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旺 李五祥
【摘要】为了调查高职生的心理韧性现状,文章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74名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来源等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韧性;逆境
心理韧性(resilience),又称心理弹性,指个体在面对生活困境、受到伤害或者其他重大压力事件时,依旧能够有一种良好的适应,即个体在逆境中的反弹能力。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对心理韧性的培养来提高学生抵抗压力的能力,以建立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有研究证明了心理韧性水平高的学生与心理韧性水平低的学生相比更容易察觉到压力事件的出现,且还能够正确估计压力事件的危害程度;还有研究发现,好的心理韧性水平的形成与农村大学生抑郁水平的下降存在正相关;同时也有研究证明心理韧性水平可以估计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心理症状以及评估其自杀风险。高职学生在年龄上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一样,他们具有一般大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特征,但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所学专业所带的职业特征,高职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与其他高校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如高考失利带来的理想与现实自我的冲突,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角色适应困难以及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授课方式带给学生人生目标定位的迷茫。而贫困生作为高职学生中又一特殊群体,相对其他的同学而言,他们所面临的是来自经济、学业以及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导致了许许多多的心理问题: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依赖心理等。高职贫困生群体在面临着如此大的压力时可能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所以对他们的心理韧性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目的在于为从事高职学生工作的教师提供一个教育管理学生的新途径,同时为促进对高职贫困生的教育提供心理学的调研依据。
(一)对象
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在读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580份。问卷筛选过程中剔除问卷填写不完整者,收回问卷574份,有效率为95.6%。其中男性291份(50.7%),女性283份(49.3%)。调查中,贫困生276人(48.1%),非贫困生298人(51.9%)。年龄18到22岁之间,平均年龄20岁。
(二)方法
1.学生基本信息调查表。学生基本信息调查表包括学生性别、年龄、生源地、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贫困生等信息。
2.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本研究采用了Connor和Davidson(2003)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属于自陈式量表,是测量心理韧性使用最为普遍的测量工具。于肖楠等人对其进行了中文版的修订,量表一共25题,分为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三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0=从不,1=很少,2=有时,3=经常,4=几乎总是),总分为100,得分与心理韧性水平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心理韧性水平越高。
3.施测流程。经培训后由各系辅导员组织所在系学生进行集中测试,宣读指导语后,由被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题目作答。
4.统计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为了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是否独生、不同生源地以及是否贫困生的高职学生在心理韧性上是否存在差异,按照不同的分类对高职学生心理韧性的总体水平以及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三个维度的总分分别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结果如表1。
从表1中可知,按照性别分类,高职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总体水平、坚韧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男生在该两个项目上的平均分均高于女生,而在力量性和乐观性两个项目上未发现性别差异。
按照年级分类,高职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总体水平、坚韧性和乐观性三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二年级学生在这三个项目上的平均分均高于一年级学生得分,而在力量性上未发现年级差异。
按照是否独生分类,高职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总体水平、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四个项目上均未发现显著差异。
按照生源地分类,高职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总体水平、坚韧性、乐观性三个项目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在力量性项目上P=0.08属于边缘显著(0.05
按照是否贫困生分类,高职学生在力量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贫困生的力量性高于非贫困生,而在心理韧性的总体水平、坚韧性、乐观性上未发现显著差异。
(一)高职生心理韧性的性别差异
男生的心理韧性总体水平高于女生,这个结果与雷万胜等人所做的关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调查结果不同,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所选取的本科生群体为被试,而本研究选取的被试是高职学生,可能存在学历水平上的差异;且他们的研究被试抽取的是南昌市的高校,而本研究抽取的被试来自贵阳市,可能存在地域文化上的差异。回顾笔者在单位的學生工作的经历,近年来几次学生自伤事件,当事人都是女生,因为情感问题受挫。对于结果上的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验证。
(二)高职生心理韧性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中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心理韧性在总体水平、坚韧性和乐观性上要优于一年级学生,原因很有可能是成熟,二年级学生在面对逆境的时候更能够展现出高的韧性水平。同时,年龄较大的二年级学生可能面对过比一年级学生更多的困境,所以他们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更能够展现出较高的韧性水平。这一结果与Hannah的研究不一致,Hannah发现韧性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原因是高年级学生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因为本研究中未涉及调查三年级学生,故可以对被试做追踪调查,看是否会出现与Hannah一致的结果。
(三)高职生心理韧性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在是否独生子女这一个类别上,心理韧性在总体水平、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四个项目都未发现显著差异。过去的研究认为独生子女因为受到父母关爱较多,自身面对挫折能力会比非独生子女弱,心理韧性水平会更低。而本研究出现这一结果,很有可能是因为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许多原来属于独生子女的,现在变成了非独生子女,这一角色变化使得调查结果出现了差异。
(四)高职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生源地上的差异
在不同生源地这一类别上,来自城镇的学生的心理韧性在总体水平、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上的得分都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出现这一结果,原因可能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学生的各方面生活条件水平并不差了,反而许多城镇学生的家长还鼓励孩子利用假期时间去体验生活等。同时,因为城镇、农村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异,城镇生活的学生接触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