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华
摘 要:中学生物新课标提倡在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且可以应用生物学的方法与原理等参与公众事务的探讨辩论,或者做出对应的个人决策。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需要大力开发乡土生物资源,利用当地或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经验及资源营造出多样性的认知环境与任务空间,引领学生认识、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
关键词:乡土生物资源;课堂效率;有效利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5-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5.069
一、整合生物课堂和家乡资源,使学生接触乡土环境并升华情感
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作用,即为逐步培养与升华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高尚情操,这恰好来源于师生对于故乡养育自己的爱之升华。每当有学生自豪地介绍,在甘州区及党寨镇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以后,此地区迅速改善了生态环境,并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称号时,可见学生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就是爱家乡。接触和感受故乡的乡土环境包含了非常广泛与丰富的内容,是对自己家乡的草木、景物以及优秀的文化遗产、勤劳勇敢的人民的热爱,进而热情地关注或参与故乡的进步与发展,这均为热爱故乡与祖国的真情流露。所以乡土资源是向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鲜活而具体的材料。
借助在课堂上融入和渗透乡土生物知识,不但可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在现实操作中,通过使学生亲自接触并感受当地丰富的乡土资源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对能够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自己家乡的生物资源建设现状,进而突破生物课程的重难点。教师还可以针对班级中的学生予以分类,例如对广告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为家乡旅游景区做广告的活动;或者邀请党寨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开设植物栽培的讲座等,这样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不同需要,培养浓厚兴趣。
二、巧借乡土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培养科学精神
大部分初中校园内拥有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赏心悦目,自然怡人,是开发生物校本课程与开展生活化教育的有利资源。所以从学生初学生物开始,生物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带领他们认识菜园内的植物与校园里的花园,熟悉它们的名称、科属、生长习性以及开花结果等方面的常识,探究学习任务中所需使用的生物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并将结束实验后的生物种类放生回归大自然,让他们在材料收集的环节熟悉动物的生活环境,领悟到珍爱生命的真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介绍家乡某项生物资源的建设,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拼搏精神。在讲解中,教师可以新农村建设中某村落发展使用清洁能源为例,为学生讲解本地以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为目标,积极指导农户开展建设生态家园的活动,倡导农民推广应用节能照明设备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等一系列绿色环保节能产品,并且推广高效生态模式等有关背景知识,同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种植基地参观资源设备建设。
三、打造模拟情境的高效生物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生物科目是一门基于生物学实验方法的自然学科,因此生物教学的一块主要阵地即为生物实验室。然而许多实验材料因为地域条件的制约,难以及时获取某些生物资源。例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初中生物科目的主干知识,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在讲解此环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简介当地参与光合作用的生产实例,即塑料大棚蔬菜栽培。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此生产实例,具有典型的优势。塑料大棚最为显著的特征为,白天光照较强,夜间温度下降。白天光照充足,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有机物;夜间温度不高,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了有机物的消耗,进而推动其积累并提高产量。这不但是运用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的典型案例,也是使生物学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典范。针对某些实验,教师可依照实验目的和原理,令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立足于各个角度,通过多种渠道去大胆假设,探索不同的方案,并优化最佳途径,从而圆满解决和应对问题。这是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可防止教师及生物课本压抑学生的思维路线或者将学生的思维无意识的纳入某种特定范式,有助于開阔他们的思路,使之处于主动思维状态,进而培养其自我探究、自主提高及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打造一境多用的高效生物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每节生物课的教学内容都围绕着一条明确的主线展开,部分知识是零散的,还有某些知识是系统的,这就要求教师合理整合课本知识,将零散的知识贯穿于知识的整体系统中,针对主线知识进行讲解。例如,在对于食物链的生物网络知识教学中,可让学生扮演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组成部分。这样不仅可使学生直接领会食物链网络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清楚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互相影响与制约的关系。所以在运用乡土资源创设生物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创设一连串问题与一系列情境,有机串联起散落的知识,借助某个主题创设不同情境,打造出一境多用的生物课堂。如此有助于明确教学思路,保持课程的连续性与流畅性;能够转变和明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探究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寓教于乐,并实现创新实践,有效地培养与锻炼学生生物学习的实践创新精神。
五、结语
乡土资源缩短了初中生和生物科目学习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精神与正确的情感及价值观,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显著的作用和效果。生物教师需要注重开发及利用乡土资源,攫取实际生活中的真实资源,引导学生用直觉体验,使生物课堂充盈着乡土气息,让初中生在芬芳浓郁的乡土气氛中学习生物课程内容,品味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亮.利用乡土生物资源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
[2] 李春荣.乡土生物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