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誉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在复习课上主动性不强的现状,提出化学复习课应以学生认知需求为基础,从考点归纳、增加题型、变式训练、借助化学实验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初中化学 复习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A-0148-02
化学复习课是在新课学习之后,教师为巩固学生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而进行的延伸教学。九年级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基础的化学知识好学易忘,知识点多且分散,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学生点拨。而复习教学中的最大阻力是学生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在复习教学的设计上,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师关心的问题。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努力。
一、了解学生认知需求,针对缺漏点、易错点进行设计
在学生的知识薄弱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设计,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唤起学生的认知。这需要教师平时多留意并收集学生在作业、考试中的典型错例,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整理纠错本的方式,指导学生将错题归类。如人教版化学教材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的复习课,教师可以安排这样一道题:
【例1】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g H2与10g O2反应可生成12g H2O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分子种类都不变
C. 煤燃烧成煤渣后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
这道题涉及學生在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忽略定律中的“参加化学反应”,未考虑反应物过量的问题;混淆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发生了脱离。教师像这样从整理错例出发,将学生带入复习课堂展开剖析式教学,不仅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薄弱点,也为后续的中考总复习专题教学提供了第一手实录资料。
二、梳理考点、归纳题型,为扩充学生认知图式进行设计
复习课应是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总括,既能够提纲挈领、化零为整,又能够点拨解题策略和方法。教师可通过表格比较法、物质关系转化图、零散知识点集萃、专题知识树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如学完第六单元,教师在复习课上引导学生自己画出碳单质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鼓励学生添加氧气制法和性质等转化关系,再给学生布置分组编写考题的任务。学生得到梳理知识的空间,可以亲自感受从物质转化关系图中删掉一部分,从而编写出不同形式推断题的乐趣,又可以在合作与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增加同类题型的变式,从学生思维拓展处进行设计
学生在复习时容易产生疲劳感,常见的习题已不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思考。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习题上变一变,让学生“跳一跳”去“摘桃子”,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在复习物质的鉴别类题型时,教师连续呈现两道变式题:
【例2】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无色酚酞溶液即可鉴别的是( )
A. Ca(OH)2、NaOH B. NaCl、HCl、NaOH
C. NaCl、H2SO4 D. NaCl、NaOH、Na2SO4
【例3】下列物质中,不能将稀盐酸、石灰水、食盐水区别开来的是( )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二氧化碳 D.硝酸银溶液
例2涉及多次滴加的鉴别,例3是例2的逆向考查,是对学生能力的进一步要求,学生跃跃欲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再安排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最后引导学生小结鉴别题的解题方法。
四、有效利用化学实验,从简化综合性难点处进行设计
丰富的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和学习途径。直观的实验现象和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学生在理解知识点时的困惑。教师在复习课上适当利用化学实验,可以使综合性知识点化难为易。
“盐”的内容是重难点之一,有关盐的检验题型对学生来说更是考试中的“拦路虎”。针对学生对混合溶液的鉴别问题较难理解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复习课上设计问题:向混有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步滴加稀盐酸,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易因忽略氢氧化钠的环境而误认为一加入稀盐酸就会看到气泡,这正是教师引入实验验证的好时机。实验一方面呈现了客观事实,另一方面也吸引着学生去探究真相背后存在的化学原理。
五、变换知识呈现环节,从情绪调动点进行设计
学生的专注度在课堂的后半段容易出现下滑,教师可以设计抢答、接龙、猜谜等形式多样的环节。具有新意的教学环节,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又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如在推断专题的复习中,设计“突破口”环节,让学生分小组竞赛,完成以“氧气”作为突破口的推断题设计,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教师以学生认知需求为基础,从考点归纳、增加题型、变式、借助化学实验等方面进行化学复习课设计,可以提高化学复习课的效率。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