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静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一“吸”一“吐”现象,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学用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占据其中“半壁江山”的重大份额。值得强调的是,“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分则互损、合则共荣”。正因为如此,语文课标明确指出:“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程活动体系中,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互动”教学,努力攫取“1+1>2”的双赢效益和良好效应。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一、以教材为支撑,努力构建“读写互动”的教学系统
教材是从事课程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据,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同样也不例外。凡是编入语文教材中的“例子”,都是古今中外的一些经典或精髓作品,无论从知识内容、结构技巧还是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是值得我们鉴赏阅读与模仿写作的绝好素材和优质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读写互动”的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在认真把握学情和有效钻研教材基础上,着力构建系统教学下的整体规划——大到把初中学段作为整体,以每一学年甚至每一学期为规划单元,要通过哪些方面的“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读写互动”能力;小到对每一单元和每一语篇的侧重点选择,与其它单元、其它语篇的相互联系等等。以“表达方式”为例,就“读写互动”教学可规划如下:在第一学段,以“记叙和描写”读写训练为主;在第二学段,在强化前一学段基础上,训练用抒情方式深化主题的同时,还需重点训练简单说明文的写作能力;在第三学段,在学习通过议论方式表达思想情感的同时,还要训练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服务文章中心的能力。如此而为,以此构建“读写互动”的教学系统。
二、以品读为抓手,积极开展“读写互动”的教学实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揭示了“读与写”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善于对字词句段中的“工具性知识”和“人文性内涵”进行阅读与鉴赏、感受与体味,既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积累与积淀素材,又能在厚积薄发中为写作活动逐步打下基础。
一是从品读中学习遣词造句的写作技巧。比如,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中的拟声词运用以及古词今用,朱自清《春》中对叠音词的运用,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中的形容词和动词运用等,都让人在品读赏析中留下妙不可言的感觉和享受。有鉴于此,只有在反复朗读和深入品读中细加揣摩,才能有内化有迁移,才能谈得上在写作上的运用。二是从品读中学习写作手法的精美妙处。诸如象征、烘托、扬抑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都是初中生需要学会并运用的。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品读与揣摩,并在明确妙处后进行训练与运用。三是从品读中学习谋篇布局的结构作用。比如,从《我的叔叔于勒》中品味一波三折的妙处,从《羚羊木雕》中品味插叙的作用以及“突兀开头、引人入胜”的妙处,从《背影》中品味“一个背影贯穿全文”的作用等。四是从品读中学习借鉴选材的立意方法。比如《贝壳》《蝉》之类的短文,只有引导学生品读其中抒情、议论的语言,才能让他们在“沿波讨源”中触摸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才能逐步避免学生习作中的“假大空”现象。
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认为,上述所说的任何一个方面,如果仅靠语文教师的直接性讲述,实在是难见其效的。没有品读与体会,又如何谈得上运用呢?只有让学生通过“读中品、品中悟”,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形成写作能力,才能在学用结合实现“熟能生巧”。
三、以写作为促进,不断攫取“读写互动”的教学效益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就语文读写来说,如果阅读是“因”,那么写作就是“果”;如果阅读是“学”,那么写作就是“用”。在学生通过阅读逐步领会相应写作技巧的同时,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善于以写作为引领,有效促进他们的读写互动。 那么,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读写互动”教学活动呢?以“仿写”为例。仿写活动既可贯穿于初中学段的始终,又能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时时处处环节。仿写内容可包括“语句式”“语段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开头与结尾”等诸多方面。再以“续写、扩写、改写”为例。通过这些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写互动情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与写作能力。如《范进中举》教学结束后,笔者提出如下材料——适值村人前往庆贺之际,差人又匆匆而至,边收回报帖边对众人云:“缪也,缪也。中举者并非此范进也,乃是邻村范进也。”以此让学生遵照这一“文路”,想象当时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作出相应的改写活动。还有就是“创意写作”。比如,教学《背影》后,让学生来写一写自家“父与子(或母与女)”之间的关系;教学《羚羊木雕》后,来写一写自己的叛逆或者与父母之见的冲故事;教学《谈读书》后,也来写一写自己的“读书之谈”等等。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互动”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学用结合意识,逐步培养他们的读写互动能力,从中攫取实实在在的“1+1>2”效果。
作者通联:山东东营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