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泳,丛守婧,麦勇强,汪保国(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广州510310)
共病是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同时或相继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由FEINSTEIN于1970年首次提出[1],WHO于2008年定义[2]。由于慢性病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慢性病共病现象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3]。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慢性病共病问题已逐渐成为慢性病管理的一个挑战。而相较于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我国对共病所展开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从流行病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广东省中山市年龄大于或等于45岁居民进行现况调查,了解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情况,分析该地区10种慢性病的关系,探讨慢性病共病分布水平和流行特征,旨在为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 资料
1.1.1 调查对象 2016年7—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第一阶段在广东省中山市24个镇区分别随机选取村/居委会63个,第二阶段在每个村/居委会随机抽取50户村民/居民户,第三阶段在抽取的50户村民/居民户中随机抽取45~79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抽取的人数按当地村/居委会45~79岁年龄段人口构成比计算)抽取居民2 119人。
1.1.2 入选标准 (1)在本研究被调查地区居住6个月以上;(2)年龄 45~79 岁的中国国籍居民;(3)意识清楚,能积极合作,无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1.2.1.1 询问调查内容 询问调查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所患慢性病名称等。慢性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10标准[4]确定,共包括10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骨关节病、慢性颈/腰椎病、恶性肿瘤等。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3种慢性病由医学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 mm Hg[5];糖尿病定义为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 mmol/L[6];高脂血症定义为胆固醇大于或等于6.22 mmol/L和(或)三酰甘油大于或等于2.26 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大于或等于4.14 mmol/L[7]。其余7种慢性病由调查对象或直系亲属自报,并在二级及以上医院确诊。其他诊断标准: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 (2kg/m2),BMI<18.5 kg/m2为偏瘦,18.5~<24.0 kg/m2为正常,24.0~<28.0 kg/m2为超体重,≥28.0 kg/m2为肥胖[8]。问卷由调查员开展面对面询问方式采集信息。
1.2.1.2 医学体格检查项目 测量所有调查对象身高、体重及血压,由调查员采用标准方法集中进行。身高测量采用金属立柱式身高计,精确度为0.1 cm。体重测量采用电子体重秤,精确度为0.1 kg。血压测量采用电子血压计,精确到1 mm Hg。所有测量仪器均应符合国家计量认证要求。测量方法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人体健康监测人体测量方法(WS/T424⁃2013)标准的相关要求。
1.2.1.3 实验室检测项目 采集所有调查对象空腹静脉血8 mL,检测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具体检测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胆固醇氧化酶氨基安替吡啉酚法测定胆固醇,磷酸甘油氧化酶4⁃氯酸法测定三酰甘油,直接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由广东省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统一组织和实施,调查员由广东药科大学本科生组成,经统一规范化培训后进行集中调查。现场调查过程中被抽取的居民户因各种原因不符合条件或无法进行调查者,需对居民进行置换。按就近置换的方法,选取距离调查户地理位置最近的一户进行替换调查,如地理位置一致则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原则选取住户。对每个村/居委会置换的百分比一般不超过20.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经双人平行录入,录入后将原始数据与已录入的电子文档进行校对,并进行逻辑检错。应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列联表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广东省中山市45~79岁常住居民 2 119人,其中男 965人(45.54%),女 1 154人(54.46%);平均年龄(54.9±8.2)岁。检出慢性病1 604人,检出率为75.70%。
2.2 10种常见慢性病检出情况 10种常见慢性病检出率最高的是高血压(40.11%),最低的是恶性肿瘤(0.85%)。不同性别居民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哮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血压、脑卒中、COPD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骨关节病、慢性颈/腰椎病、恶性肿瘤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0种常见慢性病检出情况[n(%)]
2.3 10种常见慢性病共病检出情况 2 119人居民中未患慢性病515人(24.30%),患1种慢性病685人(32.33%),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919人,慢性病共病检出率为43.37%。不同性别居民慢性病共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508 3);≥60 岁居民慢性病共病检出率高于45~<60岁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0,P=0.000 1)。不同文化程度居民慢性病共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P=0.010 9),居民学历越高,慢性病共病检出率越低;不同BMI居民慢性病共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7,P=0.000 1),超重或肥胖居民慢性病共病检出率较高。见表2。
表2 10种常见慢性病共病检出情况[n(%),n=2 119]
表3 10种常见慢性病相关性(r)
图1 10种常见慢性病共病其他疾病情况
2.4 10种常见慢性病共病其他疾病情况 10种常见慢性病共病其他疾病最多的是冠心病[93.27%(1 496/1 604)],最低的是高血压[72.01%(1 155/1 604)]。见图1。
2.5 10种常见慢性病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骨关节病相关(r=0.11、0.14、0.09、0.05、0.05,P<0.05);糖尿病与高脂血症、哮喘相关(r=0.13、0.04,P<0.05);冠心病与脑卒中、慢性颈/腰椎病相关(r=0.09、0.06,P<0.05);脑卒中与哮喘相关(r=0.05,P<0.05);COPD 与哮喘、骨关节病、慢性颈/腰椎病相关(r=0.21、0.10、0.08,P<0.05);骨关节病与慢性颈/腰椎病、恶性肿瘤相关(r=0.30、0.05,P<0.05)。见表3。
有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群多种慢性病共存的患者较单一慢性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生活质量及身体功能均较差[9]。此外,慢性病共病患者将需要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也明显加重[10]。因此应亟待解决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和共病的管理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中山市45~79岁常住居民慢性病检出率为75.70%,提示广东省中山市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女性骨关节病、慢性颈/腰椎病及恶性肿瘤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高血压、脑卒中、COPD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1)中老年女性日常上班工作大多数需长时间处于某种固定体位,颈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且平时需进行家务劳动,当没有注意劳动作息时间和姿势时易导致关节、腰椎等部位积累性损伤,因此,女性骨关节病、慢性颈/腰椎病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另外,女性到绝经期后雌激素迅速减少也可能与女性好发骨关节病有关[11];(2)中老年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多及男性精神紧张度高和工作压力大,因此,男性高血压、脑卒中、COPD等疾病发病率增高[12]。提示应针对不同性别构建慢性病管理的疾病谱,进行慢性病的控制和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中山市45~79岁常住居民10种常见慢性病共病检出率为43.37%,高于丹东市5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慢性病共病检出率(29.03%)[13],而低于上海地区45岁以上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检出率(51.62%)[14]。提示广东省中山市中老年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较高,可能与该地区经济条件、人口构成及研究方法等不同有关。从表2可见,≥60岁居民慢性病共病检出率高于45~<60岁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0,P=0.000 1),提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共病患病危险也升高,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5]。因此可针对不同年龄构建慢性病管理的疾病谱,进行慢性病的控制和干预,尤其要着重关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从表2中可以看出,居民学历越高,慢性病共病检出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P=0.010 9)。可能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较高,对自身健康行为的自律性较强,对不健康行为因素引起的健康危害自控力更强[16]。此外,超重、肥胖居民慢性病共病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7,P=0.000 1)。应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居民的健康观念与行为,降低中老年人患主要慢性病的风险。
本研究中慢性病共病比例居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冠心病、哮喘、糖尿病、骨关节病、COPD。各疾病之间存在共同的行为危险因素[17],如不良饮食习惯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工作中可通过干预共同的行为危险因素降低各种慢性病发生率,以达到减少医疗卫生服务费用和社会经济负担的目的。
本研究进行的各种慢性病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0种慢性病之间具有相关关系。慢性病之间具有相关性现象产生的大致原因可归为2个方面:(1)共病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联[18];(2)各疾病之间存在共同的行为危险因素[17],如吸烟、饮酒、久坐、高盐饮食等,再次提示可通过控制共享行为危险因素对慢性病进行综合管理。
综上所述,广东省中山市中老年居民慢性病及共病患病率较高,年龄偏大及超重或肥胖可能增加慢性病及共病的患病风险,而文化程度高可能会降低慢性病发生率,应根据慢性病特点进行干预和控制。
参考文献
[1]FEINSTEIN AR.The pre⁃therapeutic classification of co⁃morbidity in chronic disease[J].J Chronic Dis,1970,23(7):455⁃468.
[2]路云,颜俊娴,华娟.老年人共病管理的研究现状及经验探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7(7):58⁃61.
[3]周玉洁,吕启圆,李现文.共病及共病指数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1):1513⁃1516.
[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1⁃17.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93.http://www.yixueqian⁃yan.cn/CN/abstract/abstract590.shtml.
[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3):26⁃89.https://wenku.baidu.com/view/a7bbd91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c.html.
[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8]冉丕鑫,王辰,姚婉贞,等.体重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18⁃22.
[9]周玉刚,王爽,张陆,等.沈阳市长白社区慢性病共病患病情况及老年患者积极度与健康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4):465⁃471.
[10]WANG R,YAN Z,LIANG Y,et al.revalence and Patterns of Chronic Disease Pairs and Multimorbidity among Older Chinese Adults Living in a Rural Area[J].PLoS One,2015,10(9):e0138521.
[11]薛庆云,王坤正,裴福兴,等.中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患病状况调查[J].中华骨科杂志,2015,35(12):1206⁃1212.
[12]张彦琦,张玲,易东,等.重庆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8):1068⁃1073.
[13]贾勇,梅祎祎,盛楚乔,等.5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慢性病共病现状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6):683⁃687.
[14]王姣锋,王一倩,保志军,等.上海地区中老年体检人群慢性病及共病流行病学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6,22(2):116⁃120.
[15]WANG SB,D′ARCY C,YU YQ,et al.Prevalence and patterns of multimorbidity in northeaster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tudy[J].Public Health,2015,129(11):1539⁃1546.
[16]王亚峰,王文宇,郑淑予,等.西安市某社区居民的文化程度与常见慢性病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分析[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5,36(1):13⁃16.
[17]DHALWANI NN,ZACCARDI F,O′DONOVAN G,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lifestyle factors and the incidence of multimorbidity in an older englishpopulation[J].JGerontolABiolSciMedSci,2017,72(4):528⁃534.
[18]PRADOS⁃TORRES A,POBLADOR ⁃PLOU B,CALDERÓN⁃LAR⁃RAÑAGA A,et al.Multimorbidity patterns in primary care:interactions among chronic diseases using factor analysis[J].PLoS One,2012,7(2):e3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