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联合舒适护理对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负面情绪的影响

2018-05-14 20:40石小侠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舒适护理心理护理

石小侠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联合舒适护理对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60例异常妊娠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心理联合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变化。结果:分娩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的负面情绪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产妇的负面情绪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异常妊娠产妇实施心理联合舒适护理,能够改善产妇分娩前后的负面情绪。

【关键词】 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异常妊娠;负面情绪

孕育新生命是延续人类发展与提高家庭幸福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部分产妇会出现异常妊娠现象,由此导致产妇的心理状态发生较大的改变。临床上异常妊娠产妇多数存在较为突出的负面情绪,并由此对产妇的分娩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对异常妊娠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成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方法,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还应当联合实施舒适护理。本文作者通过收集60例异常妊娠产妇,观察心理联合舒适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异常妊娠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05±1.20)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30±0.43)周,初产产妇24名、经产产妇6名;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6.90±1.15)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9.10±0.41)周,初产产妇23名、经产产妇7名,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异常妊娠产妇进行基本的健康知识宣讲并给予基础心理开导,根据主治医生诊断与开具的处方来对產妇进行用药指导,根据产妇病情特点与治疗需要实施饮食干预,向产妇及其家属宣讲日常自我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对产妇进行定时巡查与监护。

观察组实施心理联合舒适护理:1)心理护理:首先,由资深医护人员向异常妊娠产妇耐心讲解什么是异常妊娠、异常妊娠的形成机制、异常妊娠的治疗与护理知识;从而引导异常妊娠产妇对疾病有科学认知与重视,帮助产妇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疑惑解答。护理人员必须及时解答异常妊娠产妇提出的疑问,并通过通俗易懂的用语向产妇进行解释。从而消除产妇的疑虑,帮助产妇释放不必要的疾病压力。再次,移情,即帮助异常妊娠产妇转移注意力。若产妇的注意力长期停留在疾病上,那么对产妇健康与分娩均会形成不利影响;为此,护理人员必须采取移情护理策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从而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2)舒适护理:首先,产房环境舒适干预。在条件允许下对产妇的产房进行重新优化布局,增加鲜花、植被的摆放并依据产妇的喜好特点适度引入太阳光,从而改善产妇的产房环境。其次,身体活动舒适干预,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对产妇进行局部按摩,以缓解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再次,与异常妊娠产妇进行双向沟通明确其个性化需求,在合理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异常妊娠产妇的要求。

1.3 评价指标

负面情绪评价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SAS评分标准:由20个细分条目组成,各条目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赋1、2、3、4分,总分为20~80分;当SAS>50分时判断产妇存在焦虑情况,分数越大表明产妇的焦虑情况越严重;SDS评价标准同SAS[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前的负面情绪评价比较

未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的负面情绪无差异,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的负面情绪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产妇的负面情绪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分娩后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分娩后阶段,未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的负面情绪无差异,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负面情绪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异常妊娠的出现对于产妇及其家庭均会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不利于产妇的顺利分娩,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产妇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做出极端事件。加强对异常妊娠产妇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产妇顺利分娩具有重要的意义[3]。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心理护理是一种人性化与科学化服务的有机结合,将产妇作为护理的中心;在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与产妇加强交流,态度亲切、友善、耐心,语气真诚、尊重,对产妇进行恰当的生活指导和宣传,鼓励产妇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等措施其作用是药物治疗所不能代替的[4]。同时,配合舒适护理干预,能够以产妇的具体需求为出发点,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由于护理方法能够较好地贴近产妇的实际状况,因此能够取得超出常规护理模式的效果。研究也表明,在分娩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的负面情绪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产妇的负面情绪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由此可知,对异常妊娠产妇实施心理联合舒适护理,能够改善产妇分娩前后的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 施文,贾显静.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1):1949-1951.

[2] 夏同芳.舒适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心理状况及满意度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02(02):72-74.

[3] 孙莹莹.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措施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7):235-236.

[4] 李茹.心理护理结合舒适护理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05):2.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舒适护理心理护理
细节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