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琪娴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且观察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青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护理措施期间,对照组(52例):选择基础干预措施展开;观察组(52例):选择基础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展开;最终就两组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以及焦虑抑郁程度加以对比。 结果 同对照组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青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对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 结论 对于青年糖尿病患者,其心理状态表现为多样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对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表现出显著价值,此外对于系列不良情绪可以确保获得理想缓解,从而促进青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好转。
[关键词] 青年糖尿病;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2(b)-0108-02
作为代谢性疾病一种,对糖尿病疾病特征加以分析,主要体现为慢性高血糖,因为诸多诱因导致。近年来,糖尿病除了发生率表现出显著增加之外,还表现出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临床对于青年糖尿病患者在施治期间,主要体现为药物治疗,以对血糖水平显著控制,将其生活质量显著改善[1]。但是在具体药物治疗期间,因为对于疾病认知度较差,从而表现出较差自我管控能力,使得预后效果受到严重影响[2]。该次研究将该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青年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的价值所在,以此使得患者的心理问题获得显著缓解,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04例青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9~46岁,平均年龄为(27.59±2.72)岁;观察组(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2~47岁,平均年龄为(27.62±2.75)岁;此次研究均通过伦理委员会同意,并且进行知情同意书签署。对两组青年糖尿病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加以对比,结果呈现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青年糖尿病患者在入院后,临床确定护理措施期间,对照组:选择基础干预措施展开;观察组:选择基础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展开;对于对照组,主要就介绍青年糖尿病系列医护要点以及在固定时间要求患者对血糖进行测量等完成。对于观察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忽视以及我行我素型护理 就青年糖尿病疾病特点、疾病诱因、疾病并发症、疾病危害与健康预防等方面,护理人员对青年糖尿病患者重点讲解,以使得患者与家属对青年糖尿病了解程度显著提高,对于自身所患疾病可以充分重视[3]。
1.2.2 紧张以及焦虑型护理 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将青年糖尿病患者的鼓励程度以及关心程度显著提高,以此使得疾病治疗信心可以充分树立。此外准备轻松舒缓音乐进行播放,以获得分散注意力效果,确保对于自身心态可以良好调整[4]。
1.2.3 精神颓废型护理 对于青年糖尿病系列知识,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加以简述,对于降糖药物服用,需要做到按时按量进行,此外需要合理将有氧运动增加,例如慢跑以及散步等。此外对于饮食控制需要密切关注,依据病情状况,对于合理饮食计划的创建做出保证,最终确保于矿物质、营养以及热量几方面摄入均衡。
1.2.4 内心羞耻以及刻意隐瞒型护理 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同患者进行深入交谈,确保对于青年糖尿病可以正确认识,针对疾病治疗期望值加以合理创建,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控制。此外将患者心结打开,就糖尿病治疗心路历程同病友进行积极分享,对于他人经验积极借鉴,对自身病情进行有效控制。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青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焦虑抑郁程度。
1.4 判断标准
对于两组青年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临床主要选择SDS量表以及SAS量表展开评定;对于SDS,最终判定结果不小于50分,则表示患者呈现出抑郁症状;对于SAS,轻度:评分结果在50分与59分范围内;中度:评分结果在60分与69分范圍内;重度:评分结果在70分以上[5]。
1.5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青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血糖水平)组间对比以(x±s)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对比
同对照组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见表1。
2.2 焦虑抑郁程度对比
同对照组青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对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因为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以及原发疾病等系列原因的影响,使得患有糖尿病疾病患者例数获得显著增加,并且疾病发展逐渐趋于年轻化。其中,以2型糖尿病的出现最为普遍。作为临床发病率较为显著的一种内科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在伴随病程逐渐迁延后,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系列并发症现象,进而使得人体诸多器官受到影响,使得患者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对于发病后的糖尿病患者,疾病症状主要体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降低。临床针对青年糖尿病患者在施治期间,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配合物理预防方法,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但是患者因为心理状态的不同,使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效果有所不同。
对于青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加以分析,主要体现为忽视以及我行我素型、紧张以及焦虑型、精神颓废型、内心羞耻以及刻意隐瞒型4种。在对心理状态加以了解前提下,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最终对于心理状态的良好保持表现出显著价值。尤其针对青年患者,疾病在获得确诊后,因为症状表现轻微,未给予充分重视,所以要求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就糖尿病系列知识加以认真讲解,从而将患者对于疾病重视度显著提高,将治疗积极性显著提高。此外,针对呈现出焦虑抑郁感患者,要求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对其给予更多的支持、关心以及鼓励,将患者的应激情绪进行显著缓解。如果患者过于颓废,则需要配合对其展开健康宣传教育,对于患者的健康饮食、合理运动以及按时用药加以针对性指导,从而使得患者的疾病治疗信心获得明显提高,进而于患者自身血糖水平控制以及不良情绪的缓解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出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该次研究中,同对照组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青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对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有效证明对青年糖尿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对于青年糖尿病患者在对其心理状态加以明确的前提下,针对性完成心理护理工作,对于血糖水平控制以及不良情绪缓解的干预效果均较为理想,从而促进青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好转。
[参考文献]
[1] 陶娟,康立惠,孙俊平,等.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随访[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9):1782-1784.
[2] 袁举,宋莉,张喜平,等.一体化系统管理模式在初发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6, 31(23):2172-2173.
[3] 陈军,李树霞.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4,12(23):39-40.
[4] 庄利梅,谢菲,戴莉敏,等.思维导图结合动机性访谈对青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4,15(12):1330-1333.
[5] 陈敏华,应秀华,刘良红,等.家属联动干预模式对初发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6,15(4):387-389.
(收稿日期: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