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陈伟
摘 要:指向社会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在考查目标上要从“知识技能”走向“素养目标”,在任务导向上要从“学科孤立”走向“综合运用”,在试题情境上要从“学科情境”走向“生活情境”,在评分标准上要从“单向封闭”走向“交互联系”。
关键词:社会科考试;命题策略;素养立意
核心素养本质上都是个体的内在品质或特征,具有潜在性,无法直接观测。杨向东认为,核心素养的测评要应对两大挑战:其一是要深刻认识和分析所要测量的每个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或结构、不同水平的实质特征;其二是明确建立素养水平和任务表现之间的关联。[1]那么,社会科考试命题如何凸显素养立意呢?牛学文认为,社会科考试命题应坚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主要依据,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要方式。命题要确定考查的核心素养,明确涉及的学科任务及任务情境,据此拟定学生在完成任务中预期的行为表现。[2]43
综合当前的测评理论和个人的命题实践,本文从考查目标、学科任务、试题情境、评分标准四个方面谈谈素养立意的社会科考试命题策略。
一、考查目标:从“知识技能”走向“素养目标”
为了保证社会科核心素养能够被有效测试,必须明确每一个核心素养的构成维度,经过大量探索和反复论证,社会科各核心素养及其构成维度见表1。[2]43-44
根据这些构成维度,我们还需刻画出该素养在每一个水平层级上的关键行为表现,即核心素养目标水平划分。以“空间感知”中的“区域认知”为例(见表2):
每一构成维度的素养目标水平划分,是社会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层级化、操作化的描述,也是社会科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选拔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二、任务导向:从“学科孤立”走向“综合运用”
恰当设置任务活动,充当着测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桥梁”。唯有借助各种具体任务的执行,才能外显核心素养水平的表现特征,并由此证实学科内容能否转化为可迁移到真实问题情境的素养。由于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因此要求学生在面对复雜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来解决问题。学科任务要避免从孤立的、碎片化的学科知识角度思考学科内容,要强调跨学科内容的关联性和结构性,突出思想方法和技能的运用。以2017年温州卷第25题第(3)问为例。
【例1】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得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是温州发展的重大机遇。
早在宋元时期,温州就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温州商人的足迹已遍及东亚、东南亚、西亚和北非等地。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发挥着创新示范的重要作用。秉承“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精神,温州人建立起覆盖全国、连接世界的市场营销网络。近年来,温州机场、状元岙港区的升级,24条国际航线的增添,杭温铁路义乌与温州段的开工建设等,为温州经济的腾飞插上新的翅膀。
(3)结合材料,阐述温州应如何凭借自身优势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本题围绕着温州区位、温州精神、民营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等乡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温州如何凭借自身优势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问题具有整合性、开放性与真实性,避免了学科孤立,需要学生运用历史、地理、基本国情、民族精神等知识、技能和观念方法来分析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需要强调的是,素养水平与学生完成任务的行为表现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种行为表现往往对应着不同素养的表现。比如,学生能熟练阅读地图、图表等并获取相关信息,也能多维度地描述区域特征,但是未必能对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或者无法对该区域的发展作出符合人地协调观的评析。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寻找、运用关键性行为表现。比如例1中,其关键性行为表现不是从图中概括温州的区位优势(信息获取),而是根据区位优势提出合理化建议(观点表达)。
三、情境创设:从“学科情境”走向“生活情境”
针对当前国内教育测评中的“去情境化”现象,张会杰主张以情境设计为突破口,对测评立意和指向进行适度重构,不仅要把学科知识与技能及其运用的“触发”条件“镶嵌”在测评情境中,还要尊重并在不同程度上认可体现着个体特质的个性化作答,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最佳评估。[3]因此,要在命题中创设真实的典型的生活情境。不同程度的结构化和复杂程度的问题情境决定学生解决问题的迁移程度,如果情境是复杂的、跨学科的,就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思维和价值观念的整合,如例1。
学科核心素养表现在学生面对真实问题时的处理解决能力,基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是测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一个好的任务情境要具备三个特点:其一是任务性,其二是真实性,其三是开放性。[2]46以2018年杭州卷第34题为例。
【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月,旅客罗某以等候迟到的丈夫为由,不听众人劝阻,用身体强行阻拦高铁列车关闭,时间长达五分钟,影响了列车正常运行。公安机关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
(1)罗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这一行为有哪些危害?
(2)事件曝光后,引发了社会普遍关注。某网友说:“罗某一家既然买了车票就有乘车的权利,但不能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运用“正确行使权利”的知识,评析该网友的言论。
本题以“女子扒门阻拦高铁发车”这一引发社会热议的网红事件作为试题情境,材料简约,但信息量大,生活气息浓郁,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第(2)问,要求学生运用“正确行使权利”的知识评析网友的言论,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综合性、生活化的命题立意。
四、评分标准:从“单向封闭”走向“交互联系”
这一策略突出体现在着重考查解释、反思与评价等高阶思维的开放性试题的评分上。目前社会科比较常用的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法是等级描述型的SOLO分类法。依据 SOLO 编制评分标准, 按照学生在具体学习任务中的行为表现, 进行诸如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拓展抽象结构的水平划分, 并对各个等级作出文字描述。因此,在开放性试题的评分上,不宜使用传统的“单向封闭”的采点计分的方式,也不是事先拟定多个可能考生会出现的答题思路,而是要从思维的角度去制订评分标准,着重考查学生信息获取—逻辑推演—观点表述的综合思维过程。以2018年温州卷第21题第(3)问为例。
【例3】 通过区域综合治理,H乡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美、经济强、社会和谐的美丽乡镇。
(3)与十年前相比,H乡发生了许多变化。请在图7中找出一个变化,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予以评析。(评析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答案不唯一,只要是从图中获取的H乡变化,均为正确答案。如实现退耕还林、山区的居民区搬迁至平原地区、修建水利设施、由单纯依靠农业生产转变为农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等。其次,对该变化的评析,角度多元,只要逻辑清楚、言之成理即可。第三,在评分上采用SOLO分层评价,突显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如学生从PRED问题的角度予以评析,我们将评分标准设置为:
水平1:能从PRED的角度对该变化发生之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且言之有理,逻辑清晰。水平2:能从一个角度对该变化进行评析,且言之有理,逻辑清晰。水平3:能从多个角度对该变化进行评析,且言之有理,逻辑清晰。水平4:在水平3的基础上概括三者协调发展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且形成较为严密的表述逻辑。
示例(水平4):以“山区的居民区搬迁至平原地区”为例。
随着山区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当地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如森林面积减少等。山区居民区搬迁到平原地区后,通过植树造林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有利于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居民区的搬迁至基础設施的较为完善的平原地区,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由此可见, H乡的这一变化能有效地协调当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素养立意的社会科考试命题要合理划分素养水平,精心设计学科任务,巧妙设置考查情境,分层确定评分标准,从而通过让学生运用社会科知识完成情境中的学科任务,通过考察任务的完成质量来推断其素养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向东.核心素养测评的十大要点[J].人民教育2017(Z1):41-46.
[2]牛学文.基于核心素养的社会科考试评价[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12).
[3]张会杰.核心素养本位的测评情境及其设计[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