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仕军
摘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启发和培养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管理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我们的教育得到学生的认同,并内化为学生自愿的行为,自觉的要求,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
关键词:主体;关爱;自我管理;养成教育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首要的就是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把德育工作渗透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的工作方法是:制定班规班纪,严格制度;培养班委骨干;开展特色的班级活动;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就如何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让我有了几点心得体会。
一、制定详细的班规班纪,严格制度,形成良好的班风
初中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是班集体,而班级的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学习环境是否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键是班级的班规、班风和班貌建设是否良好。2013年我接手一个班,在开学前后的一个月就从学生档案调查、了解入手,然后要求每个学生制定两年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每个学习小组制定小组公约,全班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要求全体同学有计划;要求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有行动措施;要求全班同学团结起来,通过三年的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这个班级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班级面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对这个班的管理工作中,我得出了一条经验是;班级管理制度要严,执行要有始有终,这就叫“有规矩,成方圆”。
二、培养骨干班委,形成班级内部多层次的干部队伍
在选拔、培养骨干班委的工作中,我一贯坚持“广开言路”,而反对独断专横;主张“全面评价学生”,反对“一点定论”。我所带班级的干部有三个层次。
1.班級管理的“核心力量”—团支部书记和班长
他们是班主任的主要助手,是全班的带头人,他们在前台可以大胆的进行工作,遇到难题时则协助班委解决,这样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展班级管理,而不会瞻前顾后,有所顾忌。
2.班级的“中层干部”—团支委与全体班委
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是班级各项制度落实的执行者。他们听从团支书和班长的安排领导,又指导着各块的同学落实好任务。
3.“基层干部”——小组长和课代表
他们是一事一议、一人一责,日常性事物工作长期落在他们的身上,而他们的工作又好似“流水作业”。
在七年级时,我班的班委选举采用的是无记名投票方式;八、九年级采用自我推荐和自己组阁的方式,到毕业时,我班全体同学都担任过班委。而在采用自己组阁制度时,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班委组阁制度的实施,不仅打破了过去班主任“御笔亲点”、“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一批有才干的积极分子,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在集体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好基础。
三、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活动,使班集体充满活力
初中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爱好广泛,精力充沛,个性各异,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强求几十个人按一个标准行事,也不能仅仅用行政命令,用简单的纪律来约束,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所以,班内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应尽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安排上注意计划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寓教育于活动中,教育渗透在学生们的笑声之中。只有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才会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发展环境,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无拘无束中进行交流,心灵接触。
四、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并把关心落在实处
老师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而要喜欢后进生,特别是个方面都令人烦恼的学生,在感情上确实较难。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不应该歧视、抛弃后进生,而是需要更多的爱心和热情做好细致的工作,促使后进生的转化。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对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发现其闪光点,寻求突破口,经常、反复做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在这项工作中,我注重情感交流,以心换心,设身处地,用师爱温暖被冷落的心。同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爱的精神,挖掘闪光点。
五、以人为本,教育学生自我管理
我班的学生管理工作分纵横两条线,纵的是由小组长—班长——班主任组成,在这条线上,小组长分组负责,把学习、纪律、劳动、卫生、两操情况列表统计,再由班长汇报,每周小结一次,在周会上当众公布一周来的操行分加、减情况,一个月满后再进行总评,学期结束再汇总进行总评一次。横的这条线是实行值日班长制度,由全班每个同学轮流当一天班长,全权处理一天中的大事,履行班长的职责。为了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扬善抑恶,我班实行了操行考核制度,让学生感到生活在班级体这个环境中既紧张,又活泼,而且时时有竞争。班级自我管理真正地体现了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又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在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注重多方位联系,形成教育网络
在班集体的建设中,我也注重纵向和横向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教育的整体网络,使班级建设稳步前进。
1.上下配合。在学校行政领导的带领下,加强与团委、政教处、教务处的联系。把对上级的工作安排、学校整体规划的理解与执行,作为班级建设的目标。
2.相互配合。班主任工作需要得到各科任教师的配合。我主动定期向各科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掌握学生的主要动向,同时,也便于科任教师了解详细情况。做到经常交流,共同配合,齐抓共管,使班级各个方面获得了进步。
3.校内外配合。从接手班主任工作开始,我与学生家长就建立起联系制度,定期与家长联系。这样,一方面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对症下药”;更重要的是取得家长对子女和班主任的理解,通过共同商议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改变一些家长的片面观点和不正确的育人观念。这样一来,使得班主任工作得到各部门、各方面和学生家庭的相互配合,而不是班主任唱“独角戏”。
七、言传身教,以情激情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一点疏漏。教师要做到些的话,心里就应有自已心中的明镜。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包括知识方面也包括在育人方面。一位有前途的老师,必须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给自己的前进找到动力。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新方法、改进新措施。在进行实践的同时,不断钻研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深入到学生当中,真正的关心、爱护学生,为实现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薛海蜂.以学生的“交往”体验为途径--构建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工作》,海南出版社.
[2]闫海.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做法.中国基础教育网站.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横县板路完全中学)
科学与技术2018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