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华 王海彤
[摘要]建设我国特色主义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未来动力就是我国现如今的大学生,因此,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要进行大量的宣传,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加强全体大学生的凝聚力,宣扬团结奋斗的积极思想,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国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現实选择。新媒体的兴起为教育者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教育方式和新的挑战。教育者应合理运用新媒体所带来的全新信息传播渠道,推动课程改革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发展方向,合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所在,使其成为高效传播的新渠道,积极在大学生群体中增强影响力。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1-0053-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践行主体既包括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自从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来,用较为凝练的24个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角度概括了基本内容。从此在我国社会各地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人们对其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所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实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期待。最近,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一则《意见》,在这份意见中主要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共青团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如此也对我国高校群体中的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现如今由于新媒体技术影响力逐渐加深,传播也有了新的渠道,也增强传播效果。共青团要求熟练掌握在校园中使用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合理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所在,是各大高校科技人员和教育者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较传统传播途径的新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不断飞跃,新媒体这一新兴词汇出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是一种全新的宣传方式。传统传播媒体的载体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媒体等。而新媒体是以手机、计算机以及其他移动网络设备为信息接收终端的新型数字化媒体。现如今,我国有关的高校纷纷开设了有关新媒体的专业课程,可见我国教育部紧跟我国的大方向,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了坚定的人才基础。
(一)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
去中心化这一词汇来源于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原理,含义是大自然的演化没有恒定中心,而在互联网范畴里,去中心化是网络蓬勃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简单来说,传统媒体是运用“一对一”、“一对多”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经由媒体这一信息中心,来将新闻、广告、文化娱乐消息传递到社会群体之中,这就是信息的中心化。而新媒体的去中心化使得消息的传递途径变为“多对多”模式,即使用互联网的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数码设备客户端传播信息和接收信息,对以前的单一的传播渠道进行改变,从此打破时空的界限。互联网继续发展所要面临的则是再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去作为新的传播者传递信息,同时带有各种各样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资料,导致网络平台上的资料繁杂。正确的、虚假的、合法的、违法的信息会随时随地出现在网络上,这时就会需要一些人来整理信息、甄选信息,这样将信息整理过滤就是互联网的再中心化。比如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和“自媒体”等就是互联网再中心化的一种传播形式。”自媒体“和运营“公众号”的这一类人群,广泛搜集互联网当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之后,推送给关注他们的人群。
(二)互动化
互动性也是新媒体的突出特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我们,难以与传统媒体进行良好的沟通,但是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限制。使用互联网的群众既是使用者又是信息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现如今主流的新媒体平台主要包含有博客空间,平台论坛,以及网络数字电视,微博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例如说QQ,微信等。基于新媒体的互动化人们可以在浏览信息的同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较传统的媒体传播最突出的特点,由“灌输式”改为“互动式”。人们利用互动平台充分体现了个人自主性,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分类查看资讯,不必经过他人允许发表自己的思考。
(三)随时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7.5亿,并且这样的数据还在以快速的速度增加,仅仅在半年内,我国的网民数量就增加了2000万人。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亿,手机上网的使用率超过96%。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手机因为其方便移动性成为了第一大终端设备。手机具有很强的可携带性,因此当人们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在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之下,都可以用手机浏览资讯,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在不断地增加,由此传统媒体的弊端也会凸显得越来越明显。由于传统传播媒体在发布信息之前会经过一系列收集、筛选、整理等过程,耗费的人力较多和时间较长,当信息由广播、报刊或电视等媒介定时定点发布出来时,新闻消息已经过了它的“新鲜期”。身处当下网络通讯传播飞速时代的我们,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来搜索和获取资讯,信息的传播速度在此时达到了最大化。
二、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I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中国青少年网民的规模数量就已超过2.8亿。大学生用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超过40%。而手机上网的使用率高达90%。当代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逐步成型的阶段,大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体的一类庞大人群,他们的价值观正随着大量信息的涌人而受到冲击。价值观是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进行观察。从好的一方面来说,他们寻找各种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这样可以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坏的另一方面来说,网上的信息具有繁杂性,当青少年还不足以明辨是非时,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引诱。而大学生正是青少年中对各种信息最为敏感的一类人群,也是新媒体的主要接受者和传播者。在新媒体海量信息的环境下,学生自主搜索讯息来丰富自己,为自己即将步入社会补充身为社会一员必备的知识储备。通过平台上的交流与互动,每个大学生能够完全张扬自己的个性,信息的多样化同时也造就了价值观的多样性。
(二)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价值观误导
在新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旁人无法准确知晓发言人是谁,因此这种隐蔽性更加激发了某些不良分子的欲望,这也导致了新媒体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会有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散布不實谣言误导人心,西方的激进分子也会藏身于互联网之下,大肆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意识形态等。在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下,有时候会导致大学生是非观模糊,特别是现如今网上盛行的物质消费主义等,它引诱大学生沉迷各种物质享受,在各种形式的诱惑下,部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于道德的看法,理想信仰开始变得更加迷茫,价值观混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得到削弱,对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一定阻碍。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新媒体盛行的如今,我们正面临着各种文化上的侵略,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的严峻挑战。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途径
(一)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到2017年6月,公共服务领域内的新媒体用户数量增加,其中在线教育得到蓬勃的发展,市场规模已超过1.4个亿。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学的传播途径不仅仅处于当面的书本交流,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的主流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各个部门要着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面对现在良莠不齐的网络现状,需要积极正确地引导网络上的焦点所在。使新媒体成为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流平台。特别是对于各大高校校园运营管理人员来说,要积极传播健康的资讯,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同时也要让学生对于校园文化有自豪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大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创新过程中,不仅可以打造一个有深度的媒体平台,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二)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选用去中心的互动机制可以彻底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大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交流方式,在自由的状态下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由此可以让大学生有主人翁的感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互动方式也能够促进大学生正确的的价值观形成。但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各种享乐主义的隐性宣传随处可见,这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偏向功利化,这样的现象应当值得我们警惕。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有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从而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影响与引导学生到积极的方向中去,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使学生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并以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约束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三)加强实践走出校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人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是当下思政教育者纷纷践行的目标,而社会实践可以更好地将理念进行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慰问福利院等健康向上的团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品格,又可以摆脱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手机依赖症”这一负面困扰。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多种快速传播方式,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布视频、照片和文字,大力宣传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和收获。在进行社会实践时,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创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郑萌萌.基于新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2]崔雪莲.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5.
[3]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1608/t20160812_54425.htm/2016-08-12/2017-08-20.
[4]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0170803_69444.htm/2017-08-03/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