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录
1300年前的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一天唐玄宗和宰相宋璟谈论音乐,其中最为有名的话是“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这是唐代皇帝与宰相提到的唯一一次关于瓷器的记录,这表明鲁山花瓷是唐代最大的陶瓷名牌产品。但是这种瓷器是什么面貌?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不得其详,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的花瓷腰鼓在一段时间里被标为郏县黄道窑。上世纪50年代,陈万里、冯先铭先生首先造访鲁山窑,但是没有发现花瓷标本。20多年后,冯先铭先生等再次调查,终于在鲁山段店村的田野里发现花瓷,并且正是花瓷腰鼓。这样文献、实物、时间得以吻合,鲁山花瓷的面貌终于清晰。其意义不仅在于世界上各公私博物馆馆藏的此类藏品终于找到娘家,更重要的是中国最早的乳浊釉陶瓷产品的诞生地正是鲁山段店,而成为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一百多年后,遍布全中国的钧釉产品正是其遗传。因为其高贵的身份、著名的品牌在唐代当世随即被周围禹州窑、黄道窑、内乡窑、陕西耀州窑,乃至四川邛窑所仿造。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鲁山花瓷器物主要在洛阳及其周围的遗址、墓葬,尤其重要的是近年在西安大明宫的遗址区发现了鲁山花鼓及其盘、碗等,大明宫是皇宫,鲁山花瓷正是“宫里”使用的器物品种。洛阳是唐王朝的两都之一,这就是说鲁山花瓷是限于唐两京一带使用的陶瓷品种,可见其身份的高贵。
腰鼓是鲁山花瓷中最重要的品种,也是鲁山花瓷称为唐代名瓷的主要器物。所以这里对腰鼓作系统探讨。以前有多位学者撰文研究,主要有周菁保、牛龙菲,叶倩最为系统。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和民间出现的收藏资料,作一些补充和尽可能的完善。
腰鼓的概念
何谓腰鼓,唐代杜佑最先描述其形状和质地,“近代有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杜佑在唐德宗和唐宪宗时(780-820)曾两度为宰相,对当时乐器的描述应该是准确的,所以唐代腰鼓所见均为大型者,小型腰鼓则用木料制作(注:《通典·卷一百四十四·乐四》,相同的记载还见于《通志略》乐略第二)。
《旧唐书·卷二十九》也有叙述:“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本胡鼓也。”而且明确其本为胡乐。
之后北宋的马端临也以为“腰鼓之制,非特用土也,亦有用木为之者矣。土鼓,瓦音也。木鼓,木音也。其制同,其音异,祢衡衣采衣所击者是也”(《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九·乐考十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腰鼓与羯鼓的区别。牛龙菲认为腰鼓是细腰鼓的省称。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彭东焕、王映珏的文章,他们认为按照文献,腰鼓的形制是广首纤腹的细腰形,击鼓方式是手拍与杖击结合;羯鼓的形式是直筒形,击鼓方式是两头用杖击打。周菁保认为等称为细腰鼓。作者认为其分析得当有理。
这里最直观的图像是河南巩县北魏石窟中的一幅图像,左边击打羯鼓,右边则是腰鼓(图1)。而洛阳北魏正光元年(520)元邵墓的陶俑也是羯鼓(图2)。
唐代以前腰鼓的实物遗存
陶腰鼓,长4.7厘米,河南省偃师前楼北魏石棺墓出土(图3)。 该鼓腰细腰三道旋纹,两头放大状,两头为平沿外撇。
隋唐出土或馆藏的腰鼓遗物,目前所见实物资料有:
白釉贴花伎乐人物腰鼓,长约48厘米,该件曾经为日本人收藏,近年有人从日本购回(图4)。该腰鼓白釉泛青,鼓口处为莲花纹装饰,腰间上下有莲瓣纹,两头外壁各贴花八个伎乐人物图案。其釉色和装饰均为北朝晚期到隋代的釉色和装饰面貌,故列入隋代。
西安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李宪墓出土的陶质彩绘腰鼓两件,一件长35.5、口径15、腰径5.8厘米,另一件长39.7、口径17、腰径7厘米。这是目前所见唐代最早的腰鼓实物资料(图5)。
耀州窑黑釉钧斑花鼓,长65.8、口径22厘米,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藏,西安市东郊纺织城出土(图6)。叶倩谈到1982年西安大明宫出土一件黑地花瓷腰鼓,长56厘米,存于西安市文物库房。另外还提到杜甫草堂出土有较小的腰鼓,但是没有提供来源信息。从图形看,與此腰鼓相似。
黑色鼓面蒙皮泥质腰鼓,长46和55厘米,新疆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图7)。
日本正仓院藏日本三彩腰鼓,长38.3、口径21.8厘米(图8)。
黑釉腰鼓,长48厘米,长安县博物馆藏(图9)。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花瓷腰鼓,长58.9、鼓面径22.2厘米(图10)。
青黄釉腰鼓,长17、口径9.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图11)。
近年来,一些收藏家还陆续收到一些腰鼓:
花瓷腰鼓,长48厘米,洛阳龙门博物馆藏,曾经在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展览(图12)。
花瓷腰鼓,长45厘米,深圳私人藏(图13)。
花瓷腰鼓,长32厘米,深圳私人藏(图14)。
三彩腰鼓,长32厘米,深圳私人藏(图15)。
由于目前所见资料有限,腰鼓类型也有限,所以年代的排序仍然有困难,但一般多在盛唐,我们将其按照大小作一个统计(图16)。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每一个腰鼓的长短、鼓口直径不同,但是我们只是根据长短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4种规格,①长50厘米以上的3件;②40至50厘米5件;③30至40厘米5件;④20厘米以内的1件。
唐代花瓷腰鼓产地
关于花瓷腰鼓的产地,叶倩认为有唐宋陶瓷腰鼓窑址10个。根据目前考古资料,可能还需要补充一些。唐代花瓷腰鼓的生产有如下窑址:
鲁山窑。这是唐代有记载的花瓷窑址,考古调查也已经证实。
1988年的调查中,数量也是较大,赵青云先生等认为“数量多,花色各异”“最大者长约70、腰径11、腰中竹节间距10厘米,最小者长约35一40、腰外径9.5、腰中竹节间距3.5、鼓腔外径20厘米”(图17)。
冯志刚的调查:腰鼓涉及3种釉色、5种形式(图18)。
段店窑出土的腰鼓标本一般列入盛中唐时期。有黑瓷、黑瓷花釉和茶叶末花釉,装饰为大块斑状。
下白屿窑。河南禹州下白屿窑址出土过花鼓标本(图19)。
长沙窑。出土的黄釉彩绘腰鼓,残长42.2、残口径27厘米(图20)。
四川邛窑。出土的花瓷腰鼓(图21)。
陕西耀州窑。标本如图6。
那么,目前可知道唐代花瓷腰鼓产地有5个窑口,鲁山所见最多。时间上,河南所见的鲁山、禹州和陕西耀州窑均为盛唐,四川邛窑和长沙窑为晚唐时期。可见盛唐时期的鲁山窑花瓷腰鼓在数量上最大,当然质量也是最好。
腰鼓的使用方式
持鼓方式。
牛龙菲统计了敦煌壁画中的腰鼓图像出现有200处,其中隋唐五代有160余处。另外,克孜尔、土木库拉、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中多有腰鼓图像。这里仅就几种持鼓方式作一介绍。
腰鼓的持鼓方式,有站立持鼓、骑马持鼓、席地持鼓等。
A.骑者持鼓(骑奏),如彩陶骑马击腰鼓俑,西安唐开元十二年(724)金乡县主墓出土(图22)。
三彩骑骆驼击鼓腰俑,西安南郊唐墓出土(图23)。这两个骑马击腰鼓俑,一个是女俑两腿跨骑,将腰鼓放在腹前马背上;一个是戴扑头的大胡子胡人侧坐于骆驼之上,腰鼓悬胸前。
B.跪地持腰鼓(跪奏)。
席地持鼓俑,克孜尔石窟第123窟南甬道外侧壁,6世纪中至7世纪末(图24)。
腰鼓夹在左壁间的做法,周菁保认为是印度式的做法。
席地持鼓俑,巩县石窟第4窟北壁壁脚伎乐人像, 6世纪中期(图25)。
席地持鼓俑,山西太原开皇十二年(592)虞弘墓石棺围屏雕刻(图26)。
三彩席地击腰鼓俑。巩县出土的三彩腰鼓俑可以说是上述南北朝时期记载的击打腰鼓习俗延长至盛唐时期的一个例证(图27)。
供养伎乐人物彩绘,敦煌石室(图28)。
细腰鼓俑,武昌何家珑188号墓出土,初唐时期(图29)。
这六件席地持腰鼓俑和图像中,前一件俑夹于左臂间,后五件鼓悬于胸前,统一的坐姿特征是双腿跪地。
C.站立击腰鼓(舞奏)。
伎乐人物,云冈石窟第16窟南壁西侧佛龛门楣,北魏(图30)。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晚唐乐舞图(图31)。
伎乐壁画,西夏甘肃东千佛洞石窟壁画第七窟中心柱背面(图32)。
站立击鼓的图像显示,腰鼓均是挂在胸前,边舞边奏。
腰鼓蒙皮的方式。
腰鼓两头蒙皮,用于击打发声。那么皮是怎么蒙上去,在击打中还不至于松动变声。实物没有蒙皮,明器只有示意,图像一般省略,幸亏个别的雕塑留下了蒙皮的方式,使我们对此得以理解。叶倩注意到了鼓皮的固定方法,但是主要是着眼于绳子的穿扎方式。这里只补充一下鼓皮的固定方式。
皮包在鼓面上,周边用绳子扎住,如新疆阿斯特拉古墓出土的鼓(图33)。这种方式的问题是在敲击中容易松动滑脱。
这里有两件雕塑俑显示了腰鼓蒙皮的两种方式(图34、35)。
这两件雕塑显示了腰鼓蒙皮的方式:相同的是两头的圆形皮的边缘都是事先用多组绳子固定住,这种绳子与腰鼓长度相同,套在腰鼓上之后绳子绷直,但是没有绷得很紧,尤其是在打击时绳子会松动,所以腰鼓中间的细腰就起了作用,再用一根绳子从中间把这多组绳子横扎起来,两端的皮就绷紧并且在敲击中也不会松动。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把相邻的两组绳子扎在一起,也是一种绷紧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周菁保认为是都昙鼓,而且这种做法传入日本,其实已经是将腰鼓作为鼓架子,已经失去细腰的作用。湖南的青瓷腰鼓显示了第一种方式,成都王建墓雕塑显示了第二种方式。
关于腰鼓蒙皮在广西有专门的记载,南宋时在桂林任府学教授的周去非在所著《嶺外代答》一书的《乐器门》中更详细地记有:“静江腰鼓最有声,腔出于临桂职田乡,其土特宜,乡人作窑烧腔。鼓面铁圈出于古县,其地产佳铁,铁工善锻,故圈劲而不偏。其皮以大羊之革,南多大羊,故多皮。或用蚺蛇皮鞔之,合乐之际,声响特远,一、二面鼓,已若十面矣。”
《宋诗钞》范成大《西湖诗抄》“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三首”:“蚺鼓揭天惊客坐,象鍪航海厌蛮琛。三千客路长安远,故旧书来直万金”(作者自注:南人以蚺蛇皮作腰鼓,响彻异常。交趾以象革为兜鍪,皆异事)。 这里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腰鼓鼓面的蒙皮是羊皮或蛇皮;二是,皮用铁圈固定。
腰鼓的渊源考略
腰鼓的渊源考证,目前有两种意见:
一是源于中国。伍国栋、牛龙菲认为,甘肃、青海马厂文化中有一种两头大、中间细的器物,应该是腰鼓。叶倩对早期腰鼓梳理最多、最详细,整理出新石器时代的8种早期鼓的形式,其中就有腰鼓。这种观点涉及到的器物时间差距太大,中间的连续环节缺乏,目前没有得到公认。
二是由外国传入。周菁保认为是古印度在公元前1世纪已经有了腰鼓(图36),称为达马鲁(Damaru)。这种观点的依据充分,符合时间、地点的持续性。本文作者发现一件银钵上也有腰鼓图像,7世纪,原作者认为可能出自伊朗塞克勒收藏(图37)。该钵分为六个开光,每个开光内饮酒、舞蹈、弈棋、相扑等,其中之一组两个伎乐人物,一个弹奏箜篌,一个打击腰鼓。
如果这个钵属于萨珊帝国,则表明腰鼓最远出现于伊朗;若果该钵属于粟特,那就有可能是安国。这是目前看到的7世纪最西方腰鼓图像了。
腰鼓是胡乐,何时传入中国?
目前可见到的实物资料是河南省偃师前楼北魏526年左右石棺墓出土的陶腰鼓,长4.7厘米。该鼓腰细腰三道旋纹,两头放大状,两头为平沿外撇。
隋唐正史的记载:一是东晋说,二是北凉说。
东晋说。
《隋书·卷十五·志第十》记载:“《礼毕》者,本出自晋太尉庾亮家。亮卒,其伎追思亮,因假为其面,执翳以舞,象其容,取其谥以号之,谓之为《文康乐》。每奏九部乐,终则陈之,故以礼毕为名。其行曲有《单交路》,舞曲有《散花》。乐器有笛、笙、箫、篪、铃、腰鼓等七种,三悬为一部,工二十二人。”之后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六·乐六》重复了这一观点:“本自晋太尉庾亮家。亮卒,其伎追思亮,因假为其面,执翳以舞,象其容,取其谥以号之,谓文康乐。每奏九部乐,终则陈之,故以礼毕为名。其曲有散华乐等。隋平陈,得之,入九部乐。乐器有笙、笛、箫、篪、铃、腰鼓等七种,三悬为一部。”
庾亮是东晋太尉,那么腰鼓最早传入中国的时代是东晋,用在《礼毕》曲中。
北凉说。
《隋书卷十五志十》记载《西凉》《龟兹》乐中均用到腰鼓,是后凉(386-403)吕光消灭这二国之后得用之,北魏平五凉又将其东来,北周继之。
《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七》的《乐部·乐志》认为:“《龟兹》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乐,记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萧、荜篥、毛圆鼓、都昙鼓、答腊鼓、腰鼓、羯鼓、娄鼓、铜拔、贝等十五种,为一部,工二十人。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姿伽儿》、舞曲《小天》《疏勒监》。”其中提到腰鼓在后凉吕光时期得到龟兹乐的同时,也得到这一乐器。
《册府元龟·卷五百七十》也重复了这一记载。又《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六·乐考九》:“魏鼓(杖鼓、相鼓、细腰鼓、正鼓、和鼓)昔苻坚破龟兹国,获羯鼓、皆鼓、杖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腰,宋萧思话。所谓细腰鼓是也。”
这里是说北凉吕光平龟兹,而将其腰鼓带入中原。
其后腰鼓至少在南朝宋时代逐成为好事者喜爱之乐器。
《宋书·卷七十八》载:“思话年十许岁,未知书,以博诞游遨为事,好骑屋栋,打细腰鼓,侵暴邻曲,莫不患毒之。”
《南史·卷十八》也记载了这一故事:“思话十岁许时,未知书,好骑屋栋,打细腰鼓,侵暴邻曲,莫不患毒之。”其后《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二》也重复了这一故事。
打细腰鼓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成为当时少年的娱乐活动,犹如今天的富二代开着跑车大声播放着摇滚乐招摇在街头一般,也是一种时尚。
到隋朝腰鼓已经列入宫廷乐器,见于《隋书》和《文献通考》中使用腰鼓的乐曲有《神白马》《疏勒》《高丽》《礼毕》等。
到唐代腰鼓已经成为广泛意义上的乐器,见于《旧唐书》《新唐书》《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和《太平御揽》的诸文献中使用腰鼓的乐曲有:《西凉伎》《龟兹伎》《疏勒伎》《高昌乐》《婆罗门乐》《安国乐》《高丽伎》《礼毕》《散乐》,而且在佛教乐曲中也广泛出现。
同时也表明在西凉、龟兹、疏勒、高昌、安国、印度,乃至高丽都有腰鼓的流传。关于高丽乐中腰鼓的存在,有人专门研究。其中的安国就是昭武九姓之一的粟特地区国家。
腰鼓在唐代之后流传
腰鼓在北宋之后,周菁保认为击打方式改变,名为杖鼓。可是文献中还是多见腰鼓的叫法。
新发现的烧造腰鼓的瓷窑。
越窑,北宋青瓷褐花腰鼓(图38)。
广西诸窑。广西在北宋时期腰鼓烧造较多,目前所知有藤县中和窑、容县城关窑、桂林东窑、永福窑田窑,共4个窑口。
如青瓷褐彩腰鼓,桂林东窑出土(图39)。李铧认为:“从近年来桂林城市考古中发现,东窑早期产品多与湖南衡阳蒋家窑的晚期产品和桂林瓦窑‘小窑的产品共存。蒋家窑中发现有‘至和二年款窑具。桂林瓦窑‘小窑的废品堆积层中也发现不少罐肩刻划有‘庆历六年‘皇祐‘嘉祐八年‘治平三年等纪年款。与东窑有着同样‘开元通宝钱币纹装饰的黄阳司窑址上也发现有‘庆历五年款的碾轮。据此推断,东窑应与上述窑同时代。上限不会晚于北宋中期。”
青瓷褐彩蛇纹腰鼓,长57.6厘米,桂林市郊区永福县窑田岭窑出土大量腰鼓残片,其中一件腰鼓内腔写有“蒋小八”“蒋四”等,有可能为工匠姓名。
青瓷黑彩腰鼓H49③,长61.2厘米,广西永福县窑田岭Ⅲ区宋代窑址出土(图40)。
《桂海虞衡志》一书的《志器》篇中提道:“花腔腰鼓出临桂职田乡,其土特宜鼓腔,村人专作窑烧之,油画红花纹以为饰。”讲的应该就是这种腰鼓。
观台窑。观台窑出土有宋代点白斑或褐斑、刻花腰鼓,时间在北宋(图41)。
宋代耀州窑,4件腰鼓,均为青釉刻花腰鼓(图42)。
浙江衢县两弓塘窑,青瓷褐彩腰鼓(图43)。
河南窑沟窑。白瓷黑花腰鼓(图44)和黑釉刻花腰鼓(图45)。
汝官窑。1989年窑址区出土的黑釉半截腰鼓(图46)。
山西交城窑,就是史料中所谓的唐代花瓷腰鼓。
可以看出,宋金時期至少有7个瓷窑生产腰鼓,其品种主要是白釉或黑釉刻花、白地黑花、青瓷黑花,观台和交城的黑釉花斑只是其中一种,当然这些也可以称之为花釉,但与唐代相同的花釉生产只有两个窑口,这也可见纯花釉的延续。
现可见到的宋金腰鼓实物(图47-50)。
文献中腰鼓的延续。
辽代腰鼓继续使用于宫廷乐曲和官府乐曲。
《辽史·卷五十四》:“散乐器:篥、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筝、方响、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拍板。”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第二十八程至咸州,未至州一里许有幕屋数间,供帐略备。州守出迎礼仪如制。就坐,乐作,有腰鼓、芦管笛、琵琶、方响、筝笙、(秦)箜篌、大鼓、拍板、曲调,与中朝一同,但腰鼓下手太阔,声遂下而管、笛声高,韵多不合,每拍声后继一小声。”
关于辽代的腰鼓,陈秉义、杨娜尼、王珺作了详细的考察,列举了多种壁画资料。
北宋和南宋腰鼓在宫廷乐曲仍然使用。
《宋史·卷一百四十二·志第九十五》记载:“法曲部,其曲二,一曰道调宫《望瀛》,二曰小石调《献仙音》。乐用琵琶、箜篌、五弦、筝、笙、觱栗、方响、拍板。龟兹部,其曲二,皆双调,一曰《宇宙清》,二曰《感皇恩》。乐用觱栗、笛、羯鼓、腰鼓、揩鼓、鸡楼鼓、鼗鼓、拍板。鼓笛部,乐用三色笛、杖鼓、拍板。”
另外两宋时代腰鼓在军乐中也有使用。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五》:“随筵乐例:大鼓、杖鼓、腰鼓、舞剑、浑脱、角抵、笛、拍板、破阵乐、投石、拔拒、蹙鞠。”
《武编·前卷六》:“充签酱羊肺六百二十五具。并四等充羹盐三人一合;四十一斗六升。酱人半合;六十二斗五升。醋每人一合;一十二石五斗。椒五人一合,二石五斗。姜十 人一两,七十八斤零一两。葱三人一两,二百九十六斤零四两。随筵乐例,大鼓、杖鼓、腰鼓、笛、板,破阵乐舞,剑,角抵,投石枝柜。”
两宋时代腰鼓在民间广泛使用。
《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曰‘蜡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苏轼集·卷四》:“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何异琵琶弦,常遭腰鼓闹。”
《苏轼集·卷七》:“前年赏花真盛哉,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
《全宋词》中北宋李弥逊(1089-1153)《水调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
《宋诗钞》梅尧臣《宛陵诗抄》之《莫登楼》:“腰鼓百面红臂鞲,先打六么后梁州。”
《宋诗钞》沈辽《云巢书抄》之《踏盘曲》:“社中饮食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
《宋诗钞》陆游《剑南诗抄》之《过磨盘得风挂帆》:“全番长笛横腰鼓,一曲春风出塞声。”
《宋诗钞》:“琵琶弦繁腰鼓急,盘凤舞衫香雾湿。”
宋代腰鼓好像还用于丧礼乐曲中,见《宋诗钞》秦观《淮海集抄》之《雷阳书事》:“一笛一腰鼓,鸣声甚悲凉。借问此何为,居人朝送殇。出郭披莽苍,磨刀向猪羊。何须作佳事,鬼去百无殃。”
金代腰鼓在民间的使用。
《全金诗》卷五九:元德明《观柘枝舞》:“空烦腰鼓揭春雷,打彻凉州殊不顾。”
《全金诗》卷三十,王寂《题右阁使琼花后土像》:“石排方面蔑石段,铁锢瘦中腰鼓样。功夫精密业长久,位置尊严气高张。”
唐圭璋《全金元词》元好问《赋芍药扬州红》:“花到扬州佳丽种,金作屋,玉为阶。门前腰鼓揭春雷。倚妆台。”
元好问《中州集·丙集第三》:“石排方面蔑石段,铁锢瘦中腰鼓样。”
《中州集·癸集第十》王庭筠《舍利塔》:“腰鼓声乾揭画梁,彩云擎出柘枝娘。”
元代继续使用腰鼓。
唐圭璋《全金元词》之白朴《风入松》:“腰鼓揭春雷,更将红酒浇浓艳,风流梦,不负花魁。”
到明代,在宫廷乐曲中继续使用腰鼓。
《明史·卷六十一·志第三十七》:“大宴。洪武元年定殿内侑食乐……四夷舞乐:腰鼓二,琵琶二,胡琴二,箜篌二,头管二,羌笛二。”
《明会要》:“土之属:埙,水盏,腰鼓。(用土为之)”
《明会要》:“四夷乐器:腰鼓二,琵琶二,胡琴二,箜篌二,头管一,羌笛二,筝二,水盏一,板一。”
钱谦益编《列朝诗集·乾集之上》之明宣宗皇帝《喜雪歌》:“村村腰鼓聚宴饮,庶几时平今见之。”
明《陈子龙集·附录卷五(陈忠裕全集卷末)》:“如帝释既远,修罗药叉,交起搏战,日轮就瞑,鹏子鹗母,四野群飞。卧子张以太阴之弓,射以枉矢,腰鼓百面,破尽苍蝇蟋蟀之声,其功不可泯也。”
清钱谦益《牧斋集·初学集卷九》:“须臾技尽腰鼓退,西凉假面复何在?”
《牧斋集·有学集卷二》:“丝竹迎风腰鼓急,花荡影舞衫多。”
《牧斋集·有学集卷十三》:“残灯欲话升平乐,腰鼓勾阑不尽哀。”
清代腰鼓在宫廷乐器中继续存在。
《清史稿·卷一百一,志乐八》:“花匡鼓,即腰鼓,木匡冒革,面径一尺五寸二分,匡高一尺六寸,绘花纹。座以檀,四柱交趺,以铜镮悬鼓而击之。”
徐珂《清稗类钞·廉俭类》:康熙时期“至耕耤之乐,不同他典,所用有腰鼓、拍板,所歌皆御制禾词,每歌一句,偃旗一次,上四推毕,诸王及诸臣始耕。”
另外,腰鼓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继续使用。
清徐珂《清稗类钞·风俗类》之《八番俗尚》:“盖八番徙自粤西,犹故俗也。妇免身三日,即出耕作,而夫坐蓐抱儿,不出户。其获稻,则和秸储之。刳木作臼,曰椎塘。临炊,舂稻而作食。燕会,则击腰鼓为乐。” 这是说广东西部的少数民族使用腰鼓。
《清稗类钞·物品类》之《辰州苗器》:“苗民器用颇多,如犂耙、锄镰、长柄刀斧、箩筐、背笼、背枷、桔槔、筒车、机梭、纺车、蚕筐、鼎锅、釜筜、碗箸、杓盂、项圈、手钏、网巾、衣服、升斗、戥秤、剪刀、針锥、尺、梳栉、碓磨、火枪、杆子、环刀、弓弩、兜鍪、皮甲、锣鼓、号头、芦笙、画角、腰鼓、铙钹之属,皆自为之,能通其用。”这是说苗族乐器中有腰鼓。据记载,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象州县和金秀瑶族自治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两件清代陶瓷腰鼓,刻有“岁次道光二十一年蒋告(造)作长古(鼓)一个。十方庆旺,四远声扬”字样,而且此种腰鼓至今仍传扬击打。这表明清代陶瓷腰鼓的持续。
结语
腰鼓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一种音声供养乐器,也见于拜火教。其传入时间在东晋,从现存实物看,这一时期主要为陶器和单色釉,到隋唐时期开始成为宫廷乐器,与花瓷、三彩并用;北宋已经传播至民间,这时期的陶瓷腰鼓为花釉和装饰陶瓷。元明清持续使用,多种材质并用,而流传至今,并传至日本、朝鲜,融入东亚许多国家的民族乐器之中。腰鼓在东亚是一种快速传播、深受喜爱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