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乡土材料开展区域活动

2018-05-29 10:23李会杰
学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材料投放乡土资源区域活动

李会杰

摘 要:区域活动是一种学前儿童的自主性探索活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性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体、情感、认识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对于地处偏远的乡村幼儿园来说,如何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活动,找到激发幼儿兴趣、顺乎自然、合乎规律的支持幼儿主体性发挥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乡土资源;材料投放;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17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114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一个好的环境才能为幼儿创造出良好的成长契机,所以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目前很多幼儿园教育经费不足、条件限制,环境创设无法面面俱到,随心所欲,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园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这也就决定了如何利用好乡村本土资源开展农村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关键。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发挥农村地域优势,在这样一个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环境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

一、乡土材料的选择

首先,是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有一次,一位小朋友带来了自家种的黄瓜,几个插在一起造型很特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夸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并把黄瓜造型进行展示.还鼓励其他幼儿也可将自己的“想法”带到幼儿园。渐渐地,成品区多了造型别致的萝卜、番茄、土豆、石头、豆类及各种造型,它们都是很好的乡土材料,可以放在区域内,引导幼儿观察、玩赏。

其次,是幼儿主动收集的。这几年,我们经常带领幼儿到蚕桑村附近的沙石场玩,幼儿很喜欢,每次都能摘一些野花、拾一些树叶回来。有一次当我们再去沙石场时,满地都是石头,而且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幼儿见了很兴奋,他们边捡边数,我马上找个袋子供他们存放,并问他们:“这么多石头,我们拿回去怎么玩?”幼儿争先恐后地回答:“可以跳房子,可以练习数数,也可以摆图案,还可以在石头上画画。回园后,幼儿对这些石头百玩不厌。

再次,就是教师引发幼儿注意的。有一次,配班教师从家里拿来一个畸形萝卜,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它做了一个小兔子,幼儿看了很喜欢也想做,于是幼儿就收集自家畸形蔬菜水果进行制作。

最后,是教师发动幼儿与家长收集的。根据班级的需要发动幼儿与家长收集乡土材料,例如蔬菜水果、废弃乡土材料、瓜果的壳之类,如:花生、蚕豆、豌豆、笋等壳。家长看到这些平常当作垃圾的材料,在幼儿园能发挥作用,都愿意配合收集。

二、乡土资源在区域活动中的应用

农村幼儿园的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头戏。以前整个创设过程展示的都是教师的基本功,忽视了幼儿参与,幼儿只是观众,而且室内布置完成后就一成不变。开始时,幼儿都争先恐后地观看、议论;一个星期以后,幼儿产生了审美疲劳,没有了观赏的兴趣。这个环境就完全成了摆设,失去了教育意义。

我们的做法是:幼儿对农作物很熟悉,对当地风土人情也有所了解。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主题和选择素材,充分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农作物资源,紧密结合幼儿园课程内容创设环境,实现课程内容和环境的有机衔接,让墙壁说话。例如,大班用花生的叶子、果实、果皮制作了《农家趣事》主题墙;中班用玉米皮编织了《星星网》主题墙,星星网上挂满优秀幼儿的生活照,西墙是用玉米秸、玉米叶、棒子皮“种植”出翠绿的竹林、花圃等;小班用树叶粘贴成形态各异的鱼、乌龟、螃蟹等多种小动物,构成了《海底世界》墙饰,还创设了《小树叶找妈妈》《多功能的树》等墙饰。

广阔的田野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区域活动资源,花生地瓜玉米秸,黄泥茅草麦秸垛,这是幼儿快乐成长的“百草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这些资源的价值,也明确知道,只有将这些资源运用到区域活动地开发上,这些资源才具有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我园创建的农家乐区域活动便是乡土资源利用的典范。走进可以看到幼儿用木条、木块和山野黄草搭建的茅草屋,房檐上还挂着火红的辣椒串、花生串,洋溢着浓郁的农家风味;用各种豆类做的粘贴画、用树叶玉米包皮布置的富有深意的风景图,桌面上摆满了各种豆类、谷物、农作物秸秆,幼儿用他们的小手粘贴、编织、涂抹,演绎着各种神奇。在各个区角投入的乡土材料,有趣多样的玩法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乡野的孩子。他们有的用玉米芯任意串接,拼摆出机器人、收音机等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物品;有的把不同的豆类放进塑料瓶里,制成“乐器”,演奏出属于自己的快乐节奏。生动鲜活的场景设置、丰富多彩的农作物材料投放,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使他们很快就能融入区角活动的情景中,有编织的、有剪贴的、有搭建的,各种活动率性自然,农味十足。除此之外,公共活动区域的沙画制作从平铺涂鸦到线条作画再到创意组合作画,形式丰富多彩、水平层次递进;编织区分为玉米皮、秸秆编织和毛线编织带编织,教师带领幼儿把简单的线条编织成小动物再组合成一些大型盛粮食器物等花样繁多的组合编织。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了沙画制作流程和制陶加工的各个环节,熟悉了农作物的发芽、成长、抽穗、成熟的过程。

利用乡土材料开展的区域活动不仅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知识、锻炼了技巧,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幼儿与乡土的距离,培养了他们的乡土情结。

三、结语

总的来说,教师在挖掘乡村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时,还应注意让幼儿真正体现各自的个性特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思考、探索的方向,当中承载重要责任的,就是直接面对幼儿的教师。因此,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应用、探讨有关区域活动的理論和实践,将区域活动教育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 王明洁.城市化中的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和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2).

[2] 叶蔚青.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

[3] 张赟.乡土材料让区域活动大放异彩[J].好家长,2016(17).

猜你喜欢
材料投放乡土资源区域活动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