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伟 阿地力
摘要:棕鳟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鱼类,然而其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成为濒危物种。本文探讨了我国棕鳟的形态学、生活习性、胚胎发育学、营养学、繁殖和养殖技术、资源调查和分子遗传学等研究进展,为今后物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空白领域指明研究方向,旨在为棕鳟资源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棕鳟;形态学;营养学;繁殖
棕鳟(Salmo trutta fario Linnaeus),又名河鳟、河鲑等,与亚东鲑同物异名,隶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鲑亚科(Salmononae),原产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中亚一些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藏亚东河。棕鳟不仅生长快、个体大、色彩艳丽,而且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市场发展潜力大的冷水鱼品种。棕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与环境恶化,棕鳟自然资源与分布区域急剧减少。为保护棕鳟物种,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人们加大了对棕鳟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也积极开展了人工养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针对我国棕鳟生物学、资源状况及研究前景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对今后棕鳟的自然资源保护、人工增殖及放流、产业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1 棕鳟形态学研究
棕鳟为国外引进种,1866年英国人自欧洲引种群到喜马拉雅山南侧的亚东县,形成地方性自然物种。1992 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二级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棕鳟体形呈纺缍形,略侧扁,头小而尖,嘴大,吻短而钝;两颌前端等长,上颌骨末端超过眼后缘;牙齿发达,短小尖细,两颌、犁骨、腭骨和舌上皆有牙齿;舌宽大,舌端钝,中间凹;鳃孔大,具有发达的假鳃,鳃膜不与颊部相连。胃发达,呈“U”形,外有幽门垂27条左右,肠骨短,约为体长的 0.38 倍。鳔由贲门伸出,为细长膜束状,其长约为体长的一半。
棕鳟身有彩色斑点,因此又称“花点鱼”。体被细小圆鳞;身体腹部为银白色,背部为青蓝色;头背、体侧上方、背鳍和尾鳍上密布以镶有白圈的蓝色小圆斑,沿侧线及其下方杂以外缘镶有白圈的红宝石色小圆斑;臀鳍颜色较淡,胸鳍和腹鳍的外面颜色较白,里面較浅。
2 棕鳟生活习性和繁殖
棕鳟属冷水性肉食鱼类,自然环境下喜欢栖息于温度较低、水质清新、水流湍急,砂石底质的山间溪流中,以得到隐藏和保护。棕鳟生长的临界水温为3℃~26℃,最适宜生长水温在13℃~18℃,适宜温度范围较广。
棕鳟的产卵期为11月底至12月初,于次年3月结束。研究发现棕鳟两性性成熟模式不同,雄性比雌性成熟更早。雄性棕鳟2龄可达性成熟,雌性3龄可达性成熟。雌雄两性在体长、体重生长上有显著的差异,雄鱼比雌鱼有更大的渐近体长和渐近体重, 两性个体均远未达到最大体长和体重;雄鱼比雌鱼生长更快, 寿命更长。
3 棕鳟胚胎发育学研究
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豪富华等将亚东鲑胚胎发育过程分为 10个时期,分别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体节形成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眼点出现期、眼点出现期、卵黄囊液泡化—出 膜 期,每个时期又分为不同的亚时期,同时表明积温与胚胎发育的天数呈线性关系。在接近0℃温度下,亚东鲑卵仍能正常发育。但在孵化期间,水质的好坏影响了胚胎正常的新陈代谢,甚至造成胚胎死亡、孵化周期延长。
4 棕鳟营养学研究
棕鳟不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征,且营养价值较高,肉质鲜美。王芳等通过测定亚东鲑肌肉中常规成分、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含量,研究发现亚东鲑肉质营养丰富,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0.81%、粗蛋白含量为22.63%、粗脂肪含量为4.91%、粗灰分含量为1.80%;亚东鲑肌肉氨基酸平衡性好,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41.53%,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必需氨基酸指数高达85.54;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含有丰富的EPA和DHA,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5 棕鳟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
国内棕鳟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早在1996年开始了人工养殖亚东鲑鱼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1年阿地力等首次棕鳟从巴基斯坦引入新疆,共引进棕鳟发眼卵20万粒进行孵化和养殖试验,并获得了成功。
在人工繁殖技术方面,咸玉兰等在孵化过程中发现,棕鳟孵化对光照较敏感,孵化水温宜在6℃~10℃,最适pH值为6.5~7.8,溶氧8~10 mg/L。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孵化的中间阶段要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卵处于安静状态,不能有太大的波动,以免造成胚胎死亡和畸形增加。
在养殖技术方面,阿地力等选用粗蛋白55%、脂肪15%、粒径为0.2~0.8mm的智利鲑鳟高品质饲料作为稚鱼开口饲料,并借鉴虹鳟等冷水性鱼类的养殖技术,发现棕鳟鱼苗驯化速度快、摄食好,生长速度较快,完全能适应全颗粒饲料养殖模式。与虹鳟相比,棕鳟对低温条件变化的适应范围较宽,3℃~26 ℃水温都可生存。咸玉兰等已成功获得成熟的棕鳟仔稚鱼培育技术和鱼种养殖技术。王炳谦等研究表明棕鳟稚鱼合理的养殖密度为19.635 kg·m-3,密度过大,个体之间的竞争加剧,影响生长,低于这一密度,则会造成空间和饵料浪费。这些都为后续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基础。
6 棕鳟资源调查及研究
由于亚东河谷落差大,地势极为险峻,水流湍急,加之近年来发生地震和多次泥石流灾害,导致亚东鲑样本不易取得,加大了对棕鳟资源调查的难度。豪富华等在亚东河亚东鲑性腺发育、生长年龄与繁殖生物学进行研究,通过野外调查采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该水域亚东鲑和丹麦引入的棕鳟之间的遗传差异不显著,种群的年龄组成是1~4龄,属于一次产卵类型。这为我国亚东河的野生亚东鲑资源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7 棕鳟分子遗传学研究
在群体遗传学方面,户国等研究表明亚东鲑野生群体遗传结构较为简单,分子遗传学证据显示亚东鲑可能来源于棕鳟大西洋种群。豪富华等基于微卫星、线粒体D-loop和Cyt b基因多态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亚东鲑与引种自丹麦的褐鳟养殖群体遗传差异不显著。孟玮等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对亚东鲑进行了DNA条形码研究。李福贵开展亚东鲑野生群体与人工繁殖后代的形态特征和微卫星遗传多态性分析发现人工繁殖与野生群体在遗传上差异不大,可用于野生资源的恢复和增殖工作。
目前,我国学者对西藏野生亚东鲑的研究比较多,主要关于形态学、生长年龄、胚胎发育及性腺发育等基础性研究,而其他地域关于的棕鳟报道较少。仅见于新疆具有相对成熟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但关于种质资源保护等研究还有所欠缺,同时关于棕鳟养殖过程中的鱼病研究报道也较少,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以期为棕鳟物种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略)