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明
【摘 要】高中生正处在一个较为敏感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在这一阶段承受着极大的学习压力,面临着社会、网络等一系列的不良诱惑,极有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此时及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还需教师、家长的一同配合,帮助学生度过这一关键时期,健康发展。本文针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 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策略
近年来,高中学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各种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高中学校也在积极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探寻出更为有效的手段,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作用。
一、加大宣传力度,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工作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十分紧张。为了让学生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学府,师生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教与学的工作。教師将主要的精力和重心都放在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上,很容易忽视他们潜在或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严重不足。因此,加强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其次,由于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不足,对自身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也不了解,学校和教师需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比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官网上设置一个“心理天地”,让学生通过这一栏目了解什么是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怎样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当然在这个板块中还要增加一些小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心理问题离我们很近,还可以起到警示和指导学生的作用。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宣传,学生在进入校园网站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地看到;在班会上宣传心理教育,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丰富班会的内容,让班会内容不仅仅只是知识学习,还有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宣传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在给学生提个醒,在宣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为接下来的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二、开展活动,通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当然,仅仅开展宣传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体体现在实践中。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也为了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下放松身心,学校可以以开展活动的形式来实施教育,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举办一些竞赛性质的和心理有关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心理问题。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剧大赛,让学生以班级或是自由队为单位进行比赛,学生要选择一个心理现象,然后自己谋划出一个简单的心理剧,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要求学生通过心理剧体现心理健康问题,并在剧中体现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对学生来说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以这样的形式进行教育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并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使学生有更深的理解。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想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潜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深入的了解学生,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学生对教师普遍存有畏惧心理,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问题对教师讲。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室,形成一个师生沟通的良好环境,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随时可以来到这里与教师倾诉。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保守秘密,否则则会失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在青春期有一些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只要勇敢地面对就可以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心理咨询,让学生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学校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学生咨询的隐私。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关心身边的同学,努力创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作为心理辅导老师,要把心理咨询室布置得温馨一点,温馨的环境更容易让学生放松下来,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说出自己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把心理咨询室装扮成以橙色为主题颜色的温馨小屋,暖色会让房间变得温暖。同时,采用平易近人的沟通态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四、整合学校、家庭资源,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程较为系统、全面,如果仅仅依靠学校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无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此,要整合学校、家庭资源,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父母起着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到每位家长的想法,对于那些观念落后的家长,要正确、积极的引导,定期召开家长会,让部分家长听取其他家长的意见和想法,并且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让每位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全新的认识。另外,家长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掌握孩子心理的变化,当孩子心理出现波动时,要耐心地劝导,深入到孩子的内心,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想法。当然,教师要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反馈给家长,便于家长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以便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通过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给高中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不会将内心的想法隐藏起来,而是积极与家长、教师沟通,从而获得更多的正能量。
五、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不再完全占主导地位,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压力,此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教师,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到每个细节,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瑶.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考(综合版),2014,(11).
[2]郑洪云.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