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云
“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认知;“善”需求教師和学生的“交往”身份,既以学生为中心又以教师为主导;“美”关注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在课堂的水到渠成中体现。
从尊重学生的独特认知开始。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认知方式,课堂教学的“真”就要从尊重学生独特的认知开始。
片断:《数字与信息》
师:小组内交流爸爸妈妈和你的身份证号。要求如下。
(出示课件要求)
1 不同人的身份证号会相同吗?你能从身份证号中看出一个人的生日吗?
2 不同的号码中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包含的信息吗?
3 你还知道些什么?
学生汇报:
生1:不同的身份证有相同的部分,我们小组的身份证号前面都是320。
生2:我能从身份证上看出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
师:不同人的身份证号会相同吗?
部分学生举手。
笔者注意到,在汇报环节学生纷纷跳过第一个问题转而回答其他问题,于是重复提问。从部分学生举手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或因为不知道答案,过于谨慎,不敢回答,或是因为明确答案,觉得是个“低水平”问题,选择漠视。这样“有商榷”必要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讨论之前先问,让学生猜测,学习结束后再问,进行反馈,给学生有大胆猜测与思考验证的过程。教学中各部分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认知。
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又有教师主导的课堂常常洋溢着“善”。原来教学环节围绕的是教师抛出的一个问题,现在则可能是学生的一个疑问加教师的问题。这两条主线的交流与解决相辅相成,源自一脉。在教学《加法简便计算》时,笔者就对一环节进行了微调,感受“善”。
《简便计算练习》片断:
核对: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65+79+21,先算79+21=100,再算65+100=165。
提问: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回答的孩子一会说加法交换律,一会又说加法结合律,半天讲不明白。
突然,一个孩子不急不慢地小结起来:不管是加法交换律还是加法结合律,连加算式里,先算任意两个数的和,答案都是对的。
高度精炼的小结。其他孩子听明白了吗?
笔者提问:是不是这样呢?大家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齐表示答案是一致的。
引导:答案一致的背后一定有原因。65+79+21为什么既可以先算79+21,又可以先算65+79,还可以先算65+21?
生1:都表示三个数的和
生2:先算79+21是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先算65+79是按正常顺序从左往右算的,先算65+21既要用到加法交换律又要用到加法结合律。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 “善”的课堂在“学生中心”“教师主导”中应运而生。
3.1 课堂的“美”源自新旧知识的自然衔接
学习是学生主动地、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的过程。教学就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笔者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将知识点与低年级的平均分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产生正向迁移,效果不俗。
片断:
(课件出示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
师:比较小宁和小春的邮票数量,可能有哪些情况?
生:可能小宁多,可能小春的多,也可能小春和小宁的邮票同样多。
师:你觉得那种情况能快速答出两人的邮票数量?分别是多少?
生:两人同样多好求,都是72÷2=36枚
师:是不是同样多呢?。
(课件出示 “小春比小宁多12枚”“分别有几枚?”)
师:你能用两条线段表示出小宁和小春的邮票数量吗?
生上台画图,其他学生看图说条件和问题。
师:刚才说两人同样多好求,怎样使小春和小宁的邮票一样多?同样多以后,什么发生了变化,怎样求解?小组内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基本顺利解答。
3.2 课堂教学的“美”浸润于课堂的水到渠成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会影响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得课堂进程水到渠成,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的认识,是在直接感知数量多少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而要能清晰地感知数量多少,则需要采用一一对应的比较方式。这不仅可以获得数量多、少的直观感受,还可以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因而这里的设计是在提出问题以后,利用学生“比一比”的经验,一个对一个地连线、比较,直观看到正好一个对一个地都对上,谁也没有多余,帮助学生理解“同样多”。动手操作给孩子带来了直接体验,并能在之后的认识>和<环节中主动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多少。整节课水到渠成,教学效果颇佳。
路漫漫兮,课堂的“真善美”需要教师转变更多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对其的探索笔者还将持续下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