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教学中的恐惧心理与预防策略

2018-05-24 10:21李蕾王继文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

李蕾 王继文

【摘 要】本文先从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分析攀岩中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再论述训练攀岩心理和注意力、让攀岩者自身进行心理调节、让攀岩学者更好地掌握攀岩技术等预防攀岩恐惧心理的策略。

【关键词】攀岩教学 恐惧心理 預防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166-02

攀岩,作为登山运动的一种,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众多学生的喜爱。攀岩是一项对手力和脚力的控制的锻炼,在攀岩过程中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手和脚的力量,因为它是通过手力和脚力控制整个身体的平衡来攀登。攀岩与登山不同,攀岩是在一些由岩石所组成的峭壁和人工修建的一些峭壁上攀登。随着学习攀岩的人数的增多,出现的教学问题也随之增多。而这些问题中,预防攀岩者的恐惧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攀岩教学中的恐惧心理的调整非常重要,这种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攀岩者的生命安全。在攀岩教学中应多方面地展开克服恐惧心理的课程训练,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让更多的学生在攀岩的时候掌握更加安全的攀岩方式,使攀岩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意义。

一、攀岩中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

(一)自身因素。很多学生因为平时的学习压力大,任务繁多,身心得不到更好的释放,于是选择一些耗费体力的运动项目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让身体得到放松。在这类学生中,表现较为明显的就是焦虑心理,这种心理可能很多人都有,但是作为攀岩者,如果焦虑心理过于严重,会对攀岩带来一定的影响,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达不到选择攀岩来放松身心的目的。而且,攀岩对攀岩者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它需要攀岩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突发问题时能够镇定地面对,因此克服焦虑心理很重要。另一个自身因素就是恐高,当这些恐高攀岩者攀岩到一定的高度时,就会产生反应,会造成严重的恐惧心理,严重的可能会影响攀岩者的生命安全。

(二)环境因素。高山、峭壁或者大峡谷等一些海拔较高的地方,是攀岩运动最集中的展开点,这些地方大多是天然形成的,就像旅游景点一样。这些天然形成的地方,即使是做到了安全防患,也不能预防意外的发生,岩石脱落、地形变化等因素都是影响攀岩者攀岩的因素。这些不确定的外在因素,是人为改变不了的,它不受人为的控制。

二、攀岩教学中恐惧心理的预防策略

为了更好地预防攀岩中的恐惧心理,预防训练必不可少,这种训练分为四个方面。

(一)攀岩心理的训练。让攀岩者在攀岩训练的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接受老师的训练,通过不同于平时的训练手段和方式,让攀岩者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控制自己的恐惧心理。

(二)攀岩者注意力的训练。注意力的训练,是让攀岩者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地关注于一个目标,不因为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导致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攀岩者在通过难度较高的目标时,能够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才能更加有效率地完成高难度动作。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方法有很多,比如口令法:当老师发出口令时,攀岩者能够放下手上的工作,去执行老师的口令,迫使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这种方法,执行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在 3 分钟左右。

(三)让攀岩者进行心理调节。攀岩者恐惧心理的产生,主要是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差,当攀岩者受到自身因素或者环境因素等影响时,对自身的心理不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调节。而攀岩时,会有很多因素引发攀岩者的恐惧心理,让攀岩者对攀岩失去信心与耐心,并且产生恐惧心理,很可能让攀岩者从此与攀岩失之交臂。对攀岩者进行恐惧心理调节时,首先要找到攀岩者恐惧的原因,即是什么刺激了攀岩者导致恐惧心理的产生,对于调节攀岩者的恐惧心理至关重要,根据攀岩者恐惧心理的来源,对症下药,让攀岩者克服内心的恐惧,正确认识攀岩的意义。对于心理障碍的调节,在平时的攀岩训练时,要更多地让攀岩者产生对保护者的信任,让攀岩保护者与攀岩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真正信任对方。针对攀岩者对攀岩场地的不熟悉所造成的心理恐惧,攀岩教学人员在平时的训练时应该安排一些相关的课程,让攀岩学习者充分了解攀岩可能出现的环境因素。

(四)让攀岩学者更好地掌握攀岩技术。在攀岩技术的训练方面,表象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运动表象进行训练,即在进行攀岩训练之前,要让学习者充分地发挥攀岩技术要领方面的想象,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一定的攀岩技术痕迹,最后通过在攀岩中的实际操作,让存留在大脑皮层的攀岩技术得到激发,使攀岩中的动作能够更好地完成。通过在攀岩中对技术的应用,(下转第168页)(上接第166页)能够做到对攀岩技术动作的巩固,加深在脑海中的印象。这样一来,如果在实际攀岩中动作出现错误,也能够在脑海中回忆然后纠正错误的动作,能够有效地避免在下次攀岩中出现错误。针对在攀岩训练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错误,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模拟通过某一支点的动作,并根据自己在攀岩课程中学到的内容和自身的经验,对动作进行修正和完善,知道能够在脑海中完成攀岩的整个过程。通过表象训练,不仅能够帮助攀岩者更好地完成每次攀岩任务,而且有利于攀岩者智力和记忆力的开发。

总的来说,攀岩是一项十分锻炼人的健身运动,但具有一定的危险,攀岩学习者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恐惧心理的预防,并学习一些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避免自己在产生恐惧心理时不知所措,让自己远离危险,达到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京主.在功能性体能训练基础上的高校攀岩技术教学训练分析[J].亚太教育,2015(25)

[2]孙京主.攀岩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

[3]李 岩.高校体育中攀岩运动教学的运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

[4]许 江.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公共体育攀岩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J].武术研究,2015(8)

[5]詹嘉文.浅析户外攀岩运动中的身体形态以及身体机能因素[J].中学生物教学,2015(22)

[6]李正茂.通识教育视域下普通高校攀岩教学的发展路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12)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
学生跨栏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怎样帮助农村小学生克服口语交流的恐惧心理
故事情境式体验设计在儿童输液产品中的应用
关于女子体操恐惧心理的产生与对策
跨栏跑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强化学员心理,优化游泳教学
浅析恐惧心理对学生体操动作技术形成的影响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