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晶 丁婉怡
[摘要]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给中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清晰的定位,也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新时代来了。高职教育推行社会服务职能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院校介入管理咨询行业,高职院校也渐渐走进管理咨询行业。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国内外开展管理咨询的状况,针对高职院校开展管理咨询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会服务;高职院校;管理咨询: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4-0018-02
高职院校除了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之外,更应当发挥它的社会服务功能,《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 - 2015)重点提出,应当大力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建设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基于管理咨询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讨。
一、管理咨询
管理咨询( Management Consulting)可以划分为传统的管理咨询及以微咨询、管理课程培训等细分析业务。国际管理咨询的权威机构国际理事会(ICMCI)定义管理咨询是具备资格的独立人员为公司及单位提供的服务。咨询的行为都是通过咨询公司提供丰富的知识、经验,基于组织提出要求深入组织,同时与组织的管理人员密切配合,运用科学的方法,查找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查找组织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指导组织推行改进方案,使其运行机制有所改善,最终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二、管理咨询知识转化之理论基础
管理咨询过程如何转化知识,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显得非常重要,关于组织内部知识管理转化的理论趋于成熟,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例如野中郁次郎,Hedlund,Szulanski等。他们基于不同的观点对知识转化进行研究,其中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应用相对比较广泛。该理论将知识划分为隐性部分和显性部分两大类,他认为,企业处在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组织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取决于企业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整合能力。
企业可以透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交互创造新知识,并且根据交互的四种形式,即社会化、外化、组合化与内化。在此基础上,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了著名的SECI模型,该模型包括隐性知识交互转化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通过外部明示转化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通过汇总组合成新的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通过内部提升成为到隐性,通过这四个程序进行知识转化。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交互转化模式主要产述组织内部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交互转化、外化、汇总组合和内部提华的四种形式,具体如图1所示。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西方管理咨询业的发展。西方管理咨询业最早出现在美国,1926年,一位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创立了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它的出現标志着国际管理咨询业的诞生。当然管理咨询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19世纪末,管理咨询主要着手解决的是生产管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到了80年代,管理咨询业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于咨询公司的咨询方式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管理咨询人员不再简单的提供咨询意见,而是帮助顾客实施咨询建议。发展到20世纪末,战略咨询的需求出现了大幅度地增长,战略规划已成为组织高层管理者的重点关注的问题。到了21世纪,管理咨询业开始将最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化的网络技术相融合,基于组织全局系统地为提供顾客提供相关的服务。
(二)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我国的管理咨询业是依照日本和欧美国家企业管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经验逐渐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管理咨询业先后经历了公办咨询时代与信息咨询时代。发展到90年代中期,境外的管理咨询人士大批量涌人国内市场,逐渐催生了我国的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国内的咨询业进入专业化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早期发展的成形的稳定的咨询公司,成为了目前中国咨询公司的主力。当然也有一部分国内管理公司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例如“汉普管理咨询”、“远卓战略”“北斗英才”“博通经纬”等咨询企业。
四、学校管理咨询研究
高等教育管理咨询早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当时美国高等教育状况接近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的状况。当时美国高校迅速发展,管理咨询业十分发达,当时高校管理咨询的主要项目包括评估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制定高等学校发展战略、改进管理制度、设置行政办公流程、组织学校间的国际合作等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有大批高等学校也相继开设了管理专业,高校教师一直从事外国先进管理理念的研究工作,对于前沿的理论非常了解,并且一直致力于探究将这一理论与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融合的管理模式。高等学校教师依照国家产、学、研一体化的要求深入企业,也掌握了企业的具体情况,因此以高等学校教师为主要成员组建的管理咨询公司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学校管理咨询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所重视,有效的学校管理咨询能帮助企业家解决管理中的难题。
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引企人校合作模式。该模式由企业出资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融教学与生产及培训于一体,这种方式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资源与企业的资源的共享,实训基地推行企业化生产运作模式,以生产为目的,同时兼顾教学以及企业生产。
(二)向企业注资模式。向企业注资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的另一种模式,由于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周期较长,这种形式的合作可以提高效率加快进度。该模式可以解决高职院校的实训问题,由学校向企业注资也可以降低投资风险,降低教育成本,降低了办学成本。
(三)校企合模式。学校与公司分别投入技术、资金与场地等生产要素,并另外注册一个新公司,双方共同通参与管理、共同参与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配利润,共同进行培育人才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此种类型的模式起点的较高,但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采用此种模式的也比较多。
(四)项目合作模式。学校凭借人才与专业的优势,设计企业中实际的项目,根据项目所涉及的知
识和领域,分析员工的岗位职责、根据员工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把项目划分为具体的任务,再把工作单元引入员 培养方案中,展开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单元的课程体系,进行校企合作,该模式比起前面几种,关系比较松散,项目完成后即可解除彼此之间的关系。
(五)交替学习模式。该模式将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一部分是学校的理论学习,由教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授,另一部分是学生到企业的实践学习,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模式。学习过程可以划分为前段理论学习,中段实践学习以及后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学习三部分构成。
当然,高职院校还有更多的校企合作模式,不管采用哪种模式,双方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找切人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六、管理咨询的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社会服务模仿本科院校的做法是不可行的,由管理咨询公司与高职院校合作,双方经过协议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承担高职院校的实习与实践工作。由咨询公司的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兼任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任务书开展实践教学。依据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力争安排学生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项目,处理一些基础的问卷调查工作,学生通过在项目组开展咨询工作,在的实践中学习项目管理与项目咨询,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共赢。这种形式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促进学以致用。同时也解决了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教学针对性不强,缺少实践环境等问题。学校可以与企业一起制定教学计划,企业会派设计师和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与教学评价。企业也可以在学校设立奖学金、设计定向班,培养复合型人才。
近期,教育部公开的数据,2016年职业教育投入的总教育经费共计4051亿元。中央财政为此投入近700亿元,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推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打造了一批骨干学校、骨干专业,培训了一批骨干师资力量。所以,基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把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到日程上来,这为中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给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所以,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进行管理咨询教学实践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基于管理咨询方法的校企合作模式应当能为高职院校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军.基于管理咨询方法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學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1(11).
[2]杨学明,何阿杜.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公司化模式实践探索基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司化模式运作模式服务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6 (12).
[3]赖茂生,李爱新.管理咨询过程的知识转化机理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64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