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8-05-14 15:01张炳志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张炳志

【摘 要】课堂是实施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决定决数学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高中数学教学开始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征。在此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推进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教学效率

有效性教学是每一名教师的追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已然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重点课题。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第一,教学模式陈旧落后传统式的高中数学教学扼杀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因为教师自身的观念陈旧,还由于他们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只有教师在单一讲授知识点,“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学生沦落为知识的“接纳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完全来自于教师的灌输,没有相应的探讨和深入,教学成效并不明显。再加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没有让那个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生没有学会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他们只是单纯地对理解公式定理,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第二,多“牵引”,少正确“引导”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虽然得到了一定改善,老师不再像过往那样直接把答案、结论告诉学生,而是用了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然而,教师在进行问题引导时,还是缺乏了耐心,往往都是牵引着学生走,在把问题抛出后,就用暗示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实现设计好的标准化路线上来,学生也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得出标准答案。毋容置疑,这种牵引式教学,能够高效完成知识点的教授,但是在此背后所牺牲的却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

第三,教学缺少智慧的生成纵观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我们仍旧可以随处可见教师在重复“搬运工”的工作,他们在教学中所担任的角色就是知识“搬运工”,每一节课都在按部就班,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中来,把自己认为的所谓“必考点”搬到练习册中。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追求创新教学,而学生的创造力在此程中被严重扼杀,更谈不上生成智慧,培养能力了。缺乏了智慧生成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束缚了学生的头脑、手脚、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在教学交往活动中的自主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脱离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学会突破,逐渐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

第一,养成科学的数学学习习惯。要学好高中数学,我们就必须要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规划好日常学习安排,让数学学习按部就班地完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应包括课前准备、课中执行、课后总结三个部分,在课程开展之前,高中生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针对要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例如学习函数时,我们要通过预习掌握函数的相关概念、性质等,然后就预习的结果进行总结,记下不懂的知识;在课中,高中生要认真听讲,掌握并灵活运用听课技巧,将眼、耳、手、脑合理搭配,保证课堂学习效率,努力获取知识并初步吸收。要达到高效的课堂学习状态,高中生首先要在听觉和视觉上获取教师教学信息,包括教师讲解的关键点、课件板书呈现的内容等,同时做好简洁、清晰的笔记,在不耽误听课的基础上记录课堂学习内容,然后结合自己预习的内容进行主动思考,促进思维发展。在结束课中学习后,高中生要认真做好课后复习,通过独立解决数学疑难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最后进行系统小结,结合旧有知识,构建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第二,重视数学基础。高中数学学习虽具有较高的难度,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上对学生要求较高,但高中数学知识却始终是由浅入深的,具有极强的连贯性,因此只要我们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务实基础,就能循序渐进地学习更难、更深的学习知识,攻克数学难关。在学习中,我们遇到的数学试题通常是由简单的数学基础知识复合演变而来的,只有保证数学基础知识、公式、定理等掌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不断攀登数学高峰。例如:在用分组求和法解答数列前n项和的数学习题中,如果高中生没有掌握等比、等差数列前n项和求和公式,理解通项公式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就算我们将题目中的数列,如已知通项公式为an=n+2n的数列的前n项和拆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前n项和求解,也同样会因为数列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题目解答不出来或解答错误。因此,我们要扎实基本功,深入高中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了解数学的本质,如此才能向更难的数学知识发起挑战。

第三,主动思考,开拓自身思维。数学是重视思维的学科,因此在平常的数学知识学习中,作为学生的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发挥自身主体的作用,不断尝试多种解题方式,尝试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自身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对旧有的数学知识和新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自主思考总结其中的联系,不断深化知识、内化知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高中生要提高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开展自主阅读、深入分析数学知识概念,理清学习思路,并且重视独立思考,积极摆脱初中学习习惯的影响,通过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在解题时利用旧有的经验和知识探索新的解题思路。在每节课程完成后,高中生要做好归纳总结的工作,按照指定的学习计划完成课后复习,系统总结和梳理所学知识,利用思维导图理清容易混淆的知识概念、定理规律等,通过总结、分析提高思维的熟练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从课改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際需求出发,进行课堂教学的革新,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之一。为此,作为一名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应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与实际,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院刚.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OL].学周刊,2018(22)

[2]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及解决策略初探[J].林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11)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