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香
摘要:好读书,读好书,阅读是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获取知识的能力高低。阅读并非用眼看或是用嘴读,而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收获知识,捕获情感,激发共鸣,甚至是解开心结。优秀的阅读素养,如分析、推理和判断,以及抽象和概括,锻炼了思维能力,对智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立足文本,围绕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提供几点思路。
关键词:文本;阅读;素养;思考;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080-01
良好的阅读素养是后天培养的,并且是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教师作为学生的阅读领导者,要对学生的阅读过程有足够的观察和细致的了解,发现他们的弱势,知道从哪一角度继续展开教学。阅读习惯很难是完全一致的,应该体现个性化。教师要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个性化教学,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逐步提高,作用于语文的其它方面学习,这就是阅读的魅力,也是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出发点,具体的教学实践如下:
1.激发阅读兴趣,立足文本,奠定阅读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语文阅读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因为学生会因为兴趣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书籍,又会继续加强兴趣或是弱化某方面。因此强调阅读习惯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培养阅读兴趣,而且是积极的、正确的阅读兴趣,还要体现广泛性。兴趣能够让人更容易地进入阅读状态,产生源源不断的热情,积极参与,即使在受到外界打扰时,也会因为兴趣而拒绝诱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般会从讲故事入手,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代入到文本中,并且产生一种继续阅读的冲动和期待,这就是最佳的阅读动力。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设置悬念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引导方法。如在学习《松鼠》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讲述一个与松鼠有关的小故事,向学生展示松鼠的图片,请学生来说一说小松鼠给你我们的特点?然后邀请学生一起进入教材中,去阅读和了解文章中的松鼠特征是什么。除了设置悬念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并产生感悟,随着这些情感的增多,他们就更愿意接触一些人文类的事物,也会产生联想,自然兴趣提高。启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书中的情境和现实联系起来,如《黄果树听瀑》,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黄果树瀑布动态地呈现,让人身临其境,体会瀑布的"声"和"形,产生遐想,自然对阅读也就越发有种"钻劲儿"。
2.凸显学生主体,立足文本,尊重其阅读所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基础、经历、情感的不同,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感悟也就不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去统一学生的认识,告诉他们"标准答案",这样就将阅读这项个性化的活动变成了一种硬性的要求,失去了很多快乐的色彩。体现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要点。特别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是他们自己思考所得,这是一种收获,别人无法替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这样思考的机会,而不是用统一答案来约束他们,看似走了捷径,实则是低效果的。在阅读教学中,积极让学生参与进来,思考在教师讲解之前,先去和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甚至是思想上的交流,才能产生感悟。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去回答从这篇文章中学习到什么,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蔺相如是一个以大局为重的人",有的会说:"蔺相如对待朋友胸怀宽。"有的则说:"表达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学生的这些理解虽然不够全面,但是却说明他们认真阅读并积极思考了,只不过大家理解分析的角度不同,代表了他们的想法,教师可以从这些角度上反思学生的想法,体现了怎样的阅读心理。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回答蔺相如为什么和廉颇不和?廉颇是怎样对大家说的?蔺相如真的象廉颇说的那样吗?如果你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做等等,渐渐的学生的思想会更加清晰,找出很多论点反驳廉颇的话。然后教师可以请学生们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劝劝廉颇。也可以将这一过程运用情景剧的方式表演出来。尊重学生阅读所得,只要是他们想到的,就是阅读财富,也应该被记录,被探討。而且教师越是认真地对待学生的答案,学生就会越兴奋,更乐于描述。这一点也被笔者在教学中得到证实,特别是一些阅读习惯不好,喜欢走神的学生,教师越是信任他们,越是喜欢听他们的分享,他们会越是乐于"钻"进去,去想、去读。
3.与生活相关联,立足文本,寻找结合点
写作灵感多是来源于生活,哪怕是虚构的,也总会在现实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挖掘这些情境,更要懂得如何创设,如何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也让学生产生相同的体验,从而更积极地去阅读。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更加深理解。
4.以写作为支撑,立足文本,更回归文本
立足文本,展开阅读教学,最终还要回归文本,体现语文学习的"循环往复",这样才是科学的。阅读的最终结果不是我读懂某一篇文章,而更应该是我理解了哪些知识,认识到了哪些情感,拓展了哪方面的视野等等。以写作为支撑,将阅读感悟记录下来,这不仅是一种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更是一种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与象共舞》时,很多学生对于泰国并不熟悉,但是这篇课文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学生了解这个国家以及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情景。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动物园的大象来逐渐介入,让学生围绕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写作,如大象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性格等等,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泰国的资料,以"我是小导游"为主线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泰国的风土民俗和泰国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并与其他同学和老师分享。体验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5.结束总之,立足文本,从真实的教学案例出发,本文笔者分析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主要从兴趣培养、主体阅读、落脚生活、联系写作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长久坚持和不断训练,定能实现快乐阅读。
参考文献:
[1] 洪志玲. 立足文本,挖掘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途径的思考[J]. 成才之路, 2011(8):63-63.
[2]曹燕玲. 立足文本 提升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之我见[J]. 考试周刊, 2017(33).
[3]徐淑艳.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语用能力--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J]. 小学教学研究, 2015(14):28-29.
[4]曹月霞.阅读教学环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