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多慈 朱俊泉 韩忠源⋆ 马鑫 邱晓燕
高血压、肥胖和糖代谢异常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且常合并存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体质指数(BMI)是预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理想指标,也能有效预测心血管风险[1]。有研究提示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除降低血糖外,还有降低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及减少心血管事件的作用[2-3]。而降压药物缬沙坦除降低血压外,也有减少新发糖尿病,改善动脉血管僵硬度等独立的降低心血管风险的作用[4-5]。本文探讨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血糖异常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数的影响及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有效性。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肥胖性高血压患者98例。纳入标准:不同时间2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并进行降压治疗者;BMI≥24;空腹血糖(FBG)>6.0mmol/L。排除标准:对二甲双胍或缬沙坦过敏;由于其他原因不适于使用二甲双胍或缬沙坦治疗;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51例及氨氯地平组47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
1.2 方法 血压测量使用袖带式汞柱血压计,方法采用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推荐的方法。于空腹8~12 h后清晨测量体质量及身高,计算BMI,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于进食2h后抽血测定餐后2h血糖。采用Hitachi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缬沙坦组给予以二甲双胍0.25~0.5g,3次/d。缬沙坦80~160mg,1次/d,或缬沙坦氢氯噻嗪 80mg+12.5mg,1次/d为基础治疗,为使血压血糖达标可以联用其它药物。对照组给与二甲双胍和氨氯地平5~10mg,1次/d,为使血压血糖达标可以联用其它药物。缬沙坦及氨氯地平均由北京华润赛科药业提供。在基线阶段、1、3、6个月分别测量各项观测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mmHg,(x±s)]
2.2 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呈逐渐下降趋势,第6个月与第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受试者的血糖变化(x±s)
2.3 两组患者体质指数变化 两组各阶段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体质指数变化(kg/m2)
肥胖患者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增加,且常并发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是血脂代谢异常和血糖代谢异常。部分难治性高血压归因于肥胖。因此,肥胖性高血压发生率高,易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易导致治疗失败(难治性高血压)[6]。除积极合理改善生活方式外,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对降低肥胖性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极为重要。二甲双胍除降低血糖外具有降低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的降糖药物。也被AHA/ACC推荐为糖尿病患者降低心血管风险的唯一的一线药物,尤其是肥胖患者[7]。缬沙坦作为有效降压药物,还具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也认为缬沙坦能够减少新发生的糖尿病,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5]。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因常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更高的心血管风险。本资料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缬沙坦组在6个月时能进一步降低空腹血糖,但两组血压、体质指数降低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缬沙坦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有独立于降压、体重下降之外的改善血糖的机制,表明缬沙坦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对降低心血管风险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 Patel SA, Ali MK, Alam D, et al. Obesity and Its Relation with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across 4 Geographical Regions. Glob Heart, 2016(11):71-79.
[2] Zhou L, Liu H, Wen X, et al, Effects of Metformin on Blood Pressure in Nondiabetic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 J Hypertens, 2017(35):18-26.
[3] Salpeter SR, Buckley NS, Kahn JA, et al, Meta-Analysis:Metformin Treatment in Persons at Risk for Diabetes Mellitus. Am J Med, 2008(121):149-157.
[4] Karalliedde J, Smith A, DeAngelis L, et al, Valsartan Improves Arterial Stiffness in Type 2 Diabetes Independently of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Hypertension, 2008(51):1617-1623.
[5] McMurray JJ, Holman RR,Haffner SM, et al, Effect of Valsartan on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N Engl J Med, 2010(362):1477-1490.
[6] Sarafidis PA, Bakris GL. Resistant Hypertension: An Overview of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J Am Coll Cardiol,2008(52): 1749-1757.
[7] Kaul S, Bolger AF, Herrington D, et al, Thiazolidinedione Drug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s: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J Am Coll Cardiol, 2010(55):1885-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