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新课程高考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创新考查
——以2017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为例

2018-05-21 11:10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史实唯物史观史料

刘 晖 龙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国务院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顶层设计上考试命题全面落实“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考试命题通过创新试题的内涵与形式,努力落实高考选拔人才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在考试命题中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的鲜明特色。本文以2017年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为例进行探讨分析。

一、基于史观指导的科学性,创新“唯物史观”内涵的考查

《2017年高考文科考试大纲(历史)》第一次明确要求:“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李大钊说:“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3]

例1 (2017年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文综卷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1 材料

续表1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1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1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例1渗透并运用唯物史观为试题的灵魂和主线,以唯物史观科学性为指导,运用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等历史学科的思维与方法,呈现《世界历史年表》这一中外史实为试题的载体,命题以唯物史观的观点与立场作为试题命制的灵魂,基于“唯物史观”的灵魂,以中外史实为主线,从中建立起试题内在的关联性。

首先,命题基于问题发现的思维形式,从试题材料获取并提炼出相关的中外史实,通过历史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考查14~17世纪具有内在关联的中外史实,从而发现“14~17世纪中外历史(立足于某一视角)发展的趋势与规律” 这一核心问题。

其次,命题基于唯物史观考查事物的基本方法论,运用历史学科分析、归纳、比较的历史思维形式,通过考察14~17世纪中外史实的发展、演变规律,从而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西史实的比较”问题。命题专家把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茶叶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等大家熟知的系列中外历史事物,通过对史实的分类及梳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释读试题的材料,从而获取相关有效的信息。在对中外各类史实的因果关联的比较与分析上,把中外史实和唯物史观的内涵及方法论建立起相互对应的关系。由此考查与发现这一系列的中外史实蕴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与观点,把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与观点与中外史实相融合,从而创制出具有丰富内涵的试题形式。

第三,从“中西史事比较”这一问题入手,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中外史事的结合,运用唯物史观从整体或局部的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史事进行归纳、综合、比较和分析,从中归纳与提炼基于特定视角的历史问题或历史观点 “中国与西方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比较”的主题,通过分析与论证直至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或思路。

基于试题材料“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等系列的中外史事,均以唯物史观为灵魂或主线,通过对中外史事的比较、分析可以推理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产的物质生活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即精神生活过程”“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的内容。立足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以唯物史观统摄题旨,其目标是考查以唯物史观为科学的指导,运用历史研究的思维与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思维素养能力。突出考查如何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对历史发展规律或历史发展趋势进行阐释、评判、探讨与论证的学科素养。试题突出以唯物史观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考查,从而实现在唯物史观科学指导下的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考查,进而深化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创新。

总之,命题立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渗透命题,以唯物史观的丰富内涵作为试题的灵魂与核心统摄命题。运用中外史实为命题的载体形式,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贯穿于命题的主题和核心,彰显了唯物史观核心素养的考查目标,充分体现“史观为魂,史事为体”的命题特色,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二、基于历史事物的整体性,创新“历史时空观念”概貌的考查

描述或研究历史事物本身所存在的意义,须将历史事物置于其本身发生、发展及演变进程密切相关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之中,才可以构建对历史知识本身的认知与理解的桥梁。

例2 (2017年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文综卷Ⅰ·25)

表2 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

表2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首先,例2以历史时间、空间的变迁为基点,着眼于考查对历史事物的整体性认知与理解的能力。因为历史事物的发生或发展,无不有赖于特定的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的条件之下。即基于历史时空观念的视角描述或阐释所研究的历史事物,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所蕴含的时间或空间属性是历史学的本质特性,通过历史发展的眼光,才可理清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发展的来龙去脉,由此考查对历史事物发生、发展与演变的概貌和整体性认知和理解的学科能力。

例2通过历史时间和空间有机结合,首先呈现的是一组有机关联的历史时间(西汉王朝统治的时间纪年,试题为了降低难度,出示了两种纪年的形式),同时又呈现了“郡级行政区”历史事物的空间发展与演变,从而巧妙地把史事的时间与空间紧密相连,特别是试题蕴含着特定历史时间的术语如“汉高帝十二年”“汉文帝十六年”“汉景帝六年”“汉武帝元封五年”(并为学生提供公元纪年与之对应),基于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历史时间,来考查对相关历史事物时序性的感知和理解“汉高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相关历史知识”,由此感知并判断出该史实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时间属性应是“西汉王朝”或“西汉统治前期”,并建立与“郡级政区”这一特定的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基于历史事物的时序性与空间性而推论出“西汉王朝前期几代统治者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一主旨。试题运用特定历史时间的形式即“西汉统治前期”或“西汉王朝”,从而为考生指明这一史实的时代背景。接着命题者又别出心裁,通过表格形式对“郡级行政区”的发展和演变进行描述,基于“西汉前期”的时代背景,融合“郡级行政区”地理空间信息,构建出“西汉统治前期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历史事物的整体性认知和理解的桥梁,因而从命题实践上有效地实现对“西汉前期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管辖”历史时期的全貌特征的宏观认知思维素养的目标考查。

可见,例2基于历史“时空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通过时间与空间技能的运用,将史实置于特定的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之中,以史实的时间和空间的属性作为考试命题的切入点,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纳入具有史学意义的表达方式和历史学科的结构之中,以此考查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时间、空间的准确定位的能力,考查对历史事物发生、发展和演变进程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能力,最终突出对历史事物发生、发展或演变的全貌认知和理解等高层次的学科思维能力。

其次,基于历史事物与地理空间的信息融合,创新考查历史事物的地理空间环境的视角。对历史时空观念的考查,主要运用描述或铺陈史实与历史空间或地理环境变迁等状况,创设历史时空的框架,将历史地理空间的信息与特定的史实相结合,基于特定的时间及地理空间环境条件,考查对历史事物、地理环境的认识及联系,或是将史实置于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能力评价。

图1 春秋战国局部示意图

例3 (2017年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文综卷Ⅱ·24)图1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例3基于历史地理空间的环境与历史地图的运用相结合,试题呈现 “春秋战国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史实的历史示意图,创设出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春秋战国之际”,历史地理空间环境等信息是“春秋战国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基于历史事物时间和地理空间环境的发展演变为前提进行问题的探究,从特定历史时期和具体的历史空间地理环境条件入手,实现准确辨识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地理空间环境的思维能力。

例3突出考查历史思维的广阔性和纵深感的目标,它以历史事物空间地理环境的属性切入命题,运用历史地图和示意图为试题的载体形式,同时通过文字的陈述创设试题。即以历史事物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地理空间环境为试题的素材,命题的空间视野更加宽广,通过对历史的解释或判断的思维形式,不仅实现了对史实整体性认知和理解的考查功能,而且有利于突出历史思维能力纵深感和广阔性考查目标的实现。

对历史时空观念的考查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基于历史时序性特点,实现对历史整体性认知和历史全貌理解能力的考查。新课程高考对历史时序的考查方式打破了传统对“精确的历史年代”的考查形式,发展为如何运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着眼于历史发展的线索、因果关系和历史事物发展的整体性全貌认知能力的考查视角。其二,基于历史时期的阶段性,以历史思维的宏观视野与能力的考查为目标。在考试命题上主要运用多种形式相关的史料,创设历史考试的情境,着眼于获取与解读试题材料的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与途径的考查功能,以此实现对学生历史时空意识及历史阶段特征的整体性认知水平能力目标的考查,突出的是对历史思维宏观视野能力的考查。

三、基于历史结论的严密性,创新“史料实证”形式的考查

研究历史注重逻辑的推理和严密的论证,历史研究具有实证性的特点。历史探究目标的实现,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形成历史结论的“求真”与“求实”。历史学习或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是史料的研习或运用,基于史料的梳理、甄别,从史料中发现历史的相关线索和有效信息,通过对史料可信度和使用价值的考察,运用探究、思辨等史学研究的方法,判断历史资料能否成为历史证据的确凿性。

新课程高考考查“史料实证”的目标,通常运用以下三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考察资料中历史文献的史实、人物及其历史活动是否与历史相符;二是考察历史专用名词与之关联的特定时代特征是否相符;三是考察史实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社会特征、思想状况与历史是否相符。通过对史料相关的价值进行甄别、判断,考查学生能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所提供的历史文献资料形成新的问题或新的思维视野,从而构建出自己对历史新的叙述,突出对“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与能力的考查。

例4 (2017年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文综卷Ⅰ·26)

表3 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叙述

表3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首先,试题为学生提供与历史结论密切相关的多样性史料,即例4运用了《旧唐书》与《新唐书》作为试题的载体,从而创设与历史人物或事件相适应的历史情景,为考生辨析史料和对史料价值的判断做了铺垫。

其次,例4基于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唐朝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基础主干知识)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史料丰富的内涵“《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旧唐书·太宗本纪》”“《新唐书·太宗本纪》”关于“唐王朝与薛举大战于泾州”的历史事件。

再次,例4着眼于史料研习方法的运用,考查对史料信息的提炼过程,从而形成对历史结论验证的方法,由此形成对相关史料的历史结论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史料进行思考、辨析、判断,从“《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的多样史料中提取历史人物李世民的身份。或称“秦王”,或称“西讨元帅”,而“《旧唐书·太宗本纪》”“《新唐书·太宗本纪》”对李世民的称谓转而变为“太宗”一词。同时,“《新唐书·太宗本纪》”对李世民的称谓为“太宗”,但又标注其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均为地方官称谓),作为至高无上的封建专制皇帝,不可能兼任地方官职,因而辨析或理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真相,可根据试题多处史料的共同表述和特定的历史时代,由此推论出李世民彼时尚未登基帝位。综合多条史料的判断与辨析,“《旧唐书·太宗本纪》”“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的历史描述是史家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且指向其中历史真实的只有一条资料,此资料只是孤证,基于历史研究方法“孤证不立”的观点,深入考证。

最后,例4综合来源不同、不同观点的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述,充分地获取史料的有效信息,通过历史文献资料比较、甄别寻找关联点,分析与判断哪些历史资料的阐述可以成为历史结论最有力证据的支撑材料,从而获得可以作为证据的史料使用的价值及其相互关系,并进行反思与感悟。因而,试题“《旧唐书》”“《新唐书》”“唐军与薛举之战的结果均为失利”的历史结论呼之欲出,有效地实现对学生如何甄别、判断史料的方法能力的考查,也有效地实现学生“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严谨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四、基于历史思维的逻辑性,创新对“历史解释”路径的考查

历史学习不仅在于学生对史实的记忆,重要的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由此深入考察、认识及明了历史思维的形式与逻辑性,即对历史合理的解释或理解能力,形成看待历史的正确观点,进而提升历史的思维能力素养。新课程高考命题切入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叙述的内容、含义及要点的理解能力;二是设身处地认识史实的具体性,对历史的境况及发展形成合理的想象力,同时给予科学或者正确的说明或解释。

例5 (2017年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文综卷Ⅱ·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例5运用“僭主政治”的“新”史料为试题的素材,基于史料的理解能力为基础,考查对“僭主政治”历史事物的理性分析或客观评判的能力。试题运用了历史叙述的形式,其本质是一种对历史的解释,从中既有“僭主政治”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隐含着历史叙事者的基本立场和观念等。立足于对历史的解释能力的考查目标,试题创设了“僭主政治”的历史情境,要求考生对“僭主政治”这一历史现象应该有清晰的了解;同时,基于试题的情境,理清试题关于“僭主政治”的历史叙事与“僭主政治”的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运用辩证的思维与眼光,以此揭示“僭主政治”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从历史叙述的分析和解释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阐释的相互关系,并依据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联系“执政官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从而形成对历史结论进行解释并分析其价值与意义的思维形式。同时,还应运用唯物史观对“僭主政治”进行科学的理解和解释,并能依据文献材料解释或说明历史的结论,从而大大深化了对历史思维能力层次的考查功能。

五、基于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创新对“家国情怀”价值观内容的考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4]因此,立足于历史学科人文性的特点,着眼于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在教学与考试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义。

新课程立足于高考人才选拔的功能及使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的目标,努力在高考命题中把优秀传统文化、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丰富高考历史学科考试命题的内涵,而且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教育功能的弘扬,这是我国高考命题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样以例1为例。

首先,例1运用的命题素材,以14~17世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成就的史料为试题的载体内容,不仅有利于强调14~17世纪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而且试题蕴含和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的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的历史意义及其现代影响等丰富的内涵,有利于激发广大考生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的能力,极大地有利于在考生内心深处增强对传统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的形成,这是对“立德树人”育人功能在考试中的有益探索。

其次,例1在命题的具体实践上,以丰富的相关史料作铺陈,为考生呈现与“家国情怀”密切相关的史实,如“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等等。特别是试题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等史料渗透于命题之中,使学生认识世界近代(14~17世纪)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另一方面,中国古典文学进入总结时期,诞生了许多文学艺术瑰宝。如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等,这些无不充分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同时,在对外关系方面,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虽然其目的侧重于政治方面,意在宣扬国威,发展朝贡贸易,但它是我国的一次主动外交,是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史上的壮举。命题深入挖掘优秀中华文明成果,深化了对历史学科思维与能力的考查,在考试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的内涵,有利于突出历史人文学科的特色,凸显历史学科人文价值考查的目标与功能。

第三,例1以中外史事有机融合形式,创设形成了“新”的历史情景或考试场景,试题所运用的史料形式与新课程“中外关联”的特色吻合,由此反映了试题的立意深远、寓意深刻、思维广阔,极大地有利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考查的目的。特别是深入挖掘人类(中国与世界)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及精神的内涵,在教育意义上,有利于学生全面客观认识与了解当代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尊心。命题有利于新课程改革与高考评价的良性互动,符合未来人才培养模式与发展的目标要求。

综上所述,2017年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卷历史科的命题,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创新试题命制的形式及内涵,努力探索并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高考中的新形式,试题凸显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的特色,必将有利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培养的有效落实,有利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必将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起到积极导向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 2014 第29卷[G].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99.

[2]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63.

[3] 李大钊.史学要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7):44.

[4]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0.

猜你喜欢
史实唯物史观史料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