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芬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人力资本指的是通过人力投资开发所形成的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提出,培训体系的建设是人力资本获取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所以,体育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针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教师进行科学培训,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其是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在学生成长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会对高校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直接影响。所以,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体系,则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则基于人力资本视角,对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体系的建设展开讨论。
第一,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成效。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高校体育教师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进而有效促进高校的建设发展,从人力资本角度来看,强调个体的工作绩效,而高校体育教学培训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高校体育教师的自身工作,促使教师可以高效工作,在发挥个人价值的同时不断提升工作绩效。在高校的管理过程中,通过教育培训来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价值,进而不断促进教师工作绩效的提升。具体而言,通过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积极转变体育教师工作态度,而且不断规范教师的岗位工作,使教师能够根据相应的标准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而且还会通过激励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其工作绩效。并且通过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从而有效促进其工作效率提升,在提升教师工作成效的同时,促进高校整个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二,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从人力资本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是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这是因为在机构的具体运营中,在发展目标的指引下,需要对管理活动进行具体执行和控制。在整个过程中,必须通过机构个体的具体执行来完成机构发展目标。而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工作表现直接关系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而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其在教学工作中的执行力以及工作执行效果。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教师的自身成长和发展,在满足体育教师自身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推动高校整体教育工作的开展,为高校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观念要求。针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其必须认识到,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自身成长和发展,所以,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必须融入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学生在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心理素质也得到明显提升。第二,知识要求。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高校学生对体育学习也会产生新的需求,如果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层面始终停留在一个层面,则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会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的更新,根据教学要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参与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进而更好地满足高校体育教学实际要求。第三,体力与技能要求。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因为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全程陪同学生完成各个项目,这对教师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每一类体育项目都有相应的技巧,为确保学生更好地完成各个项目,教师必须将各项动作要领向学生展示,所以体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各项体育技巧,为学生开展体育训练提供科学的指导。
在我国所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计划性的体育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完善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进而有效推动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实际需求。针对教师培训次数,笔者随机选取10所高校的68名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68份,回收66份,回收率97%。调查结果如下:
培训次数 人数 比例每年培训一次 14 20%2-3年培训一次 35 52%5年或5年以上培训一次 11 16%10年内没参加过培训 8 12%
根据相应的调查数据,可以了解到很多高校的培训制度仍然存在漏洞,教师参与培训的机会很少。具体而言,很多高校并没有针对体育教师培训建立明确的制度,而且很多高校的体育部门没有针对体育教师培训进行文件规定。一些高校虽然开展了相应的教师培训活动,但是培训工作的随意性较强,无法真正收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对于现代高校而言,在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如果教师的参训需求不明确,则意味着培训方向会不明确,培训工作则会失去意义。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其自身需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和思想道德品质的需求。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体育教师被学历、职称评定、晋升等因素所限制,在工作过程中将重点精力放在了学历、学术、职称以及计算机方面的考试培训中,而针对于体育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相对较少。而且,很多高校对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明显的忽视,并没有将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体育教师培训的一部分。
受我国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培训中存在培训手段单一的问题,导致整体培训工作成效不明显。在体育教师培训中,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主要利用讲授、示范等方法来完成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但是这种单一化的培训手段导致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无法收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忽略了体育教师培训中的后期考核,考核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对培训工作成效进行必要的检验,但是很多高校忽略了培训工作中的考核项目,导致其无法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培训工作的开展。在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使得许多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较差,所具备的实际能力无法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要求,这一问题主要是由高校的疏忽所引起的。当新进体育教师入职时,学校没有对其进行系统培训,即使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无法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因为高校的外部教育环境在不断变化,如果不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其所具备的业务水平则会始终保持在一个层面上。长此以往则会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无法满足高校工作的实际要求,进而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培养标准的设立是为了提升培训活动的针对性,为此,针对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必须设立相应的培训标准。培训标准的设立,应该以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师素质要求为出发点,重点设立体育专业知识教育培训标准、体育专项技能培训标准、思想道德教育培训标准等,通过设立相应的培训标准,对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培训工作的完善是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在高校教师培训方法的应用方面,高校可以选择建立三级培训体系。一级培训体系指的是针对刚入职场的教师所开展的培训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使教师了解教学工作及其工作环境,而且在这一阶段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二级培训是高校对其不同专业教职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岗上培训以及岗后培训等。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工作,从而满足高校教学岗位的实际需求,这一阶段的培训工作主要由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负责进行。三级培训指的是高校实际教学工作培训,主要通过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式进行。另外,完善考核制度。这一工作主要由教务管理部门完成,在不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情况下,对试用期的人员进行认真鉴别。在鉴别过程中,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观察试用人员是否能够将所分配岗位的日常基础工作完成好;第二,观察其是否能够在遇到教学问题时随机应变;第三,观察其是否具有创新能力,针对试用期的教师,相关部门要做好考核记录,这样可以为后期人员试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校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建设,目的在于发现教师自身素质存在的不足之处,使教师明确认识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在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设立应该以培养标准为基础,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从多个角度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在评价标准完善的基础上,应该从两个方面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一方面,组织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内部评价,在内部评价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自我评价,从教学内容选定、教学方法应用以及教学效果呈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其次进行体育教师间的互评,以确保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在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引导下,组织全校学生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在学生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今后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学校教务管理人员要对前两部分的评价信息进行总结,然后完成对体育教师的最终评价,在整个教师评价过程中,必须保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而且,学校应该根据相应的教师评价结果,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项目训练成效,为此,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对学校体育课程的科学整合,尽可能每个学期都抽调不同的体育教师参与到实践基地培训中,通过实践教学培训,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项目训练技能。对于高校领导而言,在体育教师管理过程中,应该将实践基地培训当作教师在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培训过程,不断扎实体育教师的技能水平,进而更好地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校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还应该增加教师思想素质以及教学理念的培训。良好的思想素质以及科学的教学理念可以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所以,这一方面的教育应该引起高校领导的足够重视。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成效,并且是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具体包括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培训机会较少、参训需求不明确导致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手段单一导致效果不佳等。为了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则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具体包括确立体育教师培养标准,完善体育教师培养的运行机制,构建体育教师培养评价体系,打造体育教师培养实践基地等。
参考文献:
[1]李海峥,梁玲,Barbara Fraumeni,等.中国人力资本测度与指数构建[J].经济研究,2010(8).
[2]姚先国,张海峰.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8(05).
[3]孙涵.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状况及实施效果研究——以上海市30所高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
[5]张亚琼,周刚.对上海市高校空手道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S1).
[6]徐秀娣,陆名通,郑滔.上海市高校体育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测效果[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6(3).
[7]李亚晴,杨刚,高迎杰.健身气功·五禽戏在上海市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6(2).
[8]张冬,罗建军.上海市普通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9]黄英杰,梁波,冯立.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现状研究——以上海市高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8).
[10]沈学伍,葛国曙.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医院后勤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