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立
摘 要:古诗词以其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表达出古人们内心深处之情。千百年来以其博大精深成为华夏儿女、中华名族成长的重要养料。古诗词历来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原因在于现在与诗人时代的环境相距甚远,再加上它所具有的时代性,学生想要理解完全还是需要不浅的文学素养,这正需要老师的教学方法辅导学生们学习。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一定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30-01
1 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概述
1.1 经典之作,领德育渗透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探究,获得启发,领悟其中的优秀品德。就以《论语》的教学为例,教师不再过分地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要引导学生了解儒家的经典思想,从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学习优秀的品德。比如,学生能够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收获启发,能够知道做人要实事求是,讲诚信,从而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再比如,学生能够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收获启发,知道要不断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温习,静心思考,收获新的智慧,从而提升个人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感悟,领悟古诗词当中的优秀品德,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弘扬文化,感悟精神
古诗词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情感的一种抒发方式,传递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因此,在古诗词当中蕴藏着深厚的民族精神,教师要充分发掘古诗词中的民族精神,让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就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主要了解杜甫在自己身处恶劣的环境中还仍然心系天下的百姓,忧国忧民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都在诗中体现得淋淋尽致。所以教师在讲解这首古诗的时候,重点就应该放在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精神上。教师可以将这首诗分为两个阶段,先介绍在诗中诗人的处境的描写,对于诗人所处的环境的破旧进行描述;然后再讲解诗人所感叹的内容,感叹自己和周围人民的苦难,从自己联系到其他人,从而心系天下百姓,体现了我国的体察明民情的宽广胸怀和伟大的爱国主义。
2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方法探析
2.1 走进诗人,体会情感
首先,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诗的内涵,学生要从诗人自身着手,从他的生活背景出发,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例如,对婉约派诗人李清照的词进行解读时,学生要先查阅李清照的生平资料做好备课。在讲课时,从当时时局的动荡不安入手,了解李清照写作当时所处的意境。“她曾有过一段幸福的生活,与丈夫过相亲相爱和举案齐眉,虽然日子不算大富大贵,却也怡然自得。但战争的爆发,国家的灭亡,让他们不得不举家逃亡,并且丈夫也在动乱中不幸离世。从此以后,李清照便过上了清苦的生活。由于对丈夫得无尽思念之情,加上对社会动荡,国家摇摇欲坠的担心,所以她后来的诗词作品中都流露出她的无助与幽怨。”结合这样的背景,学生在进行诗词赏析时更容易走进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对诗词本身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2.2 增强学生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虽然小学的诗文文意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还是很困难的,但是节选的古诗文也是很有趣味性的,比如《己亥杂诗》一文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之中就可以给学生普及一些常识,比如落花会在凋谢的之后,腐烂在泥土里为这株花提供肥料,这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文章里理解性,同时也会让乏味的文言文课堂更具趣味性。《诗经》素来是我国的优良传承文献,表达的是我国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诗经·采薇》这一文中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种不同的世界,这种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不仅仅是对当前的课堂秩序和课堂效率的一种提高,更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师也可以向学生讲解《将相和》的典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挑选一些开朗外向的学生上台进行表演,这不仅仅可以缓解课堂沉闷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的透彻更加的详细这种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参与课堂不仅仅可以提升课堂的效率,也可以让课堂和师生关系更加的和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如果一味地讲课记笔记那么将会影响到小学生们的各种创新精神和其各种能力的培养,甚至对人文素养的形成也会有影响,因此创新性教学很重要。
2.3 总结归纳,积极应试
虽然当下是提倡教育创新,但是学生的应试能力依然是考试和升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对知识点和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将类似的知识点和诗词之间的联系与对比整合起来,形成一套知识网络。通过比较分析各类诗词的特点,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使自己更高效地学习,更有效地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比如:根据诗人的被贬经历和性格特点,可以归纳出苏轼在诗中的豁達乐观和关心群众百姓的特点,杜甫在其诗中忧国忧民的情感,辛弃疾为国战于沙场的心愿,等等。同时,由于学生彼此之间的语文的古代汉语基础不同,诗词感悟能力也不同,因而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归纳方式和学习方法。同时,学生还应当关注各类题型的答题模式,归纳总结每类诗词分别在每类题型的答题上的共同之处,形成自己的答题模板,使自己在考试答题时能够更加高效地命中得分点。比如在景物描中写运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运用了比拟、类比、白描等修辞,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景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衬托出什么,抒发了作者的什么心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景和思想,等等。从逻辑上寻找语文诗词鉴赏题目的内在关联和共性,总结出一套较为通用的分析方法和规律,有助于学生高效应试。
3 结语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课堂,学生可以陶醉于诗词的美感中,在这些或色彩鲜艳、或冷清凄凉、或大气磅薄、或宁静淡雅的意境中,更能体味诗人心灵的声音。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更加适合学生记忆规律。设计一种充满活力、充满意境和激情的语文课堂,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心中快乐而又有趣的一件事情。
参考文献:
[1] 柴俊梅.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6(27):150-151.
[2] 戴银燕.从意境到意象——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审美引导[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6):68-70.
[3] 陈建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80.
[4] 王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