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2018-05-25 07:05柏怀雄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中政治师生关系课堂教学

柏怀雄

摘要:政治是一门生活的学科,它的内容经常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国的政治教学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老师应该首先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当然,老师应该更加关注时事政治,把课堂教学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老师应该优化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思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团结合作的关系,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师生关系

一、老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自身的专业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在师德上、学识水平上起表率作用。为此,笔者认为教师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从教以来我一直都很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总是千方百计挤时间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始终践行师德操守,并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二是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新课改以前,我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灌输法”,把知识强行塞给学生,这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新课改以后,我积极投身新课改的实践之中,先后经历了新课程通识培训、校本培训及初中老师文化业务考试,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走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这一切都得益于新课改的功劳,

二、改变观念。端正思想

政治课堂教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假如仅仅依靠理论教育很难达到育人的目的,特别是近年来中考政治实行开卷考试,许多老师都认为开卷考试即抄书,而在老师这一误区的影响下,大多数的学生也都认为政治考试即抄书,平时放松学习,考试时翻书抄书即可。因此,思想政治课对他们来讲是一门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的科目。于是课堂上学生们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老师上课没有激情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不可能把教学质量提高上去,面对这些不利的形势,我觉得,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首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即改变“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是“导入式”、“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新的教学模式。只有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的作用在于“导”,才能端正思想,消除误区,从而给自己也给学生寻找到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1.激发学习兴趣。政治学科说理性强,学生对直白的讲解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者加起来有94%。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粉笔、板书和黑板、讲解的单一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集中了声音、视频、图像、音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实现了视、听、形、声相结合的现代化的高效率教学方式。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由繁到简、由深变浅、由抽象变直观、由无声到有声、由文字到图象,从而达到深入浅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政治学科的魅力。

2.增大学习容量。多媒体整合了课内外学习信息,增加了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多媒体教学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繁重的语言任务和板书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对重点、难点进行突破,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知识联系,实现知识迁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

3.实现人机互动。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这种交互性可以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调节学习策略,上网查找资料,促进了学生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4.提倡学生质疑。学生“怪问”是“愉快教学法”,“茶馆式教学”过程中,极易碰到的情况。它是学生善于思考的结果闪耀着学生思维的火花,包含着追根究底,追求真知的热情。教师应把它看作是好事,不能斥之为奇谈怪论,要妥善对待。首先,教师对不便当堂回答的问题暂时不答,而把问题留给学生,促使学生去思考。此类问题,教师如果解答,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的,可能会影响课堂教学计划或者是教师需要查阅有关资料才能解答,可采用存疑待答法,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留下了探讨的悬念,也为教师更准确地解答赢得了时间。例如,在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从而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内容时,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战后日本在一片废墟上发展却那么快,相比之下中国却不如日本呢?”教师如果冷冷地说一句“不要东拉西扯”,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热情就会从此冷却,此是为师者之大忌。其次,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上内容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把问题还给学生,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讨论。在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时,学生可能会问“现在台湾当局”。并无通过“一国两制”实现两岸统一的意向,相反不时制造“台独”言论,做出损害两岸关系的行为。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为什么不通过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真正实现祖国的统一呢?对此,教师不回答是不行的,教師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作归纳。学生便能更深刻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极为复杂的一种智力活动,课堂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都要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科学、系统地学到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宗旨,否则,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初中政治师生关系课堂教学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