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准扶贫”

2018-05-18 11:39郑旗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课堂改革课堂观察数学核心素养

郑旗

摘 要 我们目前教育的“减负”势在必行。应从课堂入手,加强教师间的同伴合作,基于人文关怀和数学核心素养下进行课堂观察进行,从观察学生的学习,观察课程内容的把握,关注课堂文化的呈现。

关键词 课堂改革;数学核心素养;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132-02

新年伊始,教育部连续发布的几份“减负”的文件。一时间网上各种评论鹊起,有叫好的,有不以为然的,然而,作为一名教师,应当能清楚地认识到,“减负”与“提质”并不矛盾。昆体良、夸美纽斯等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曾指出:“知识的获得在于求知的意愿,这是不能够强迫的。”然而中国孩子的学习压力的确很大,真正靠学习意愿来引领学习的少之又少。现在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基础教育水平还是挺不错的,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很多学生都存在的厌学情绪,甚至是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学习意愿大都靠的是外部的压力、将来的功利以及自我“打鸡血”!这也就导致我们的孩子成年之后严重缺乏学习的动力。

因此,我们目前教育的“减负”势在必行。当然减负的根本要从课程改革开始,但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从课堂入手,提升自己教学理念,加强教师间的同伴合作,进行课堂观察,提高课堂的效率,进行课堂教学的“精准扶贫”,才能为“减负”后的“提质”保驾护航。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然而我们希望课堂观察这种合作的模式能在大部分普通学校中能得实现,那么就需要由普通教师参与的教师之间同伴的课堂观察,它是为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的。这样的教师观察就明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评课,“传统的听评课制度存在着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诸多去专业的问题”,而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则蕴涵了研究、合作、发展等要素。

然而课堂观察一项专业的工作,课堂观察的细则也很多。那如何才能使普通教师能立马上手课堂观察,尽快抓紧同伴合作,对课堂教学进行“精确扶贫”,改变目前教育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我们首先应当在观念要改变,立足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用数学核心素养来指导我们的课堂观察。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维度和指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應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而学科教育占学校教育的70%以上,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数学是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如何理解数学核心素养及其与学生发展素养的关系,数学核心素养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对于数学教学中抓住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与数学有关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中应特别重视的10个重要能力,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可以把这10个重要能力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达成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因此,把它们理解为数学核心素养是恰当的。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6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可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确定的数学核心素养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10个核心素养是一脉相承的,关键要素的表达是基本一致的。同样可以归纳为明确对象是学生本身,主要目的是发展,发展素养要求为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因此课堂观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学生的学习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就缺少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低等动物,要么就是超人。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存在的。不论社会中的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是人学习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决定了学习的本质。所以,首先课堂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只有对象是人,主题是人,目的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有根基的。学习是学生自主的学习,发展更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发展。自主发展要求教师课堂教学监控需要有四个环节: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激发自主发展的动机;开展合作学习,构建自主发展的机制;创设问题以引发思考,创设自主发展的有益情境;自奋其力,自致其知,优化自主的发展过程。同时,我们应当承认个性化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挖掘个人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这是以人为本理念核心,要求我们老师要善待个性差异,容忍个体之间,集体之间的差异存在,把它看成我们生活丰富多彩的表现,教学中应多观察发现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潜能,便是在于张扬,有利于创造人才的脱颖,有利于个性化人才的成长,人的个性化的差异决定了学习方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保护创新人才,不应过多的干预或限定学生该干什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放飞思想,张扬个性。

二、观察课程内容的把握

米山国藏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钻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随地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数学核心素养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知识只是数学核心素养的载体,不是目的。教师要用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来分析教材的知识内容,设计好问题情境,提出具有数学思考的问题。同时课堂教学并不是一种按预先确定的思路进行的机械的教学,应当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要根据学生听课情形和客观变化,由教师灵活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查,充分调动一切“可变”和“可动”因素,使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和课堂组织动态不断生成的过程,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柳暗花明又一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一个境界。

三、关注课堂文化的呈现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生能在个人需要得到基础满足的环境中,就能进行得体的行为和有效的学习,如果所有学生在感到安全舒适得到器重的学校里,也都会勤奋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的第一“公理”,是教学永远的“不变量”。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乐学”,才会主动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喜欢你这个人。学生对你教的这门课有兴趣,就乐意做课外练习、看课外书、思考与这门课有关的问题,甚至将来走上相关的科学研究道路。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有用的,是有意义与价值的;数学并不神秘也不枯燥,是好玩的、可亲近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创设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的必要性。比如,采取让学生先猜一猜、想一想之类设置悬念的方法,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综合以上各种情况可以设置相应的观察点,一次听评课活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涉及,根据听评课的目的选择部分观察点,编制观察量表(平时我们说的评价表)。

通过课堂观察与课例分析开展精细化课堂研究,不是为了把备课过程和课堂教学弄得更复杂,而是为了更透彻地把握课堂的构成要素,更简便、更灵活地利用这些要素组合课堂,给备课和课堂教学提供方便。

基金项目: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实施课堂观察,促进高效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Q2016zx108。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9B):38.

[2]Borich,G.D.(1994).Observationskillsforeffectiveteaching.NewYork:Macmillan.p.21-22.

[3]洪燕君,周九诗,王尚志,鲍建生.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意见征询——访谈张奠宙先生[J].数学教育学报,2015(6):35-39.

[4](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的动物.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

猜你喜欢
课堂改革课堂观察数学核心素养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