导。我告诉学生:“操场的一圈即为圆的周长,还要注意它早晚都在跑步。”
最后,展示探究成果。在大部分的学生探究完毕后,我问学生:“谁可以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小陳积极地举手,说:“小猪早上跑了2圈,是操场的2个周长,即800米;它晚上跑了1圈,是操场的1个周长,即400米,加起来一共1200米。”我微笑着说:“你的答案十分正确,我们也要在生活中加强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不要像小猪这样。”我运用生活化的故事进行导入,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巧编数学故事,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散乱的知识点编成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并适时地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比如,我在讲授“梯形面积”这节内容时巧编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驱动力。
首先,创设故事。在古时候,有一个正直的人受到诬陷,被关进大牢,在这时,外国使者打算和这个文明古国建立友好关系,便想考验一下这个国家的人是否有智慧,出了一道题:一个直角梯形,它的上底为20厘米,下底为40厘米,高为20厘米,问:如何求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这个问题难住了整个国家的人,于是国王想到了大牢中正直的人,并对他说:“假如你能算出这道题,本王可以饶你不死。”
其次,适时引导。我问学生:“我们可以运用什么方法解答这道题呢?”学生受到故事情节的吸引,兴趣顿时被激发了出来。我接着说:“你们可以联想学习过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小喻主动站起来回答:“切割法和填补法。”
再次,巡场观察。我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和前后桌进行讨论,看看你们能否救出这位正直的人。”我会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卡壳”现象,并作出重点指导。
最后,询问结果。我截取其中一段进行介绍,小洛站起来说:“我运用切割法将这个梯形切割成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并将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加,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巧编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升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巧借数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多搜集数学家的故事,并运用到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其体会数学本身的乐趣。
比如,在讲授“四则混合运算”这节内容时,我运用高斯的故事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讲授故事。在上课后,我对学生说:“很多数学家的小时候都会有好多有趣的故事,有一天,高斯的老师出了如下一道题,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即,1+2+3+……100等于多少?”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
其次,讲授解法。我板书这道题后,对学生说:“高斯将首尾数相加后得出了正确答案,比如1+100、2+99,一共有多少组这样的数?谁可以回答出来?你们可以仔细观察。”课堂陷入沉寂,突然,小艳说:“像这样依次数下去,中间的数是50和51,因而一共50组,最后答案是5050。”
最后,课堂总结。我对学生说:“我们不要着急做题,而要向高斯这位数学家学习,先观察特点,看能否找到规律,提升做题效率。”通过巧借数学家故事,并适时引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并将教学内容设置成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并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