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锋 冯志刚 齐守明
从大英博物馆藏珍珠地划 “家国永安”枕的题款谈起
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方白釉珍珠地划“家国永安”枕,枕面左侧划“元本冶底赵家枕永记”铭文,右侧划“熙宁四年三月十九日画”年款(图1)。这方瓷枕经考证是河南鲁山窑的制品,从划花珍珠地装饰工艺断代上看,和枕上所题年款时代相符。这方瓷枕面世以来,引起藏界关注的不仅仅是瓷枕的装饰工艺或瓷枕的完整和完美,而是它的铭文题记——“元本冶底赵家枕永记”。“元本”即“原本”,“冶底”即村名或地名,赵家自然是窑主的名号。这里面最核心的关注就是“冶底”到底是哪里?
“冶底”考一:
我们首先从河南鲁山县、平顶山辖区由内及外地查找,及至河南省全境,没有发现“冶底”村名及与之相关的窑场(图2)。那就可以断定, “冶底”村肯定是河南省外的一个村落或窑场。
“冶底”考二:
我们从网上查询到,山西晋城有一个叫“冶底”的古村落。同时也找到了河南的望野先生2007年编著的《千年梦华——中国古代陶瓷枕》一书,在该书中望野先生撰写的《枕记》文章对“家国永安”枕上的题款有较大篇幅的论述:
“冶底”是山西晋城地区的一个地名,并且是古代晋陕豫驿路“清化大道”上非常重要的驿站。晋城是山西的东南门户,山西自古有峡谷状车马道路通往华北平原及中原腹地,人称“太行八陉”。其中南部三条陉道就分布在晋城市境内……“冶底”就出在清化一大道的中段……自宋及金时,冶底都非常繁荣发达。自冶底经清化一大道可以直达河南博爱(古清化),也就是宋金时期另一个巨大的陶瓷烧造地——焦作,此地就是闻名遐迩的当阳峪窑核心区域。由此可以确认两地的陶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包括学习与借鉴,甚至技术工匠和人员的交流。当年的行人过博爱,转沁阳,走济源,很方便就可以经孟津渡黄河,直入京畿腹地。按这条路可以发现,自山西泽州的冶底到河南鲁山的段店,是非常顺畅的一条通路。那么,在河南鲁山段店窑器物上出现的“元本冶底赵家枕永记”款识也就没有什么稀奇的了。
从以上望野先生的推论,“元本冶底赵家枕永记”中的“冶底”当是晋城冶底村无疑,而且在宋金时期冶底村必然有一个非常兴盛的陶瓷烧造业。但在其文字表述中似乎缺少冶底村陶瓷烧造遗址或民间收藏标本见证。为此,我们带着疑惑又进一步查阅了网上有关“冶底”村的介绍。
山西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距晋城市区15公里,现有人口2800余,是“古清化一大道”上的重要关镇之一、晋城市南第一大村、山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冶底村坐落在一个小盆地里,约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后的近三千年中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冶底村四周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西汉时期就兴起了冶铁作坊,到西汉末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东汉中期,冶铁业进一步发展,制陶业初步萌芽……三国至唐初,冶底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冶底村兴建岱庙,以后各代均有维修;元代以后,冶底村成为“清化一大道”上的一个重要驿镇;“清化一大道”西通秦陕,东经清化(今河南博爱)、新乡而达齐鲁,连接长安、洛阳、汴梁的重要驿道……在明清以前,冶底村為晋豫两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村镇建制的冶底,明清以前的工商业是没有现成资料考察的,冶底村东部至晋普山脚下,至今排列着200余个煤矿井的筒,这些井筒粗细不同,但是最初的井筒较细,至明清以后的井筒较粗,接近于今之规模。仅由此点可知,冶底村的煤炭开采业至少在宋元以前就有了。
鲁迅、顾烺合著的《中国矿业志》载:“本省(山西)铁矿以平定州、盂县及潞安州至泽州、阳城者最著,其开采始于二千五百年前,迄唐弥盛。”除了上述者200余个井筒之外,今之村东的新街部位原是一大片炉渣,这是冶底冶炼业的实物遗存,只是其确凿年代已无从考稽。依照鲁迅、顾烺的说法,我们推断冶底村有2500—3000年历史,似可以此加以佐证。
岱庙以西的出土古陶,虽未经最终证明其造于何年,但从其质料和形制上看,至少是宋代以前之物。
从以上摘录资料来看,对于冶底村的介绍内容基本都指向一个目标,即冶底村历史悠久,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是古代的一个冶铁重镇,冶底村的名字即由此而来。而我们比较关注的冶底村古代陶瓷业,除前面提到的“东汉中期,冶铁业进一步发展,制陶业初步萌芽”这句外,就只有后面模棱两可的一句赘述。这让我们考证大英博物馆藏的珍珠地划“家国永安”枕的题款“元本冶底赵家枕永记”中“冶底”的出处再次陷入了迷茫。
为了取得更多的印证,我们电话咨询了山西省考古界的老师,得到的回答是,晋城冶底村是古代冶铁的重镇,没有发现有古代烧瓷窑址,因此也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考古工作。
为了彻底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决定亲自到晋城冶底村实地调查。
2017年7月4日,我们驱车来到了晋城冶底村。诚如望野先生描述和网上资料介绍,冶底村确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村子规模不算太小,坐落在一个山包围合的盆地里,从风水角度讲,特别藏风聚气。村中房舍建筑百分之七十以上为明清传统风格,规划有序而干净整洁,古民居、古街道里里外外透着一股陈年岁月的醇厚味道。我们在村中游转,发现居住的人员较少,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我们登门拜访几户人家,谈及该村历史上有无烧造瓷器他们都很迷茫,谈起冶铁历史倒是都很兴奋。后来他们都说,你们问的事情到岱庙上找董老师吧,他知道的多。
我们到了村西高坡上的岱庙。这是一个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如资料介绍的,该庙兴建于宋大中祥符五年,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泽州县在这里设立了“岱庙文物管理所”,董老师就在这里负责管理和接待讲解。我们说明来意后,董老师非常热情,先是领我们参观了岱庙,之后才坐下来接受我们的话题。他自我介绍说,他叫董相林,是退休教师。父亲也是老教师,在村里很有威望,父亲退休后就专门在岱庙负责管理,对冶底的历史非常熟透,村里人非常敬重。他退休后接了父亲的班,继续在岱庙服务。他说冶底冶铁有记载,但烧制陶瓷印象不深。只记得他父亲生前曾采集过一些陶瓷片,后来修建庙前左侧的地堰时埋在了地下。我给他看手机上的瓷片标本,问他是不是此种类型的,他连说不是,印象是灰瓦片一类的。我们又问及村周边地堰上或其他地方有无发现过烧窑的痕迹或地层中有大量的瓷片堆积,他显得很茫然:“说我们这里有不少过去的煤窑井筒和冶铁的砂瓢,你们说的瓷真的没见过。”
通过一番交谈,感觉董氏父子在冶底村属于贤达人物。同时,我们也想到,岱庙作为冶底对外宣传的一个平台,网上的一些村情资料恐怕不少来自于董氏父子的介绍。“东汉中期,冶铁业进一步发展,制陶业初步萌芽”这句是否是对董老先生采集的那些灰陶片的一种描述?还有“岱庙以西的出土古陶,虽未经最终证明其造于何年,但从其质料和形制上看,至少是宋代以前之物。”是否也是基于对董老先生采集的那些灰陶片的推测?但从我们看到和听到的种种情况看,冶底村在宋代没有烧造瓷器的现象。
离开岱庙,我们在村子的周围寻看了一圈,我们看到了“清化大道”遗址(图3),可以认定冶底是古代西通秦陕,东经清化(今河南博爱)、新乡而达齐鲁,连接长安、洛阳、汴梁的一个重要驿镇,但在冶底村周围也没看到有可承载古代瓷器对外运输的河流(当然,这并不是陶瓷窑场成立的必须条件)。
综合各种因素,我们认为,“家国永安”枕题款“元本冶底赵家枕永记”中的“冶底”不能完全确定就是晋城的冶底村。
“冶底”考三:
河北磁县磁州窑窑场有一个“冶子窑”,窑以“冶子村”命名。明嘉靖《磁州志》卷一载:“冶子镇,在王城里(战国时威伯阳城),昔日陶冶,故名,今废。”又《磁县县志》第四章“乡镇村”、第二节“村庄”载:“冶子、石场隔凤凰沟南北毗邻,宋朝时陶瓷业兴盛,冶子专管烧制,石场专管采料,故分别取名冶子、石场。”以上记载表明,冶子是古代磁州窑主要烧造窑场之一,1986年和观台磁州窑等遗址共同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冶底”即为“冶子”的推想
“冶子”村在当地俗称“冶的(di)”,这个称呼由来已久,到现在当地老百姓都没有改变过。至于明代编写《磁州志》时开始把“冶的”改写成“冶子”,极有可能是当时的编撰者为了方便文字性表述,把“的”改成了“子”。
另外,我们从“的”字的使用上作分析。“的”字的词性应为副词,如目的、端的、标的等,延伸到“冶的”就是陶冶之地;以此推论,晋城冶底村是古代冶铁之地,故有了“冶底”的称谓。所以我们推测“底”和“的”可能是通假字,“冶底”极有可能就是“冶子(的)”。
2. 试从北宋鲁山窑、磁州窑同时期装饰工艺的相互关联来印证这种可能性。
鲁山窑虽没有进行正式发掘,但从民间收藏标本看,鲁山窑最晚从唐代就开始烧制瓷器,宋金元时期走向鼎盛。冶子(的)窑是磁州窑的一个重要窑场,过去从没有做过发掘工作,只到2015年5月冶子村旧村改造涉及到遗址保护,才首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次发掘面积350平方米,出土瓷片标本6万余片(件),发现了唐代到元代的地层。两相比较可以看出,鲁山窑与冶子(的)窑在烧造时段上是基本吻合的。其次,鲁山窑和磁州窑在北宋时期都流行珍珠地划花工艺,“家国永安”枕出自于鲁山窑没有异议,但它典型的珍珠地划花工艺和划题文字装饰和磁州窑如出一辙。还有其他装饰工艺,在同时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相似性,所以说,鲁山窑和磁州窑在烧造工艺和装饰艺术上是同根同脉的,“冶底”和“冶子(的)”是存在着内在关联的(图4-21)。
从鲁山窑划字装饰和划字题款谈和磁州窑的关系 及对其他窑口的影响
1. 从划字装饰说起
应该说,宋代北方窑口的珍珠地、划花等工艺是借鉴了唐代金银器上的錾花工艺才开创了瓷器装饰新局面的,这种现象在鲁山窑、登封窑和磁州窑都有表现,但运用划花的工艺将文字划在瓷器表面作装饰则是一个创新,目前发现最早的瓷器划字装饰器物一是鲁山窑这方“家国永安”枕,再就是观台磁州窑遗址出土的“福德枕壹只”(图4)和“福德”枕(残,图5)。“家国永安”有明确的纪年“熙宁四年(1071)三月十九日画”,“福德枕壹只”地层年代为宋熙宁元年至元符三年(1068—1100),時间上和“家国永安”为同一个时期,“福德”枕地层年代为宋建中元年至金熙宗皇统八年(1101—1148),时间上虽相差二三十年,但基本上也是同时期的产品。从三个枕的装饰技法上可以看出它们的相同点,枕面均以珍珠地为底衬,双线划出主题文字。不同的是“福德”枕在珍珠地上还划有花卉纹饰,增添了画面的美感;而“家国永安”枕的枕面两端分别划题纪年和款识,形式新颖,给欣赏者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更能让人玩味。且不论三方枕的生产时间谁先谁后,但双线划文字及单线划文字题款装饰对于划花工艺来说就是一种创新表现。
单线划文字装饰出现最早的应该是鲁山窑,“家国永安”枕上的划文字装饰就非常的规范、非常的前卫,对北方其他窑口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如山西窑口(图22-26)、河南窑口(图27-30)、磁州窑(图31-34)。
宋末金初,磁州窑在文字装饰技法的传承和弘扬过程中,不同于别的窑口的是表现出了最大的融合性和创新性。在从划花工艺向划字装饰演变的过程中,磁州窑又延续和借用了唐代以来的毛笔点彩装饰技法(图35、36),利用毛笔的书写之便,尝试并逐渐替代了划字装饰技法(图37、38)。
当这种尝试获得成功后,毛笔书法装饰则得到普遍推广并很快形成一个主流,进而毛笔书法装饰和毛笔绘画装饰共同成为了磁州窑的特色装饰品牌——“白地黑花”(图39-45)。
2. 从划字款识说起。
在北方各窑口中,瓷器上划题确切纪年款识较早的恐怕就是鲁山窑的“家国永安枕”“元本张家枕”和 “元本赵家花瓶”等几件标本器了。
如图1,“元本冶底赵家枕永记”“熙宁四年三月十九日画”款(公元1071年)
图46,“元符三年五月二十五日画”款(公元1100年)
图47,“元本赵家花□ 政和三年九月……”款(公元1113年)
图48,“元本赵家花瓶每卖千(钱)贰佰”款
图49,“元本赵家花瓶”款
图50,“元本张家枕”款
从以上这几款标识上首先感受的是“元本”这两个字。我们理解,既题“元本(原本)”就可以认定窑主不是本土的,而是从外地迁来。而且在迁来前在家乡肯定也从事陶瓷烧造业,而自家的窑场或许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名气,并有自己的品牌产品,迁居异地继续开办窑场后,出于怀念故土、难忘家乡的情怀,故在器物上题写了“元本”赵家枕、赵家花瓶或张家枕的题款。但这种潜在的家乡情怀却产生了一种商业标识和品牌宣传效应。
同时期的登封窑也有这种款识题写,可见,在中原窑口的这种文化现象对其他窑口形成了一种引领作用。磁州窑瓷器款识形态是在宋代晚期才开始出现的,最早见到的是模印题款,与鲁山窑的划字形式比起来就有些别具一格了。金代以后磁州窑的款识开始风靡,但它的表现形式就更别出心裁,见得最多的是窑戳,同时还有划字款、题书款、墨书底款。
(1)模印款(图51、52)
(2)划字款(图53):
(3)墨书(底)款(图54、55)
(4)窑戳(图56-61)
(5)题书款(图62、63):
窑戳和题款是磁州窑场的一大文化现象,目前发现的窑戳有张家造、张家枕、李家造、王家造、王氏寿明、刘家造、张大家造等不少于十几款;还有手书的“陈家造”“杨家造”“常家造”等款。
磁州窑器物上的窑戳和题款林林总总,可见磁州窑的窑工们在商品市场上是非常重视产品的品牌效应。在鲁山窑目前我们仅见有划字款,量不大,形式也单一,可见两窑口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磁州窑的题款文化明显形成了一个后发优势。
综上所述,笔者试图想印证两个问题:
一、鲁山窑“家国永安”枕上所题的“元本冶底赵家枕永记”中的“冶底”,有可能就是河北磁州窑的“冶子(的)”村;
二、鲁山窑和磁州窑在烧造工艺和装饰艺术上同根同脉,互相传承,是兄弟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