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5-25 06:07王娟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思维

王娟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和追问题的好习惯。

关键词:数学思维;民主和谐;创设情境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思维意识

在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中,学生可以安静、深入地思考,情感、动机、信念、意志等因素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特别是在学生的思考混乱不清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充满信心、乐于思考。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渐渐充满信心和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勤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

2.利用课程资源創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发展学生思维的情境,直接或间接地去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带着乐观的心情和自信投入到数学课堂氛围中。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笔者特意设计了下面的问题:

①展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化曲为直法)②一个硬纸板圆,用什么方法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滚动法)③怎样量出我们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测绳法)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反复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质疑一讨论一解疑的过程,在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识,思维得到了有效拓展。数学课上,在新知探究环节,教师不要急于把方法告诉学生,而要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领,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从而实现新知的自主构建。

笔者在执教《年、月、日》时,针对每个知识点,精心预设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比如,探究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笔者先设计“你说我猜”环节,学生报年份,老师判断该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教师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带着这份热情,对照2月份的月历完成表格填写,从而发现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就能很快地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年份和数字“4”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在学习新知时,如果教师都能恰当地引导分析、思考比较,那么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3.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课堂是讲练结合的过程,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材基础习题,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解题的基本技能,但为了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题技能,教师还应适当编设一些难易结合的课堂练习。如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笔者设计了层次递进的习题:

(1)基础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等式。

①5:10=4:8;②2:2.4=6:7.2

(2)变式题。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①2×60=5×24;⑦1.5×4=0.3×20

针对重点、难点,分层设计的基础题和变式练习,既内化了所学新知,又能让学生在有效的练习中感悟数学思想,提高思维能力。

4.借助直观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直接地告诉结论或法则,而是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总结并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教师通过直观的点子图引导学生把它转化为一位数乘法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让学生明白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写出用两位数乘的具体步骤。借助直观的点子图,把抽象的算理直观化,学生在分析算法的基础上明白计算的道理,不仅印象深刻,同时间接地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是抽象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中发展思维、彰显个性,突出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产生与发展既要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技巧,同时还要懂得一些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多样,教师要“因课制宜”,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才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思维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