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调研

2018-05-21 08:46邱雪茹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研究

邱雪茹

摘要: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了解把握区域产业对人才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无缝对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此调研报告的目的。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研究

一、调研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共有19家企业、2所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25名,发出问卷115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回收有效率100%;访谈25人次。

从员工招聘看:企业员工招聘程序越来越规范,主要通人才市场招聘和与进职业学校选聘,企业管理人员普遍认为职业学校选聘的人才质量较高、有上进心。企业进校选聘员工方式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

从企业岗位需求看:区内企业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产业。岗位人才数量需求主要集中在生产线、机械操作手、配送等。其中生产线人员需求占45%,机械操作手占20%、配送站25%、其他类占10%。

从产业人才素质要求看:集成电路产业生产线需要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机械操作手需要电子、数控等专业知识;电子商务需要计算机文字处理、网页设计与维护、沟通技巧、吃苦耐劳等综合能力;绿色食品级加工需要无菌观念强、有耐心、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年龄结构看:19家企业页数对员工的年龄结构情况都做了详细回答。其中需要20-35岁约占57%,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电子商务两个产业;35-45岁约占28%,主要集中在绿色食品加工、职能制造、生态塑料等产业;45岁以上的约占15%,主要集中在生态塑料、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

从学历层次看:大学本科以上约占8%,主要集中在中高级管理、研发中心、法律服务等岗位;专科约占13%,主要集中在管理层、质检等岗位;高中(中职)约占42%,分布在小组管理、中高级管理人才储备库、创新研发团队及技术性较强的岗位;高中以下约占37%,主要分布在生产线。中职学历在企业员工中的比例较高,反映出企业对中职学生比较认可,平伟实业的胡总告诉我们:之所以将一条生产线外包给梁平职教中心,一是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职业素养较高;二是中职学生的期望值、渴求成功的欲望没有大学生高,岗位较为稳定;三是中职学生有专劲儿、可塑性强。

从薪酬需求看:大学以上学历年薪要求10万元以上,专科学历要求月薪5000元以上,高中(中职)月薪3000元左右,高中以下月薪2000元以上。

从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学生素养看:企业比较注重员工的爱岗敬业、操作技能、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沟通能力、执行能力。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操作技能、学习沟通能力比较看重,能够形成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企业文化。

从校企合作现状看:职业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单位35家、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8家、校内实训基地12个、校外实训基地26个。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职业学校积极与各产业集群企业对接,建立合作机制。企业派技术骨干到职业学校兼职授课、教授实战技能,将学校的理论实践化;学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到企业跟岗实习,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实践技能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理解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技术技能,教师将企业的管理文化、技术技能关键要素待回学校,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学能以只用的信心,缩短学生毕业后带企业的适应期。

调研显示:

一是产业结构转型,职业学校毕业生成为企业主力军。区内产业规划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技能技术的产业。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年龄结构、个性爱好、所学专业技能技术减少了企业培训成本和缩短适应岗位时间,能很快给企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平伟实业的生产线外包、天农八部、3158是很好的事例)。

二是产业规划,符合职业学生兴趣爱好。区内产业规划大部分属于高新产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契合现在职业学校学生敢于创新的个性特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抱团进行创新专研,提高工作效益。

三是特殊时代特点,决定职业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当代职业学校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弄潮儿,他们热衷于用智慧创造财富,追求用最短的时间创造尽可能高的劳动效益。部分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积累一定的行业工作经验后,选择自主创业(快递、电子商务、美容美发、健康养生等行业),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发挥极致,同时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培养一批技术人才。

四是示范引领,职业教育成为政府招商引资的名片。梁平区产教融合的成功案例,不仅带动了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还成为政府招商引资的名片,集成电路、生态塑料等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180余家企业落户梁平工业园区,主要看中梁平的职教名片。2017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8亿元,同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总產值110.2亿元,增长12.3%

二、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其一,政府统筹管理不够。政府、社会、学校、企业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各自为政,削弱了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二,职业教育科研力量薄弱,难以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地科研保障;其三,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制约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二)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产业升级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技术性岗位空缺,产业规划的技工荒需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来填补。但目前职业教育却因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教学模式落后等原因导致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存在的怪现象。

(三)职业教育地位不高。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这既是有社会的问题,又是教育部门的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无论是办学者还是求学者,都普遍追求高学历层次,重学术人才的培养,轻应用型人才的开发,造成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错位。

(四)职业学校缺乏服务与支持。面向市场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但市场信息、中介服务、研究机构尚未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由于缺少公共支持,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筹资和服务成本控制的问题难以解决,就业市场信息来源渠道不畅通与职业办学的盲目性,对就业市场信息不敏感与职业教育发展惯性、周期较长等因素相互作用,造成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脱节。这样一来,造成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低,一些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短缺,另一些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出现过剩,造成了职业技术人才结构性不合理。

(五)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一是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办学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二是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相协调。三是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不相匹配。

三、建议

(一)加大职业教育发展执法督查。国家虽然颁布了多部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制度建设滞后且执行不力,职业教育运行仍然缺乏软环境支持。

(二)优化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引导职业学校根据本地生源特点,结合区域产业需求,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职业学校品牌。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办学的积极性,探索“学校、公司+农户”的办学模式和“边学习、边致富”新型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模式,贫困地区可以实现边读职校边脱贫。

参考文献:

[1]王海花.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职业教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