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析

2018-05-17 13:20:52山东省临沂市平邑经济开发区中心校孙伟强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乙班甲班份数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经济开发区中心校 孙伟强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街道中心校 李 静

应用题的求解是小学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此类问题的求解,涉及小学数学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对于应用题的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检验学生能否通过实际应用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的依据。

一、归一类应用题解法

归一类应用题主要体现在买或卖的关系上,我们要先求出一份的量,然后以这个单一的量为标准,求出我们所需要的数量。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从单价到总量的一个过程。

例如:小明同学要去买笔,他买了5支铅笔,花了0.6元钱,那么如果小明还想再买16支相同的铅笔,他需要花费多少钱?

通过这道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归一类问题的处理大致是相同的,同学们只需要找出每一个参数表示的量即可,然后代入式子进行计算,非常的方便,做起来也非常的简单。

二、归总应用题的解法

归总问题其实是归一问题的反方向求解,一般题目中告诉我们总量,需要我们求出份数和一个单量,就可以完成求解过程,但是有时候又和归一问题的思路不相同。

例如: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这是一道典型的归总问题,我们要先找出总的数量,然后再根据题目中条件进行求解。

具体的步骤:

(1)份量数×份数=总量,这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总量的过程;

(2)总量÷1份数量=份数,这一步就是求新的份数;

(3)总量÷另一份数=另一份数量,得出所求结果。

解:(1) 这 批 布 共 有 多 少 米?3.2×791=2531.2(米)。

(2)现 在 可 以 做 多 少 套 衣 服?2531.2÷2.8=904(套)。

(3)将(1)和(2)列 成 综 合 算 式 可 以 得 到3.2×791÷2.8=904(套)。

根据我们上面总结的运算步骤,很容易就能求得结果,归总问题就很好地得到了解决。下面给出两道例题来强化练习。

(1)小华每天读24页,12天读完了《红岩》。小明每天读36页,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吃完。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三、和差问题解法

这种问题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其实就是知道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来求出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例如: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这就是一道典型的和差型的应用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个公式来解决此类问题。

(1)大数 =(和 + 差)÷2。

(2)小数 =(和 -差)÷2。

下面我们利用这个公式来求解。

解:我们先算出来大班的人数:甲班的人数为(98+6)÷2=52。

根据公式(2)可以求得乙班的人数为(98-6)÷2=46。

答:甲班的人数为52人,乙班的人数为46人。

通过这道题我们容易看出,笔者总结的公式对于求解这类问题是非常方便的,只需要在题目中找到所需要的参数即可,不需要进行题意的深入挖掘,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两道题留给同学们进行强化。

(1)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2)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应用题的类型非常多、非常复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总结有效的解题策略。小学生由于思维方面还不成熟,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不到位,老师要针对不同的题型,总结恰当的解题方法,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伍元.解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7(46).

[2]夏芬芳.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方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7(8).

猜你喜欢
乙班甲班份数
如何利用题组训练提高分数“量”与“率”的区分度
拓宽思路 一题多解
对提单及保单出具份数的思考
中国外汇(2020年10期)2020-11-25 22:44:49
五十四载青春接力投身铁路调车工作“甲班三调”的风雨坚守
北广人物(2019年36期)2019-09-21 02:01:30
“份数法”的妙用
巧解难题
数学大世界(2016年1期)2016-11-16 03:00:04
条条道路通罗马
如何使两班人数一样多
读写算(中)(2013年7期)2013-08-15 00:53:40
如何使两班人数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