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忠
【摘要】本文论述语文教学可以借助字形特征,结合文本内容,关联生活经验,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词语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词语理解 语文能力 词语意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123-02
当前,大部分教师已经能够将课文预习这一习惯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毋庸置疑,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中,学生往往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这一方法沿用多年,看似合理实则不然。究其原因在于借助工具书学习词语并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参与,不但剥夺了学生自己去发现、品读、感悟词语意义的机会,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立足对词语的深度学习,即“意义发现”,引导学生去发现词语的字形特征,结合文本中的内容,品读词语在生活中的含义,体会词语所蕴含的独特情感,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长语言学习的智慧。现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根据字形特征,发现词语意义
词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汉字。汉字作为一种表意的文字,其字形保留着最基本的造字规律。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字形特点,结合造字规律,自主猜测词语的意思,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主理解词语意思的语文能力。
比如,在教学“犹豫”这个词语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人物内心活动的不安”这一意义理解不够深刻。为此,笔者进行了词语字形的引导,让学生观察字形:“犹”这个字是反犬旁,表示这是一个动物。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结合资料,学生了解到这种动物生性多疑,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立刻爬到树上去,等到四周都静下来,才会悄悄地溜下来,但是又会极为警觉地四处张望,生怕又有什么不安全的东西会伤害自己。从这个字形可以知道,这个动物胆小怕事,极度恐惧害怕,不敢轻易走出来。此时笔者让学生猜一猜“豫”这个字会是什么动物。学生观察这个字形的右边,猜想这是一头象。那么,这头象也很胆小吗?结合资料,学生认识到,“豫”是一种古象,《道德经》中有“豫兮,若冬涉川”,就指明了这种古象非常胆小谨慎,好比在冬天过河流一样战战兢兢。笔者让学生将“犹豫”这两个字结合起来,总结一下这个词语的引申意义。学生很快体会到,“犹豫”这个词语表明了内心的不安和恐惧,代表一个人胆小怕事,反反复复,不能勇敢地做出决断。
上述教学中笔者借助形象的字形特征,引导学生寻根溯源,一步步发现词语的引申含义。久而久之,学生也就能够在预习时或者是遇到不太理解的词语时,尝试根据字形来理解词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词语意义的能力。当然,这同时也考验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文化水平,才能在教学相关词语时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地引经据典。
二、结合文本内容,发现词语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構成篇章的基本要素。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文本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会千差万别;也有一些词语,尽管仅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不同;还有一些词语虽然不相同,但意思却可能相同。因此,在进行词语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引导学生将词语和文本内容连接起来,将词语和文本有机融合,从而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比如,语文S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文中开头一段有两对相近的词语:吊唁、追悼;爱戴,爱抚。笔者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追悼”是什么意思?从文中找出来。学生读出下文:“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根据这段文字,学生对“追悼”这个词语有了直观的理解。这时,笔者又说:那么,“吊唁”又是什么意思呢?两者有什么区别?学生根据语境,理解了“吊唁”与“追悼”的意思差不多,但“吊唁”还多了一层意思,就是对亲属表示慰问。“爱抚”这个词语,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学生是无法和这篇课文建立联系的,也就无法深刻理解鲁迅先生对小辈的关爱。为此,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从文中找出关于爱抚的故事,你体会到什么?学生结合课文的第二段,认真领会这个故事的内涵:“我”读《水浒传》不认真,对书中的人物张冠李戴,鲁迅先生没有批评“我”,只是摸着胡子,哈哈笑道:“还是我的记性好。”他用这句话婉转地告诉“我”,读书要认真,并且还送了两部书给“我”。学生由此体会到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疼爱和爱护。此时笔者继续追问:这个“爱抚”的“爱”与“爱戴”的“爱”有什么不同?由此学生认识到,“爱戴”的“爱”中有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敬爱之意,而“爱抚”的“爱”中有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和关心之意。
上述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将词语与文本内容连接起来,让学生发现词语意思与文本内容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既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词语的意思,更有利于学生深刻领悟文本的主题。
三、关联生活经验,发现词语意义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并不像一张白纸,而是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联生活经验,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重新建构生活与词语的联系,从而发现词语的意义。
仍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为例,学生通过预习读了课文中的这段话:“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有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有学生立刻回答:“就是一个人很老!”紧接着其他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样的教学情景正是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有利时机,因此,笔者没有急着解释这个成语,也没有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而是做了这样的引导:“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他们的外貌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发言兴趣。有的学生说:“我在登黄山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挑山工。他有50多岁,脸黑黝黝的,皮肤很粗糙,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肩膀上的重物就快把他的腰给压弯了。”有的学生说:“我家对门有个修车的老爷爷。他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额头上刻满了皱纹,一到冬天厚嘴唇就会裂开几个口子。”还有的学生说:“我的伯父是一个渔民。他的脸被海风吹得又黑又粗糙,像没有上釉的陶器。”也有的学生说:“我的奶奶是一个农民,头发全白了,额头上的皱纹像刀刻过一般,青筋暴绽的手上布满了老茧。”……学生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就会发散思维,涌现出不同的观点。这时,笔者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饱经风霜”的意思表述出来,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打通词语理解与生活的通道,关联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生活意义,从而实现了语文新课标所提倡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四、唤醒情感体验,发现词语意义
叶圣陶曾经指出,读书最要紧的就是获得经验的内化,换言之,也就是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来体验书本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饱含情感的美文,教师如果将这些丰富的情感运用在词语教学中,调动、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现词语的意义。
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郭林锡勒大草原》中有这样一段话:“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清亮”的含义,挖掘其中的情感意义,笔者做了这样的引导:想一想,草原河滩上的水,清得可以怎样?学生根据文本,认为“水清得可以将太阳的七彩光芒映出来”。笔者继续引导启发:你再仔细看看清水还可以是什么样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发现,认为“水清得可以看见小鱼小虾在游来游去地捉迷藏;水清得可以看见水草在摆动”。由此,学生的情感体验被激发出来,每个人都对“清亮”这个词语有了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有的认为“水清得像童话故事里的宝镜,可以映出蓝天的影子”,有的认为“水清得可以看见天上的小鸟在飞翔,看见白云的影子”。可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独特感受,可使学生对词语产生最接地气的理解,这就赋予了词语鲜活的情感意义,而不再是一个僵硬的注释。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语理解并不是查字典、抄写、背诵注释那么简单,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带领学生深入发现其中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