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昇
摘 要:通识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课后由助教组织学生进行小班讨论。文章所阐述的即是一次具有代表性的通识教育讨论课的逻辑顺序和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讨论情况的反思。虽然只是一次个案的考察,但所暴露出来的通识教育问题是共通的。文章作者希冀对此次通识教育讨论课的回顾和反思,实现对未来中国通识教育的启示与指导。
关键词:通识教育;历史学;课后讨论;助教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6
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起步晚,发展快。2005年,由甘阳教授主持的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文化论坛在北京召开了。在此次论坛上,相关学者对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作了广泛的讨论,并达成了共识。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着重建设“核心课程”,特别是“中外经典文本”的研读课程。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通识教育讲习班分别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主办。此次第九届通识教育讲习班由北京大学再次主办。笔者作为学员之一受邀参加并担纲梁云教授的助教,现将大会发言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总结,以此来探讨目前中国通识教育的授课逻辑及课后讨论的实际情况,并做适当的反思。
第一,在正式讨论之前,梁云老师将讨论的主题以及总体设想传达给了各位助教。讨论的主题主要有两个:一、秦人到底是來自东方还是西方?二、为何秦统一了六国?梁老师想通过大家对两大问题的研讨,以此来实现对授课内容的回顾,进而达到让学生深入思考的目的。为此,梁老师还为大家提供了《嬴秦西迁三说平议》《考古学思潮的变化和秦文化研究的前景》两篇文章做讨论的参考文献。
第二,在梁老师提出要求之后,助教们研讨具体做法并带领学生实施。鉴于大家的学科背景迥异和考古学知识有限,助教们普遍在组织讨论课时特意将梁云老师所提供的两个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和扩展。例如,学生都对“秦人”这一概念发生了疑惑,所以助教们带着大家从概念出发去解析秦人族源东西之辩的内在逻辑;再比如,梁云老师在其论文中始终强调:“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的史料价值的正统性。”所以一些讨论组就司马迁以及《史记·秦本纪》文本本身进行了相关研讨。另外,针对梁云老师所提供的“为何秦统一了六国?”这一问题,助教们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将问题进行了细化和引申。比如,有的小组就讨论了“具体哪一位秦的国君对大一统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以及当大家讨论完“秦如何统一六国?”这一问题时,又紧接着讨论了“为什么如此强大的秦,又二世而亡了呢?”一系列刨根问底式的追问,令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化。
助教们一般在正式小组讨论之前,都对组员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面对考古学这门专业性特别强的学科时,助教们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的研讨,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参与讨论的组员大多为本科生,所以每个讨论组几乎都是助教领着大家释读相关文字以及阅读考古学的专业文章,必要时,助教们还为组员普及相关考古学的专业知识。
第三,讨论内容及进程。我们的讨论内容是遵照梁老师所提供的议题和文章而展开,主要分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讨论组就“秦人到底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暨秦人族源东西之辩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我们在讨论之前,接触到了梁云老师《嬴秦西迁三说平议》这篇文章,所以大家几乎都对“秦人东来”说表示赞同。但其中,也有学生对梁云老师文中所提供的论据进行了质疑。所以个别讨论组的讨论也涉及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的史料价值与考古材料、传世文献材料以及出土文献材料之间的对比和取舍问题,将谈论进行了深化。
其次,针对“为何秦统一了六国?”这一问题,大家的讨论明显比之前更加活跃。学生从各个层面对“秦为何统一了全国”各抒己见,普遍提到的原因有:地域优势、商鞅变法、法家思想的影响以及五德终始说的应用。个别学生所提出的观点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有学生就利用大历史观的视角提出:“战国末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期盼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而秦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抓住时机一举统一全国的。”另外,一些学生更是返回到文本的阅读,从参考文献《秦史稿》以及《过秦论》中的相关记载中提出了扎实且令人信服的观点。
再次,由于大多讨论组都涉及了“秦为何二世而亡?” 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论述。大家一致认为秦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秦朝统治者的残酷暴政。为此,考古学专业出身的助教大多从目前已知的考古材料进行了回应和解答。
最后,大家还对“考古学如何更好地成为通识教育课程?” 这一议题非常感兴趣。其中不乏颇有洞见的想法:比如,有学生就结合自己在国内、国外参观博物馆的经验,提出了要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并且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拒绝单线条地讲述考古学文物知识,应该有主题地贴近生活。
第四,讨论达成的共识。由于讨论是以主题形式展开的,所以所达到的共识也是围绕着主题讨论。关于“秦人族源东西之辩”的问题,学生几乎一致同意梁云老师所提供的的观点暨“嬴秦西周中期从山西自东向西迁徙。”个别学生虽有异议,但不能给出明确的实证材料,所以只能暂时认同梁老师的观点。
关于“为何秦统一了六国”这一问题,学生从不同学科背景以及所掌握的史实出发,给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其中不乏高见。针对此一问题,所达成的共识是,切忌从秦统一六国的结果出发反推原因,这样很容易陷入没有重点的铺张式的叙述。
关于“秦为何二世而亡”的问题,学生一致赞同“由于暴政导致秦王朝的终结”这一结论。加上考古学专业的助教为大家提供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考古学材料及研究现状,使得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更加丰满和理性。
第五,讨论的秩序与氛围。纵观所有梁云老师讨论组的讨论情况,会发现整体讨论氛围是十分热烈的,甚至个别组的个别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讨论课后,依旧有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就整个讨论过程而言,大家都是抱着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态度去面对彼此。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出现懈怠的情况,不积极参与讨论。
第六,问题与反思。几乎所有助教都发现,大家普遍对考古问题不太敏感,对文本也不太熟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讨论严重脱离了《史记·秦本纪》的文本,致使我们的讨论只是泛泛而谈而没有深入文本本身。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梁云老师提供的“秦人族源东西之辩”这一问题其实是需要学生在掌握大量考古学的常识,以及对《史记·秦本纪》相关文本非常熟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讨论的,而学生显然没有充分准备。其次,助教们也没有很好地组织成员精读相关的文本内容。最后,这也和学生自身的惰性相关。这些都是我们未来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体而言,此次讨论课是十分热烈且成功的。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它不仅需要政府在未来国家教育发展计划中予以重视,而且需要每位身处其间的老师和学生竭尽所能。而本文即是对这个过程的见证和反思,希冀能对中国未来的通识教育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鲁 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
[2]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