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丽
(青海省民和县中医院,青海 海东 810800)
糖尿病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疾病,也为典型的慢性病症,该疾病的产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等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针对这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病症,患者的护理质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如何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成为了关键所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1]。本文为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6~84岁,平均年龄(70.24±1.26)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9.01±0.42)年;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8~88岁,平均年龄(70.44±1.56)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9.05±0.3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全身性免疫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依据原有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观察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具体措施为:①心理疏导: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实施密切观察,发现异常,找出产生异常的原因,然后,实施针对性的开解指导,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依从性。②健康宣教:通过现有的设备,通过视频、宣传栏等方面,提高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认知度,进而提高配合度。③饮食指导:在为患者补充充足营养摄入的同时,还应针对血糖水平的变化,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观察两组安全性、生活质量、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评分情况。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依据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问卷答题表实施调查,总分100分,调查所得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反之表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问卷答题的方式实施评估,总分100分,评估所得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反之表示生活质量越低。安全性评分依据安全性评分量表实施评估,总分100分,评估所得分数越高表示安全性越高,反之,表示安全性越低。满意度评分采用问卷答题的方式实施调查,总分为100分,答题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满意度越低[3]。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安全性、生活质量、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安全性、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安全性、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s,分)
项目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生活质量 安全性 满意度观察组(n=30) 84.26±1.24 82.64±1.32 85.46±1.42 85.24±1.28对照组(n=30) 68.54±2.65 70.45±2.74 68.45±2.84 71.62±2.34 t 5.2714 5.4854 5.1478 5.8124 P<0.05 <0.05 <0.05 <0.05
糖尿病作为典型的慢性病症,一旦发病,难以治愈,需要对患者实施常见的血糖控制,患者的护理质量非常的重要,如何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非常关键,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为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为患者及家属实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和家属对于糖尿病疾病的认知度,能够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措施,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合理用药和运动,进而提升身体素质,加强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因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糖尿病患者优先选用[4]。
综上所述,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在糖尿病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健康知识认知度和满意度,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值得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晓芹,罗金华,张碧泉,等.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5-27.
[2]方 方,许 勤.基于健商理论的全程健康教育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74-77.
[3]郑 艳,何文雯.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79-182.
[4]丘婷燕,丘廷芳.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