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在工作的四年里也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情感;师爱;期望;沟通
陶行知说过,老师不仅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在整个幼儿园阶段,幼儿把情感需要放在第一位。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在三年的课堂教育教学体验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只有用心经营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那我根据实践经验,来谈谈自身的体会。
一、 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人在幼儿园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常常把情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常常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对这样的情感尤为敏感。如果老师在活动中微笑满面,温柔可亲,对全班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带着进取、信任、向上的心态;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尽量创造条件,与幼儿多亲近,如与幼儿谈心,与幼儿游戏。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了,教师要耐心地为他们找出原因,分析问题,找出战胜困难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和教育。这样不管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游戏活动时,都要使幼儿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关心和爱护,积极的期待和希望,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与幼儿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因为喜欢老师所以喜欢上幼兒园,从而愿意接受老师的指点,并努力将指导变成行动,达到老师的期许。
在教学活动中,我尝试无错原则,对孩子的每一次回答我都加以表扬:“你很棒,你进步很大,你很聪明。”而对于基础稍差,有时回答不出来的孩子,我先请其他孩子回答,再请他复述,等他答上来时,我用手势“大拇指”表示为他的克服困难和虚心学习而自豪。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我也注意运用奖励机制,如吃饭吃得快,吃得干净的小朋友,通过五角星奖励的方式积累五角星,达到一定数量换取奖品。在平时交际中,我也采取激励机制,如园内遇到老师,能和老师打招呼的,给他的玩具柜上敲一颗“★”。午睡睡得好的小朋友,能互相帮助的小朋友等等,我会在他玩具柜上贴一个贴纸,并告诉幼儿一个贴纸抵三颗“★”。两个星期评一评,谁玩具柜上的贴纸最多,谁就是“文明礼仪星”。
二、 正确引导后进生,发扬“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老师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更应有一颗包容心,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每时每刻都在感受温暖。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幼儿感受到在幼儿园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激发幼儿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所谓特殊儿童,就是那些情绪比较低落,不愿意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比较弱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我们一定要多加关心,并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我记得在我任教第一年的那一年,有一位幼儿经常不认真听讲,课上捣乱,严重影响了其他幼儿的学习。一开始我只是一味地对他发脾气,这样的方式不仅没有成效,反而变本加厉。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首先,我向其家长了解了他在家的一些学习生活状况,然后我与其父母进行了沟通。从沟通中,我知道,他是由爷爷带着,父母长时间都不在身边,学习上没人督促,在家经常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他与老师进行“对抗”或许是缺少爱的表现,希望老师更加关注他。结束与家长的谈话后,我把孩子叫到办公室,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交流,从交流中,我发现他其实是个懂事的孩子,而且很乐意与我交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时刻关注他的行为,阶段性地在班级里表扬他细微的进步,让全班幼儿都知道他在进步,也让他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一个学期下来,我看到了这孩子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当我问他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时,他的回答让我感动,他说:“我要成为像张老师一样的老师!”让我不禁感叹,老师的爱有时真的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三、 用真心与家长沟通,以换得“真金”的硕果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
1. 尊重每一位家长,做到一视同仁
林肯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喜欢表扬。”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因此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教师的关注或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和学生对你的信任和尊重,之后的交流沟通才能得以实现。
2. 关心孩子,得到家长的信任
我记得在我的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由于家里煤气泄漏引起爆炸,整整一个月都没有来幼儿园上课,脸部和手臂二度烧伤。我们两位老师和阿姨买了些水果和玩具去看望他,关心了他的生活状况和现在的健康状况,他也表示非常想念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父母再三感激。对于学习,他的父母也征求了我们老师的意见,非常热心地配合我们的工作。只有这样用“心”的付出,当你需要与家长沟通时,他们就会很乐意与你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3. 适时家访,替家长解难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爸爸妈妈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影响具有特定性和不能取代性。每个孩子都是在各种相对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教育观念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看到孩子的生活环境,才能对孩子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师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儿童的心灵发展。只有实施爱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中,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赖华强.班主任工作案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振宇.小学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张冰清,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绣衣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