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竖笛走进培智学生的唱游与律动课堂

2018-05-18 10:49孙兰
考试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特殊学校残障儿童竖笛

摘 要:残障儿童是我国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其绝大部分是因病致残,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残障儿童的教育力度,开设了很多特殊学校。而在对这些残障儿童的教育中,由于现阶段教育模式需要改革,有很多需要探讨与发展的问题。本文就“竖笛”教学的教学模式探讨特殊学校该如何进行教学。

关键词:“竖笛”教学;残障儿童;特殊学校;教育模式探索

一、 引言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中国0~17岁的残障儿童为504.3万人,占残障人口总数的6.08%,占全国总人口的0.39%。残障儿童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由于残障儿童的种种缺陷,导致很多残障儿童不能与正常的儿童一起进入普通学校,因此大部分残障儿童会入学各地的特殊学校,接受特殊教育。而在特殊学校的教育中,各地的教育模式都不同,现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就从“竖笛”教学的教学方法入手,来探讨特殊学校的教学模式。

二、 “竖笛”教学模式的简介

“竖笛”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竖笛来教授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同时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然我们不把乐器局限于竖笛,也可以包括各种乐器如口风琴、电子琴、小提琴、钢琴等,只要学生有兴趣,我们都可以进行教学。在对待不同的学生时,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在残障儿童有天分的方面进行充分发掘,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三、 “竖笛”教学在特殊学校教育中的优势

首先,竖笛作为幼儿教学的主要乐器,它自身具备音色纯净、发音简单、容易上手、便于携带、物美价廉等优点,这也让我们对学生进行集中教学提供了便利。其次,很多残障儿童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有困难,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课堂思考,或者知识记忆,用正常的课堂学习来教授他们无法取得的效果。而很多儿童在幼年时会产生对音乐方面的兴趣,我们通过给孩子教授竖笛,让他们接触乐器,学习演奏,享受旋律,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勇气。最后,很多残障儿童由于自身的缺憾,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没有勇气去与别人接触,更别提步入社会了。而通过对他们进行竖笛教学,然后让他们进行表演,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竖笛”这个音乐技能,更是为他们的人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更有勇气在今后的生活中勤奋,努力,追求幸福。

四、 通过“竖笛”走入孩子们的心

在特殊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走心”。很多残障儿童拥有先天性的缺陷,有可能会具有一些奇怪的行为,甚至会产生暴躁的情绪。而作为照顾与陪伴他们的人,教师应该怀着一颗热情的心,用爱去感化他们。万事开头难,在“竖笛”教学的初始阶段,学生很难学会关于竖笛的基础知识与音乐基础乐理知识,所以他们很有可能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放弃学习。我们要有耐心的教导他们,循循善诱,让他们慢慢体悟,慢慢学习,不应该因为他们学得慢而对他们有不平等的态度。想要真正让他们学到知识,首先就应该让教师自己走入他们的心,开启他们学习的兴趣之门,给他们介绍学习的好处,让她们懂得学习的意义,并且爱上学习。

五、 通过“竖笛”帮孩子找到存在感

毕飞宇在作品《推拿》中描写,女主角都红反感作为盲人演奏音乐时受到观众“怜悯般的过度鼓励”,进而放弃了钢琴演奏。这种心理更像是出自特殊人群的真情实感。残障儿童拥有极其脆弱的自尊心,他们很容易受到伤害,害怕被别人非议。而解决他们自尊心脆弱的问题,“竖笛”同样有效果。我们教会了他们一项技能,就相当于让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一个有能力的人在步入社会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去生活,去追逐梦想。通过给残疾学生上课,反而可以感受到不必唯学历论成败。技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即使身有残疾,如果能发挥所长,精心钻研,也一样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

六、 “竖笛”教育发展的问题

要想真正将“竖笛”教育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还是有一些问题必须克服的。首先特殊学校要给予我们资金上的支持,或者说,我们需要获得资金来购买教材。没有资金支持,无法开展相关的活动。而现实的问题就是需要相关的政策倾向与支持特殊学校的教育,整个社会要关注残障儿童人群,给予他们关心与帮助。其次就是教师队伍的培养,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具备相关的音乐技能素养,学会相关的乐理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讓课堂能够流畅的进行下去。

七、 结语

“竖笛”教学已经在中小学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试着将这种教育模式引入对残障儿童的教育中,让他们在艺术的世界里长出翅膀,去探索他们的天分,让残疾的孩子也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佚名.揭秘特殊职业教育学校:让残疾孩子们心态更积极[N].工人日报,2017,12.

[2]杨洋.残障儿童生存现状及福利服务分析[J].残疾人研究,2012,3.

作者简介:

孙兰,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特殊学校残障儿童竖笛
农村小学竖笛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互联网+”下农村残障儿童远程送教实践研究
残障儿童融合教育的法律保护
浅谈优势视角理论下开展残障儿童心灵关怀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特殊学校手工课程开发探讨
全民阅读背景下残障儿童阅读权利保障研究*
对特殊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提高特殊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