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怀勇
情境导入环节的教学讲求“以情入境,由境促学”。这就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依据教材编排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情境和呈现方式,积极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课堂观察发现,教学情境导入方式类型主要包含如下几种:
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教学伊始,课上教师安排了一个“快速反应”小游戏,游戏内容是学生任意说一个数,教师能很快判断出其所说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对此,班级学生表示怀疑。有学生说了一个大数;有学生说了一些特殊的数;还有学生说了一些结构复杂的数。结果表明,课上教师都能迅速判定学生所举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看到这一情况出现,学生产生了“老师为什么能判断得这么快?”的疑问。课上教师顺势揭示“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教学课题,并指出:“通过学习本课知识,每个学生都能像老师一样快速判断出3的倍数”。
上述教学中,课上教师安排了一个略带挑战意味的游戏,故意制造一个“无论什么数,自己都能很快判断它不是3的倍数”的悬念。学生经过挑战发现,课上教师确实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其由此产生好奇心,想了解“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此时,教师出示引入新课教学,显得水到渠成。这一悬疑式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将他们带入到探究新知的学习状态中。
教学“用计算器计算”一课时。课上教师准备了两组算题,要求班级学生分组使用笔算或计算器展开计算比赛。比赛结果显示,笔算小组更快一些。当课上教师用屏幕呈现两组计算题,引发了使用计算器的小组学生“抗议”,他们认为笔算小组的计算题数字小、步骤少,只需口算就能解决,而所给计算器小组的算题数字大、步骤多,输入计算过程复杂,比赛因此不公平。此时,教师顺势提出“计算器这种便捷的计算,有时怎么不便捷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对计算工具辩证使用的交流讨论。
上述教学中,课上教师提供了两组类型不同,难度各异的计算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比赛。比赛结果显示,用笔纸计算的学生小组胜出。使用计算器的学生小组,没想到使用计算器计算会落败,由此引发认知心理冲突,由此产生比赛的公平性产生质疑。此时,教师从辩证使用计算工具的角度出发,适时提出思考讨论性问题,显得自然贴切。课上教师创设的冲突式情境,成功将学生带入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算工具”的认知思考状态中。
教学“认识圆”一课时。课前,教师准备了一些信封,每个信封中放了一些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纸片,课上分发给各个学习小组。学生很好奇,想要了解“信封做什么用?”教师随即提出了如下的学习任务:(1)摸一摸信封中的图形,从这些图形中找到圆;(2)找到圆后,想一想“怎么找到圆?”,并与小组交流。班级学生虽然知道圆是什么样子,但从未用这样的方式找圆,因此,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急切想要动手试一试,从信封里找到圆形纸片。
上述教学中,课前教师提供的信封材料,以及提出的具体学习任务,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欲望。一方面,信封中的材料很神秘,能诱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学习要求中包含了“摸一摸”、“ 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的感知圆的外部特征,比较发现圆与其它平面图形的特征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上述教师创设的任务式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感知“圆的外部特征”的操作活动状态中。
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时。课上教师用课件呈现了一张班级学生近期活动的“集体照”,并交代了广告公司准备将这张“集体照”放大,做一个班级展板;随后,教师在课件上呈现了广告公司制作的照片样稿,分别是“长边延长”、“ 短边延长”和“长边和短长都按一定的比延长”的三张“放大”照片。看到班级学生对不同“放大”方式的照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顺势提出:“这些照片中,哪一张的放大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等问题,自然导入新课教学。
上述教学中,教师呈现了班级学生“集体照”,交代了广告公司要做班级展板的背景,这是学生熟知的、有生活气息的生活场景,能引发他们的兴趣;接着,教师将“集体照”按不同范式进行“放大”,形成了认知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好奇心;随后,教师提出有关“图形放大”的思考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教师创设的生活场景式情境,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导入新授过程显得自然、合理。
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一课时。课上教师开门见山,直接出示教学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读题思考,询问其看到课题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求提出:“我想知道怎么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还有的学生提出:“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有什么用?”等问题。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梳理板书,并提出教学方向,带领学生进入探索“怎么算”的教学环节。
上述教学过程,教师能结合本课教学课题询问学生,明确其有什么想要学习和探索的问题;接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出学生所提问题的类型,明确哪些问题属于“是什么?”的概念性问题,哪些属于“为什么?”的探究性问题;哪些属于“有什么用?”的应用性问题。课上教师创设的引问式情境,带有明确的目标性,使得学生能依据个体学习需要展开新知探索,其学习动力自然得到激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九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