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职模具专业学生评价体系的探讨

2018-05-24 10:21梁庆波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模具专业评价体系中职学校

梁庆波

【摘 要】本文根据模具行业对模具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教学体系,从日常规范管理体制、能力评价体系、知识评价体系三方面探讨中职模具专业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期培养能够全面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模具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 模具专业 评价体系 构建 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79-02

在我国模具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模具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以及较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能够全面适应模具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各项工作提出的实际需求。要想培养出能够全面适应社会、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模具人才,学校必须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特别是在教学评价上应不断创新和深入研究。

一、注重日常规范管理体制的构建

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日常规范管理体制应以校纪校规为总指导,联系中职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着重从学校、班级两个层面来进行管理制度、班级纪律的制订,以此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做出更科学的评价和更合理的约束,如《模具专业二班级规章制度》;并通过百分制、教师测评以及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对学生日常行为做出更全面、客观的评价指导,在规范学生各项言行举止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和拓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适应能力,逐渐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在具体落实中,可以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作息时间,也就是学生是否按时上下课,能否始终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二是卫生观念,简单来讲即是否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以及日常班级劳动的参与情况等;三是文明礼貌,着重考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与教师、同学之间能否做到良好的沟通和相处,以及是否存在上网等不良行为,在不同场合能否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其次,评价指标应采用百分制,这一部分总分为 20 分,低于 12 分者则视为不及格;在 12 到 16 分之间则为良好,而 12 分到 20 分之间则视为优秀,此外,结合学生日常表现还可以设置加减分环节。

二、强化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能力评价着重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中职学校可以从专业技能、创新思维,社会实践与优势特点等方面,通过有机整合,采取定性、定量的方式全方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

专业技能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等级考核、不同技能大赛的整体成绩来实现定量、定性评价。比如,学校可以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模具制造工、钳工等方面的职业技能考证,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将其比赛成绩与日常成绩考核相挂钩,进而在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为教学评价提供有力参考;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内容,可以侧重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训、活动的表现情况,以及顶岗实习中获得的成长、具体实践情况等方面来完成考评;创新思维与优势特点方面,应将考评重点放在学生在文学、体育以及艺术等一系列竞赛活动中的表现、获奖情况上完成评价。总之,对中职模具专业的学生而言,光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未来的就业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将自身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从不同层面来挖掘、拓展自身的学习潜能,通过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技能比赛来积累更多的操作经验,也在此過程中学习到更多从课堂、专业教师那里学不到的知识信息,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重视知识评价体系的构建完善

对于知识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职学校可以着重从文化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三个方面来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首先,在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方面。前者主要是指除模具专业理论课程之外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如《事业道德与法律》等比较常见的文化课程;而后者则主要是指《模具制造工艺学》等与模具专业有着密切联系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着重从过程性、结果性两个层面进行评价:一方面,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掌握程度的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与方式以及日常表现,以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来评估学生的日常考核、课堂表现与课外作业。评价内容主要有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程度、笔记记录的认真及完整程度等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知识理解与熟练应用程度,等等。比如,在课堂表现方面,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能自觉约束(下转第83页)(上接第79页)自身各项学习行为,能够积极主动与师生进行活动交流的学生评价为优;而在课堂学习中一直处于散漫状态,且经常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学生评价为差。对于作业表现方面,字迹清晰、公正,且能够按时、独立认真完成的学生以优评价,而经常照搬照抄、不及时上交作业的学生以差评价。另一方面,结果性评价的实施主要指一学期结束后,对某一单元、某一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对此,可以采用百分制来落实各项结果性评价,比如,针对《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中等复杂模具工作零件进行相应的操作以考查学生对数控编程、工艺设计的掌握程度,其中,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占评价的 60%,知识消化占 20%,分析、探究的认真程度占 20%,充分体现结果性评价的科学合理性。

其次,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实践课程作为模具专业教学的主体与核心,其实际授课效果的高低会对学生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有直接的影响,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对此,中职学校应从安全规范意识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方面来完成对学生的考查评价。一是,安全规范意识的考查重点主要是学生在进入实训车间后,能否具备良好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能否落实好各项安全准备工作。可以着重从安全工作守则的学习、自我安全准备工作的开展以及实践操作中安全意识的表现来完成考查;二是,模具制造能力的考查主要考查模具钳工、装配基本素养以及线切割、电火花机床等加工设备的自主操作;三是,操作车、磨、钻等通用机床的实践能力以及简单模具的自主制造的考查;四是,模具设计能力主要从学生能否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准确、灵活地运用于实践操作中,以及是否能熟练运用各类软件来完成相应模具的绘图、数控编程来进行考查。

综上所述,在现代模具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对相关从业人才,不论是专业知识、现代技术的掌握应用上,还是自我发展上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不断优化对模具专业学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增强评价指导效果,才能真正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就业发展需求,真正培养出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 杨.中职模具专业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

[2]陈海波.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的构建——以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5(44)

[3]陈海波.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5(3)

[4]覃业刚,程代远,谢朝辉,等.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中职学生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3(27)

[5]孙冬英.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6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模具专业评价体系中职学校
微课在模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德育工作浅谈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逆向工程技术在高职模具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职模具专业技能竞赛实践及反思
浅析高职模具专业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