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求职面试话语中权势关系的构建*

2018-05-25 11:52邓慧芬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克劳面试官福柯

邓慧芬

批评话语分析是用来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根据费尔克劳(F airclough)的理论,权力是反映或隐藏在日常话语或社会语篇实践中的[1]。求职面试话语因其自身的特点属于社会语篇。现采用费尔克劳的三维框架作为分析工具,探讨求职面试双方在话语控制权中的相互关系。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在面试话语中,求职者与被求职者之间存着一种不对称的权势关系,即面试官比求职者有更多权力控制话语权。为证实以上假设,讨论3个问题:在面试话语中是否有任何的互动控制的迹象?如果有,他们如何通过相互控制来建构权力关系?为什么面试官有能力控制互动?

一、话语与话语权力

以费尔克劳等人为代表的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权力关系,试图通过分析各种语言现象以揭示其背后隐藏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受法国哲学家福柯思想的影响,费尔克劳认为权力是反映或隐藏在日常话语或社会机构语篇实践中的。福柯认为,权力无所不在,权力蕴含在话语之中,权力是话语运作的无所不在的支配力量。哪里有话语,哪里就有权力。权力遍布社会实践的各个角落,权力的持有者通过话语实践来实施巩固他们的权力[2]。福柯指出,话语生产总是依据一定的程序,受到暗中的系统控制、挑选与分配,由于权力的隐秘操纵,话语名为表意系统,实则一种强加于人的“暴力”[2]。

福柯还认为,权力与知识密不可分。知识是权力的预设,而话语则是知识的表征。“权力制造知识,若不建立一个知识场,就不可能出现与之相应的权力关系。若不预设权力关系,也不会产生任何知识”。[3]比如,医患话语中,医生因其有更多的医学知识比病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课堂话语中,教师有更多专业知识因而比学生拥有更多话语权。话语就是一种社会实践,知识和权力植根于这种社会实践。这表明,当分析面试、医患、师生话语中的权力时,应该考虑话语实践的机构、场所,这些机构、场所就是福柯所说的“知识场”。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强调了话语中的象征性权力,认为语言符号系统是一套象征性统治工具。根据他的理论,权力就是资本(经济、文化和社会)象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已经被社会参与者内化成一种社会实践。但这种资本权力只属于社会机构或组织,而不属于个人[4]。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强势的个人,如医生、教授、面试官和法官等等实际上是代表某些特定的机构行使机构的话语权力。

二、分析工具

本研究语料选自一段能深刻反映权力关系构建的机构性求职面试视频。面试官是毕马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区的一名有经验的人力资源人士,正面试一名应届毕业生。视频持续时长为6分8秒。采用Jefferson(1979)的转写工具将视频口语原始话语转写成文本。

费尔克劳的三维框架被用于分析越来越多的机构话语,如医患、面试和法庭话语等,在人们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探讨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时,最有力的分析工具是他的交互性话语控制理论,包括话轮的分配、选择、话题的改变和交互控制的开始和结束等等[4]。本研究主要讨论话轮转换与主题控制对话语权力建构的影响。

三、求职面试中话语权力关系的实例分析

(一)话轮

Sackset al(1978:12)提出一套机构话语话轮规则:(1)如果在这个话轮中,当前说话者选择了下一说话者,那么选定的说话者有权而且必须接下去说话;(2)如果当前说话者没有选择下一说话者,那么其他会话参与者可以自选下一说话者;(3)如果当前说话者没有选择下一说话者,其他会话者也没有自选,那么当前说话者可以继续说下去,直到有人自选为止。很显然,根据该规则话语参与者在话语中的话轮分配应该是平等的,他们都有权选择发起或回应会话。而实际上,在求职面试话语中,面试双方虽在话轮中语速平稳、语言流畅,但在话轮分配中体现出极大的不平等。以下是对该语料的文本分析。

情景1:前一问题的补充。这种现象是由于求职者和面试官之间不对等的社会地位造成的,求职者处于相对较低的权势位置,对面试官的提出的问题只能做出积极的回应,对面试官的话语打断只能表示接受,否则会被认为是粗鲁和无礼从而在面试中处于被动地位。

情景2:

面试官通过选择求职者回答她提出的问题来继续他们的谈话,话语控制权牢牢掌握在面试官手中。这些问题属于是非题类型,这样求职者只需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发现甚至当求职者想增加更多语言来强化其回答时,面试官总是插入另一问题来打断求职者对

转写符号“ ”代表话轮重叠。重叠是指下一个说话人稍微超前抢过话题并开始发话。即下一个说话人不是等正在说话的人把话讲完之后马上接过话轮,而是在说话人即将结束时就开始说话,与前面的说话人有些重叠。在这里,面试官的话语总是跟求职者的话语重叠。不需要等待求职者回答完毕就可以通过打断求职者来选择一个新的话轮,从而取得在面试中的主动权,而求职者为了获得面试机会,不敢也不愿打断面试官,抢夺面试官的话轮,这充分体现了话语权力在面试官和求职者的不平等分配。

从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面试话语中话轮体系的基本特点,话轮没有按照S ac k s提出的三个原则运行,而是更多地接近F airclough观察到的规则:(1)有权的一方可以选择没权的一方,反之不行;(2)有权的一方可以自我选择,而没权的一方不行。[5]

(二)主题控制

本研究语料中有3种主题都被面试官控制着。

第一种主题是面试前日常话题,包括问候、介绍面试规则、求职者自我介绍等等。面试官通过提问求职者“Talk about yourself?”“What do youknow about KPMG?”等问题来获取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这些问题是面试官为了面试的顺利进行预先设计好的,而求职者只能接着话轮完成对话而不能改变主题,如果求职者选择改变主题,则会被认为是无礼和傲慢。

第二种主要涉及面试简历中的信息,一般能突出求职者一些闪光点的话题。面试官已经很熟悉求职者的简历内容,更重要的是,主题的选择和限制都由面试官控制,就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对求职者提问。

第三种是由进行中的话题派生出来的新话题,面试官如果对求职者的某一方面很感兴趣,就会自发地问一些相关问题以获得更多信息来了解求职者。

情景3:

Interviewer: Which one is your favorite?

Interviewee: U:m- management consultancy

Interviewer: Management consultancy. Wow!Why?

求职者正在回答第一个问题,面试官采用重复求职者回答的部分内容立即打断说话者而插入新的问题,语气词“w o w”表明面试官对求职者回答管理咨询这一块很感兴趣,所以接着就问求职者为什么喜欢管理咨询。整个对话通过面试官选择她感兴趣的关于求职者的信息而被面试官控制着。

综上所述,面试官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控制了面试:一种是由面试官预先设定提出一个新问题,另一种是面试官通过打断求职者的回答有选择性地提出其他问题。

根据福柯观点,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知识场中知识的分配不均。作为一个机构语篇实践,面试就是知识场,有它特有的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如应聘者的自我介绍、面试官的主动提问、求职者的被动但合作回答等等。毫无疑问,这就是面试官权力实践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实际上就是权力,是求职者无法拥有的。在这种“机构语境”下,话语背后的基本事实是:如果应聘者与面试官不合作,或不能给一个满意的答案,那么他可能被面试官即“公司”拒绝。

通过分析求职面试话语话轮转换和主题控制,笔者发现,其话轮分配、话轮类型和主题已经预先规定。在求职会话中,面试官通过指定下一个说话者,或者打断下一个说话者从而提出新的问题以便控制互动对话。在面试中,面试官比求职者有更强的交互性控制。一方面,面试官是有权势的参与者,可以控制或改变话题而无须获得求职者的许可;另一方面,求职者是非权势方,只能配合遵循话轮并回答面试官所提出的问题。前者的强势不是因为有独裁的性格,而是其身后的社会制度即公司所赋予的社会身份,即面试官代表了公司,有权力可以决定求职者的命运,这是布迪厄所说的“象征性权力”[4]。在整个面试过程中,权力通过语言行为得以实现,同时语言行为也构建和维护着权力。

[1]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and New York: Longman,1989.

[2]Foucault, M.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and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M].New York: PantheonBooks,1972.

[3]Foucault, M.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the Prison[M].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7.

[4]Bourdieu, P.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London: Polity Press,1991.

[5]Fairclough, 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2.

猜你喜欢
克劳面试官福柯
外星人咕咚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外星人咕咚
外星人咕咚
耿 直
外星人咕咚
耿 直
主体的黄昏:福柯视觉理论中的镜子与画
应聘
我是小小面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