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学科本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进策略

2018-05-14 15:39李晓东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改进思想政治

编者按:新修订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发布以来,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成为广大政治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李晓东老师主持的“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科能力提升系列项目”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引领性探索,本专题刊发的这组文章,就是项目组追求学科本质实践与思考的最新成果。希望它不仅为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提供有益参考,更能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改进提供示范。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本质是“教”与“育”的结合。改变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背离学科本质的现象,需要我们在教学改进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只有把握住追求学科本质的改进方向,积极探索实现“教”与“育”结合的有效路径,才能让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本质;教学改进

随着2018年高考和中考的落幕,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对评价方式的创新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也有了对于教学改进方向的更多迷惘与困惑。当以往的“背多分”模式已经无法应对当前变化时,如何找到应对当前评价改革的正确策略,就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关键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科能力提升系列项目”工作团队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试图通过对中学政治课堂的教学改进实践,实现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进。本文呈现的就是我们对本年度教学改进的主题——“追求学科本质”的思考与分析。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导教师理解中学政治学科教学的本质追求,为教师落实素养育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有益参考。

一、对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本质的分析

学科本质是学科性质的集中呈现和表述。对于学科本质的研究在学界有所涉及,但并不充分。有的学者从学科的存在形式角度说明学科本质。例如,孙绵涛教授认为,“学科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包括原结构和次级结构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既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又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组织体系” [1]。阎光才则认为,所谓“学科”“其实不过是一种人为的建构,或者说是人类为了便于自我认识世界而建构起来的一套知识分类体系及其规范”。[2]这些观点对于学科性质的认识,基本是基于学科的“形式维度”而言的,是超越具体学科的学科本质界定。我们可以把这个维度的界定理解为从“教”的方面对学科本质的界定,即从“如何教好学科内容”的角度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另一些学者则从“育”的角度对学科本质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突出强调教育的育人价值。如顾明远教授对教育本质的分析对我们富有启发。他认为,“如果从生命发展的视角来说,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提升生命的价值”[3]。这一界定从“如何发挥学科价值”的维度对教育本质进行了界定,是从教育的“内容维度”对教育本质的界定,是指向教育对象——生命个体的。

借鉴上述两种研究维度,对于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本质的把握可以从“形式维度”(即“教”的维度)和“内容维度”(即“育”的维度)来考虑。

从“形式维度”来说,中学思想政治课关注的是“以何种方式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问题。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指向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这里的“综合性”,具有复杂的结构,主要体现为“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它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4]1。“活动型学科课程”则以“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的形式,将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呈现出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特性和学科魅力。

从“内容维度”来说,中学思想政治课关注的是“以什么内容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中学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4]1。为落实这些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和“哲学与文化”等必修课程,“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和“逻辑与思维”等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和“历史上的哲学家”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方面,是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脚点。

思想政治学科本质的上述两个方面,并不是相互隔绝的。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对思想政治学科本质的完整理解。思想政治的学科本质,即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促进和积极引导。基于这一理解,追求思想政治学科本质的教学,就应该突出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密切关注,突出对教學方法科学运用的高度重视,突出对教学评价机制的理念更新和效果追求的途径探索,以此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二、背离学科本质的典型教学表现及其局限

追求“教”“育”结合是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应有之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背离学科本质的现象。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表现:

其一,是“有教无育”的政治课。有些政治课堂只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忽视了课程的育人价值和教学内容的落实。这种课堂往往以“实现课程改革”的名义,打着“丰富教学形式”的幌子,将政治课堂变成了教师的才艺秀场。在这样的课堂上,授课教师时而变成声情并茂的歌手,时而变成口吐莲花的大师,时而变成时尚摩登的模特……学生的思考集中于“老师还会放什么视频”“老师还会展示哪些才艺”之类的问题,而忽视了学科内容的学习才是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以至于对于这一节课的相关内容印象反而变得模糊。有的教师并不是自己展示,而是将学生置于华而不实的活动之中,只追求课堂的热闹,全不顾课堂的质量。这样的课堂,学生动的只是身体,而不是思想,其效果可想而知。

其二,是“有育无教”的政治课。有些政治课堂只注重知识内容的落实,而忽视了教学形式的适切性。这种政治课堂,往往以“为了学生成长”的名义,只注重知识的输入过程,忽视教学基本规律,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将丰富生动的教学过程变成了苦役和压力。采取这种方式的教师,往往会坚持知识落实的重要性和“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必然性,通过重复练习,一再强化学生的具体知识记忆,或者进行“模板化”“导图式”的所谓“方法”传授,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举一反三”的“应试技巧”。“夯实知识点”“找到知识点”“答上知识点”成为这些教师努力的方向。这种教师,看起来非常重视“育”的作用,注重教学内容落实,但由于没有正确教法的有效辅助,其效果是大打折扣的,有些时候甚至会因为生硬教法导致学生的逆反情绪,使得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其三,是“以教代育”的政治课。有些政治课堂将学科教学的终极目的确定为以分数为标尺的学业表现,将学业成绩表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尺度,以“教学成绩”代替“育人价值”。这种政治课堂,往往以“考虑学生未来”的名义,专注于学业表现,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提升和精神成长。对于学业成绩表现突出的学生,采取“放纵式”的培养模式,只要分数,不管品质。甚至有的学校提出“多考一分,干掉千人”之类的“励志”口号,强化学生对于分数的敏感性和趋向性。按照这种教学方式,分数成了学生唯一的目标和追求,与政治学科所提倡的学科本质背道而驰。以分数的精致追求,代替学生的精神成长,这样的教法更容易走向教育的反面。

总结以上三种典型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将中学政治课的“教”与“育”真正结合起来,就无法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实现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提升。这正是进行教学改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所在。

三、追求学科本质的策略探索

要实现“教”“育”结合的中学政治课教学,我们应该以课堂教学改进为抓手,通过以下策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首先,坚持“以育领教”,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学业成绩表现是教师绕不过去的客观尺度。但对中学政治课教学而言,比学生“考了多少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基本维度上实现了怎样的进步表现,是学生实现了怎样的精神成长,在综合素质表现方面有哪些显著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首要关注点,应该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是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成长和提升。根据“认识—体验—践行”的认识路径,中学政治课必须把“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从基本品行、学科思维、能力表现、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等方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改进的时候,应该时刻关注教学的目标指向,明确“将学生引向何处”和“让学生学会什么”作为教学关注的基本点,着力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提高学生的整体竞争力,让他们可以通过高阶学科能力提升实现学业成绩的真实进步。

其次,坚持“以教促育”,注重教学进程中学生的主动生成。教学流程的顺畅通达,是教师的永恒追求。但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流程的顺畅,而忽视了学生所处的位置和思考的前进路径。这就是教学生成对于教学改进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所以,在设计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于预设问题可能产生的反应,并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分别做好应对预案,进行针对性设计。在教学实施环节,教师必须控制好教学节奏,既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又能不让学生重复他们已经熟悉的内容,适时推进教学。对于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能尽快解决的,简明扼要不拖沓;不好当时解决的,简要说明不纠缠。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及自己的处理和感受,要以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方式及时记录,为自己的教学改进提供宝贵的资源积累。教学的所有手段,都能有效指向学科育人价值,必然能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再次,坚持“以育评教”,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表现的提升。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有个两难的选择:让学生说,学生难以习惯使用学科语言,往往浪费时间;不让学生说,学生难以领会教师的学科语言表述的核心要义,难以转化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对此,我们的建议是:以育人需要来评价教学手段的优劣,进而决定教学方式的取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再引导学生用学科思维和学科语言整理和规范。教师一定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在开始就要求学生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表述自己的觀点和态度。只有首先给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才能让他们在表述自己想法的过程中逐渐理清思路,逐步学会用更具学科意味的语言改进自己的表达。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实现的学科能力提升,才真正是学生的学科思维养成过程。从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做好“引导者”和“指路牌”,学生才能从“步履蹒跚”到“健步如飞”。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无法将学生难以理解的东西变成他们不会忘却的素养。对于学生表达带来的时间控制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节奏的需要,通过简单语言提示、核心要点复述等形式,为学生提炼语言重点,并引导教学进程。

最后,坚持“教育一体”,聚焦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思维展开。一堂好的政治课,固然应该是完成教学任务,但更应该着力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课堂中的认识升华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让学生印象深刻的课堂不是教师将所有教学点都说到了的课堂,而是能让学生热泪盈眶、豁然开朗的课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过于注重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不应该将“所有重点内容都已经强调到了”作为追求的方向,而应该深刻理解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的过程中面对的思维困惑是什么,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呈现这些思维困惑,以及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如何发现解决困惑的钥匙和线索。在政治课堂上,让学生提出他们的问题比让他们记住简单的结论更重要,让学生探究思维困惑的过程比他们接受现成的结论更重要。当学生面对属于自己真实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探索热情被激发出来,教学的手段和内容才能实现完美统一。

追求学科本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我们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改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积极发现。只有这样,中学思想政治课才能实现形式与内容、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统一,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它应然的样子。

参考文献:

[1]孙绵涛,朱晓黎. 关于学科本质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2007(12):31-35.

[2]阎光才.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化:知识建构还是话语策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04):62-69,185.

[3]顾明远. 再论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J].教育研究,2018(05):4-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教学改进思想政治
小习题大命题
MOOC参与的安全实验课程教学改进研究
《微电子工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进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