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羽茹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高中语文教学既承载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也承载着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用教育眼光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接受其熏陶与感染,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打下根基。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2-0016
孩子的终生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立足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课本,脚踏实地地做传统文化的传递者
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在梳理探究板块专门做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例如,必修一中关于汉字文化和对联文化的探究梳理,必修二中关于成语、修辞、姓氏的梳理探究、选修课本中关于先秦诸子百家文章的选读等。语文教师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做学生的示范者。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对教材中的这些文化,自己首先要做好一个梳理探究,查阅各种资料,然后再想着怎样把这些知识丰富有趣地传递给学生。教师不但要对教材中给出的文化现象了熟于心,更要对教材外的传统文化知识多多涉猎,让学生对教师能够“仰视”,从内心对教师充满无限的敬意。有时候,教师不妨“卖弄”一下学问,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果。
二、提升课堂教育艺术,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
一些学生看到“之乎者也”就会头脑发晕。其实,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提升教育艺术,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改变被动接受的地位,鼓励学生当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下去查阅资料,派代表上台梳理探究当堂所学的文化内容。在学习姓氏文化时,笔者让学生先查阅资料探究自己小组内成員的姓氏来源,再在全班进行整合,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荆轲刺秦王》《鸿门宴》《长恨歌》等著作时,学生把文章改编为课本剧进行演出,获得成功。在进行古诗词积累时,学生策划“中国古诗词”大赛,每一首诗词竟然还能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俨然一期综艺节目,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在学习《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含有名胜篇目时,学生能够自己制作课件,当起了小导游,给大家介绍历史名胜。
三、古诗词鉴赏中渗透传统文化
恰当地在诗词鉴赏中插入传统文化会收到意外效果。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学完诗歌,笔者出了一个讨论探究的题目:加入穿越回陶渊明所处的时代,面对相同的处境,你会如何选择?到底是“归隐”还是“做官”?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完后,有的人认为应该归隐,因为人要有骨气,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有人认为应该做官,因为归隐是一种逃避的做法,是懦弱的行为。这时笔者再总结:儒家知识分子信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陶渊明出士,说明了他对知识分子使命的认识;退守田园,保持本真,追求自由,并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如一,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遭遇“穷境”时高尚的道德情操观。水到渠成地传统文化教育自然让学生有所领悟。
四、以传统文化来拓展语文学习知识量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开展大语文教学,开阔学生眼界。学习一些经典篇目时,笔者把作者简介、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背景知识以及文学特色等,进行综合介绍,让学生感悟“历史与文学”的魅力,从而爱上古典文学。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笔者把关于《左传》的体例及相关知识,战争的背景等内容全部介绍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
五、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正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给人治病一样,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给人治“心”。“心”正人自直。让学生走正路,不走或少走弯路,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节日的机会不容忽视。比如春节前,学生自带笔墨纸张,进行一次书法和对联展示;端午节让学生介绍节日来历,诵读屈原诗文;中秋节,让学生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文,开展赏月品诗词实践课……这样把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思维自然地融入到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并获得美的享受。
六、结合学生的生活语言,让学生主动爱上传统文化
现在比较流行“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这句话。笔者在教授《蜀道难》这一课时,关于作者李白的介绍就融入了这句话,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一上课笔者就说:“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富二代”,他有钱有颜有才华还比我们大多数人都努力的人”。学生一下子就坐直了,等着下文。笔者乘机介绍李白的生平:家世:父亲是巨商;学历: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特长爱好: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与韩荆州书》 “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学生的目光全被吸引住了,接下来介绍李白的诗词风格、李白的诗词的地位,再来学习李白的诗词,学生已经可以很好地把握了。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首2500 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如今,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大量建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因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经发中学 7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