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心素养角度看初中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2018-05-21 08:41伍邵阳
读天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创新精神核心素养

摘 要:思维方式及其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研究数学思维方式及其培养,需要从数学教学的本质角度认识思维方式,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发现思维方式的培养途径。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决定了核心素养培育能否真正落地。

关键词:创新精神;核心素养;思维方式

一、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首要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点滴创造的火花,点燃他们的创造思维之火,尽可能地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提供能激起新异感的情境,让他们面临自己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时尝试进行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从中品味创造成功的喜悦。

2.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中,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会不有所反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提出一些超出教师设计圈子的问题。此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鼓励。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曾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建议:尊重学生的任何与众不同的甚至是荒唐的问题,赞赏学生的具有创造性的观念。因为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個教学或者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3.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常常运用两种思维方式,即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对个体的创造性有重要影响。教师可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创设灵活多样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培养他们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指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泥一般的原理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教学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我们不应过多的求同认识,不能用教师的思维方式或唯一标准答案捆住学生,按自己的思考给学生画地为牢,因为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路,有时由于某种因素的触发,而突破习惯的羁绊,在头脑中闪现出创造的火花,教师万不可去熄灭它,应引导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探索,树立新思维,创立新形象。

二、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初中生受经验思维的影响,思维容易雷同,缺乏探索精神。因而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1. 使学生善于思维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2. 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要训练学生思维清晰,条理清楚,遇到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对复杂问题应训练学生善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要能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三、 如何理解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按科学的思路,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从而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思维活动。在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表现为依据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让思维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前进,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它能够迅速根据实际问题提供的信息,灵活地开拓思维新途径,克服思维定式,在由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发掘出新的方法。

(一) 创新学习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思维习惯,主要体现在是否敢于思考和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注重思维诱导,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用爱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真正走下讲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引导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这样,创新思维的灵感就很容易被激活。

(二) 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维。

(三) 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态度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高质量的提问,能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教师不仅要有高质量的提问,而且应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勇于创新。在一些函数类题目中往往会让我们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好上限和下限以后,对于能否取到这两个端点就必须好好斟酌,放入具体情形中判断它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再确定能不能取到端点值,这种先猜想后验证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

(四)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方法来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学生善于转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同中求异,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四、 总结

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起核心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教会学生想象与设想,教会学生持果索因、转化受阻思维,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从而培养出具有优秀思维品质的合格初中生。

参考文献:

[1]宋秀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J].中华少年,2017年35期.

[2]魏跃.核心素养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简谈[J].高考,2017年30期.

[3]周菊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J].数学教学通讯,2017年35期.

作者简介:

伍邵阳,湖南省邵阳市,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高崇山中学。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创新精神核心素养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