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国
【关键词】数学理解;简洁;自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9-0043-03
笔者认为,数学概念、原理的产生和发展应该是合理的、自然的。数学教学宜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其数学概念的自然生长。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观课等实践,例谈在充分的数学理解基础上改进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
数学的发展史表明,许多数学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类比策略在数学教学中之所以能起作用,主要是因為某些数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研究已学过的概念属性,然后进行类比迁移得到新概念。
[案例1]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和符号表达式,并板书。然后提出下列问题。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1)1,2,3,4,5,…;(2)-1,1,-1,1,-1,…;(3)a,a,a,a,a,…;(4)1,2,4,8,16,…;(5)1,1×(1+r),1×(1+r)2,1×(1+r)3,1×(1+r)4,…(r≠-1)。
学生一般会准确回答出(1)(3)是,(2)(4)(5)不是。
教师擦去数列(1)(3),再次抛出问题:数列(2)(4)(5)有什么特点(规律)呢?
有了熟悉的概念作铺垫,学生很快找到“比是同一个常数”的特点。此时,教师再让数列(3)显现,学生中有的说符合这个特点,有的说不符合,互相争论后统一了看法:当a≠0时也符合。于是,等比数列概念的生成水到渠成。
接下来教师只要在原来的板书上稍作改动即可进入下一个环节——推导通项公式。仍然可以采用列表类比的方法。
教师可以稍作提示:在等差数列中,an=a1+(n-1)d=a1+d+d+…+d,这里共有(n-1)个d相加,那么与“+”对应的运算是什么?请同学们猜想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给出推导过程。
在教学了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和性质的后,再让学生通过类比学习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和性质,既可以使学生明确等比数列的学习方向和研究方法,又可以使数列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数列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中创设联系已有相似概念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方法获得新发现,并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这种做法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
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但为什么一些函数叫“偶”函数,而另一些函数叫“奇”函数的问题,即便在学生学完本概念后仍旧会盘旋在一些学生的脑海中。江苏省特级教师陶维林的教学值得我们学习。
[案例2]函数的奇偶性。[1]
陶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下面3个问题。
问题1 画一画下列函数的图象:y=x,y=x-1,y=x2,y=x3,y=x4。请你谈谈对这些图象的感受。
问题2 对于关于y轴(或原点)对称的图象,我们反思一下刚才的列表,有何规律?
问题3 用图形计算器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y=x5,y=x-2,y=x-3,y=x6,y=x7,给这些图象分分类?分类依据又是什么?
对这3个问题的解答,就是一个感受、发现函数数量关系和图形特征的过程。学生不难发现,一类幂指数为偶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很自然地就被叫作“偶函数”;另一类幂指数是奇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也很自然地就被叫作“奇函数”。这样,奇偶函数概念的由来就清晰明了了。虽然这样的教学仅仅在幂函数范畴内做了研究,并没有给出严谨的定义,但这样的做法让学生对奇偶函数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接下来根据列表画图的规律,抓住自变量互为相反数时,其函数值相等或互为相反数的特征,学生就能自主地给奇偶函数下严格的定义。可见,只要教师遵循认知规律,在“最近发展区”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教学中就能促进概念的自然生成。
有效的教学是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对数学的理解力,构建和发展数学概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案例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在学习这个定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共线向量定理”:共线的向量有无数多个,在“选定一个非零向量a”的前提下,其他向量b均可用a唯一表示,即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b=λa成立。这样,共线的所有向量的运算都可以转化为向量a的运算。基于此,提出下列问题。
问题1 如图1,向量b能否用向量a表示?为什么?
学生会直观地看出,因为向量a、b不符合共线定理的条件,所以不能表示。也就是说,不与向量a共线的向量是不能用来表示向量a的。一个向量“不够用”,那两个向量呢?
问题2 如图2,向量b能否用向量a和向量c表示?为什么?
学生同样会发现,由于向量a和向量c共线,事实上仍然不能表示向量b。由此可见,必须选择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才行。
问题3 如图3,将向量b用向量a和向量c线性表示出来。
问题4 任意向量m都可以用向量a和向量c(a与c不共线)线性表示吗?
对这个问题,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有的说,零向量不能;有的说,与向量c平行的不能;还有的说,当m
问题5 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a=λ1e1+λ2e2的表示法是唯一的吗?
如果学生回答不唯一,那么教师可以借助“反证法”利用共线定理,说明其唯一性。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课件,直观地演示“任意性”和“唯一性”。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引入”案例中,共线定理与基本定理是两条问题线,它们时而交汇,时而发散,在联系中完成新知识的构建。同时,学生理解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也可以深化对“共线向量定理”的认识。
无论是通过教具,还是利用信息技术,数学实验都能改变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学习方式。在数学实验中,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索、发现、归纳、概括等活动中完成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建构和完善。
[案例4]双曲线的渐近线。
圆和椭圆没有渐近线,到了双曲线怎么就“冒出”渐近线呢?根据两个实点、两个虚点,先画出对应的矩形,再画矩形的对角线,“看看这两条线,它跟双曲线有什么关系?”——这么教笔者总觉得不妥,一是结论直接告知,二是学生失去了很好的探究机会。有了几何画板,我们可以这样探究:
有学生发现,在第一象限双曲线向右上方无限伸展,且曲线逐渐“越来越直”。用什么方法體现这种“越来越”?学生思考后发现两种方法,一是将画图的定义域扩大,二是在几何画板中将“单位长1”拖小,呈现如图4。教师追问,这条线的方程是什么?
如果没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作为“最近发展区”,渐近线的“自然生成”是非常困难的。要实现这类数学概念的自然生成,一定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数学表达能力。除了真实的实验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等)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章建跃老师常说,“课堂教学中,‘自然的过程来源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认知过程的融合,具体表现为对数学概念、原理的不断归纳和概括的过程。”[2]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地理解数学,挖掘数学概念和原理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在教学设计中,以问题为载体,通过设计有效的活动,将凝结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思维活动打开,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使数学知识的“生成”更自然,更合理。
[1]陶维林.“函数的奇偶性”该怎么教[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3(11).
[2]章建跃.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